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版《倚天屠龙记》的播出又掀起了一股武侠热潮,勾起了人们对金庸老先生的追思之情。“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老先生用一支笔,造就了一个江湖。可你知道吗?金庸老先生生前皈依过佛门,也是一位在家居士。

  他最初接触的佛经是还是英文版的,也正因如此他的许多作品中提到了佛经。今天就盘点一下金庸武侠小说中的那些佛经。

  倚天屠龙记-金刚经

  在《倚天屠龙记》中,当张无忌与少林寺“三度”斗得差点入魔时,忽然听到了谢逊所念诵的“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此时的张无忌才思绪翻涌,想起了一些与佛经有关的内容,才逐渐的脱离了心思中的魔道。谢逊所念诵的这些话语,就来自于《金刚经》。

  天龙八部-金刚经、楞严经、妙法莲华经

  《天龙八部》这部小说的书名,就直接是以佛教中佛的护法,也就是八部众来取的。很多金迷们研究,发现小说中的人物和天龙八部有各自的对应关系。比如武功高绝的萧峰对应的是大梵天,皇室子弟的段誉对应的是龙众,善于易容的阿朱对应的是干达婆。天龙八部护法众在小说中都能找到他们的对应人物。

  小说中提到的佛经就很多了,大家比较熟悉的就有《金刚经》、《妙法莲华经》、《楞严经》等等经典。而《天龙八部》的书名,就源自于《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佛经中是这样记载的:“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遥见彼龙女成佛。”

  鹿鼎记-四十二章经

  小说《鹿鼎记》,可以说是金庸先生的一部风格迥异的武侠。小说中的主角韦小宝武功平平,但是脑筋之灵活,反应速度之快可以说无人能及。云来想,如果他能够将这份聪明用在武功上,恐怕也能达到武学的巅峰吧。但是金庸先生没有沿着“主角武功必定厉害至极”的这一老套线路去写,也算是一种突破吧。

  《鹿鼎记》中提及的韦小宝一直收集的《四十二章经》,在佛经中也是非常著名的。它是由梵文翻译成中文的第一部佛经,全名是《佛说四十二章经》,属于《大藏经》的内容。

  笑傲江湖-法华经,观世音普门品

  小说《笑傲江湖》中,许多人为了一本《辟邪剑谱》明争暗抢,导致几家欢喜几家愁。虽名为辟邪,可是里面所记载的武功,让人练了,偏偏多了许多的“邪”气。无论是东方不败,或是后来的岳不群和林平之,都没有一个善终的下场。

  其中提及的佛经,却与一位心地善良、淳朴的尼姑仪琳有关系。为了期盼令狐冲伤势早日复原,她竟然为调笑她数次的令狐冲念起了佛经。仪琳为令狐冲念的这部佛经就是出自《法华经·观世音普门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