37.png

     在我進行親職主題的演講時,很多父母都會關切,當孩子犯錯的時候,應該要「做些什麼」來讓孩子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但在我自己育兒跟接案的經驗中,有時父母更應該學的,其實是「不要做什麼」,有時父母什麼也不做,讓孩子從自己的行為後果中獲得體會與教訓,效果反而遠高過處罰與反覆叨唸。以下我想分享一個我跟兒子的互動,來說明什麼叫做讓孩子從自己的行為後果中學習。

 

    大約是在我們家兒子阿言六歲的時候,當時適逢中秋節,我們一家四口要一起開車回新竹的老家。可以回家過節讓兩個孩子都很興奮,特別是哥哥阿言,因為他剛開始可以領零用錢,而他花了好長一段時間,總算存了30元,他打算把自己的第一筆存款,用在當時他最著迷的神奇寶貝遊戲機臺(通常擺放在百貨公司跟大賣場外面的遊戲設備)。

    當天我們要出門的時候,我看哥哥還遲遲不肯整理自己的揹包,我催促了他幾次,他還是完全不以為意,繼續玩著他的玩具。

 

我:「哥哥!如果你再不收拾你的包包,我怕你會忘了東西,儘快收拾好嗎?我們快出門了!」

阿言:「我知道了拉!我又沒有多少東西,我等一下再收就好了!」

我:「待會你不是還要去家樂福玩神奇寶貝遊戲嗎?你有檢查你的小皮包嗎?」

阿言:「我說我知道了!我會記得收的!」

 

果然不出我意料,哥哥阿言直到出門前才慌張的把東西一口氣塞進揹包裡。當我們到家樂福喫完午餐,去遊戲機臺前面排隊時,阿言發現自己的皮包只有20元,有10元不見了。

 

阿言:「怎麼會這樣,我記得我有放進來阿!」

我:「是不是放在家裡呢?」

阿言:「我不知道!我記得有放進來!」

(他反覆翻找自己的包包)

阿言:「怎麼會少了十元呢!?」、「我應該有放進來阿!」

(他越找越著急,找到後來都快要哭了)

阿言:「爸爸怎麼辦?我有十元不見了?」、「我們可以回家找嗎?」

我:「我們已經出門了,不可能特別再回去一趟!」、「你可以等我們回臺北時再找找看」

阿言:「萬一沒有沒有在家裡呢?」、「是不是掉了」、「拜託你!爸比!我們回家找找看好嗎?」

我:「我們不會特別回去的!」、「你應該出門前先確認,現在你只能等回臺北再找!」

阿言:「拜託你拉~~~~~~~~」

(他開始嚎啕大哭)(我把他抱到旁邊,輕輕的摟著他)

我:「爸爸知道你很擔心!也很難過!」

(他還是哭個不停)

(看著兒子這麼難過,我覺得非常的心疼,也剛好我口袋裡有一個十元銅板,我自己陷入天人交戰,我該要拿出我口袋的十元給他嗎?一方面我知道我只要此時拿出十元來,我會成為兒子的英雄,也會看見兒子最燦爛的笑容,只不過是小小的十元,沒什麼大不了的吧?但另一方面,我知道這是一個極佳的機會,讓孩子學習為自己負責,有了這一次的體驗,我猜他下一次在出門前會比較仔細檢查自己有沒有忘了帶東西!?)

(我持續摟著嚎啕大哭的兒子,手裡緊抓著一枚十元,緊握到手都隱隱發疼,我知道我有多想拿出來;我也知道我不該拿出來)

(他大約哭了有三十分鐘,漸漸哭聲轉趨緩和)

我:「阿言!你有好一點了嗎?」

阿言:「我的心裡面還是會痛痛的!」、「不過少十元也不能玩,我只好再繼續存了!」、「我回家會再找找看,爸比!你會幫我找找看嗎!」

我:「如果能幫上你的忙,我當然很樂意!」

阿言:「謝謝爸比,你真好!」

我:「那我們開車回新竹吧!」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發現,當孩子因為犯了某些錯誤,做錯了某些決定,很自然就會帶來一些孩子所不樂見的結果,這就是Adler學派所強調之「自然後果」。當這些後果出現時,孩子會產生強烈的負向情緒與痛苦,此時父母不用再多做叨唸、處罰、說教,只要靜靜的陪著孩子經驗這些痛苦,孩子自然會從這樣的負向經驗中有所學習,避免再犯下同樣的錯。多數父母會因為心疼孩子受苦,而急於伸出援手解救孩子,然後後續再施以嘮叨與提醒,這樣只會會讓孩子覺得父母很煩、很討厭,而不需要做出任何的調整與改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