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病的治療就像一項大的“工程項目”,治療過程中又可以分爲多個“小項目”,想要從整體上全面的控制病情治療的進程,維持腎功能的穩定,這又離不開每個階段對每個症狀、每個併發症的控制及治療。

  腎病治療往往是一環扣一環,如果一旦有一個環節出現差錯,往往會加速腎功能的進程,甚至加快腎衰竭的速度。因此患者在治療過程容不得馬虎。有的患者往往在早期發現病情及時,治療的也不錯,但到了關鍵時期,卻懈怠治療,導致腎功能進展到實質性損害,白白浪費了治療時機。腎病治療一般分爲四步走,每一環都至關重要,看你做到了幾點?

  第一環:對因治療

  慢性腎病種類較多,大致可以分爲兩類,原發性腎病包括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徵如膜性腎病、IgA腎炎、系膜增生性腎病等,繼發性腎病包括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狼瘡性腎炎、紫癜性腎炎等等。

  每種腎病發生起因不同,因此在開始治療時,必須要先診斷清楚病因,在進行治療。比如腎病綜合症類腎病病理類型較多,一般需要通過腎穿刺或其他特異檢測項目,來明確腎病類型,以更有效的針對性用藥,包括激素、免疫抑制劑的使用方案,是否需要增加其他藥物,此外,對判斷患者的腎功能受損情況,及病情的預後,也非常關鍵。

  但有些患者擔心腎穿刺傷腎,往往拒絕這種堅持方式,造成不明確病理,盲目治療,不能針對性治療,從而耽誤了治療時機。

  第二環:對症治療

  各種腎病類型早期症狀較相似,慢性腎小球腎炎早期典型的症狀是血尿、蛋白尿、水腫,腎病綜合徵類的腎病主要是“三高一低”症狀即大量蛋白尿、高度水腫、高脂血症、低蛋白血癥,而高血壓腎病、糖尿病腎病這些繼發性腎病,除了蛋白尿等症狀外,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最主要的症狀。

  因此不同病理類型的腎病,對腎功能及預後影響的主要症狀不同,也需要對症治療。比如腎病綜合徵類患者主要是對付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癥,就要堅持激素、免疫抑制劑治療,同時配合低蛋白飲食進行治療,同時這類患者免疫力較低,還需要抗感染治療;而高血壓腎病、糖腎患者,首先要做的是把血壓、血糖控制好,在對蛋白尿、水腫進行抑制,降壓藥、降蛋白、護腎藥需要聯合服用,這樣治療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環:對合併症治療

  除了蛋白尿等常見的高發症狀,如果腎功能不能持續穩定,導致病情惡化,有些患者就會出現嚴重的合併症,尤其在腎衰竭、尿毒症時期的患者風險更高。常發的併發症如貧血、高鉀血癥、高磷血癥引發腎性骨病,一方面這些併發症會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比如嚴重腎性骨病患者,會出現走路問題,甚至需要做輪椅,另一方面這些併發症會加速腎功能衰竭,嚴重的甚至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危害性不容小覷。

  因此到腎功能不全階段以後,腎友們開始重視預防各種併發症。如貧血,可以提前檢查血紅蛋白的情況,必要時注射促紅生成素,日常飲食主要營養補充;血鉀過高,可以服用鈣劑調節血鉀,利尿劑促進鉀離子排出,注意低鉀飲食,避免升鉀的藥物等。

  第四環:治癒生活

  不少腎病患者都有着“不健康”的生活,各種不健康的習慣充斥着生活。比如精神壓力大、長期熬夜甚至通宵、酗酒、吸菸、飲食重口味、高蛋白、暴飲暴食等等,這無形中都會對腎臟造成傷害。而如果一旦發生腎病,這些習慣都會變成傷腎的“劊子手”,難逃其責。

  因此除了常規治療外,腎友們還要“治癒生活”,堅持健康的生活習慣。飲食堅持低蛋白優質飲食、低鹽、低脂、低糖飲食,適當運動,不熬夜、儘量戒酒戒菸,學會放鬆心情等,迴歸到健康的生活中,對病情的治癒更有利。

  (注:文章圖片來源見水印,如有問題請聯繫我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