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一直告诉我要省著点钱花,买任何东西都要挑最便宜的买,可我认为买一个好手机可以用三四年,比买个1000块钱的只能坚持一年要好的多


我家也是,我妈是很省钱的那种,小学给我的零花钱就五毛,一块。初高中一天十块。

大学一个月生活费八百,每周给两百。所以我老觉得我家很穷吧。事实上我家确实很穷。

每次问我妈要钱,我妈都很不情愿,还会少给一点。所以其他亲戚朋友老是调侃我妈,真小气。

我爸就完全相反了,有多少钱花多少钱,没钱也要借钱花。只要身上有多余的钱,必须花掉,要么打牌赌博,要么请客吃饭。

所以我爸妈经常为此吵架。

小时候不懂事,我爸给我钱花我妈不给,所以总是帮著我爸。可是你知道吗,我妈赚钱,我爸不赚钱,钱都是我爸问我妈要的。

我妈每天工作到凌晨,我爸却玩到凌晨。我妈是农村的,我爸总觉得我妈的一切是他给的。看不起我妈,觉得他做的事理所应当。

渐渐长大了,越觉得我妈不容易,越觉得我爸败家。以前的抱怨也没有了。基本上能不问我妈要钱就不问我妈要钱。

后来我爸出轨了,一系列争吵之后,我妈想离婚,我爸说房子是奶奶的,意思是要她搬出去。我妈说大不了带著我租房住。我不想我妈那么辛苦,告诉她先忍两年,等我毕业赚钱了再离吧。

到大学能支配自己的财务之后,我以为我会大肆挥霍,结果我根本舍不得花钱。基本不买名牌,高三买的一双新百伦穿了三年(今年终于扔了)。别人叫我出去玩,我也不太愿意去,其一是要花钱,其二是我太懒了。别人讨论的什么名牌,口红,我也就看看。打工赚的钱都攒著了。

但是我从来没觉得自己过得很苦,相反我觉得自己过得挺好的,有吃有喝有穿,偶尔也会出去吃一顿好的,看个电影什么的。已经够了。我更愿意花时间花金钱在我自己喜欢的东西上。

比如我学的设计,我就买了很多设计资料。

最近喜欢手工,就买了各种材料。

喜欢画画就买了水彩,数位板,马克笔等等。

买这些东西的钱都是我平时省下来的。并不觉得比名牌包包,口红差。

我有两个朋友,是大学认识的老乡。她们俩经常在一块儿聊名牌什么的,我时常插不进嘴。她们基本上每次逛街都几百上千的买,我觉得对于一个还未出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是有些奢侈了。

但是我也能理解,她们家确实比我家富裕些,生活费比我多。而且她们有时也会打工,虽然也时常欠花呗啥的,但也算在能力范围之内。所以花自己的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也是无可厚非的。

只是我们获取快乐的方式不同吧。

写到这里,我想说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没有谁对谁错。你想买贵的,就用自己的钱吧。


俭省洽洽是货真价实的富人思维。

谁告诉你,贵的手机能用三五年的,那种牛人,用一千块的,也能用三五年。

关键的是一个手机用三五年的能力,这里也包含做事仔细,手机不会脆掉,会用软体,手机能保持流畅。最难的是,对换手机欲望的克制。相信我,用八千块iphone的,大多人也没本事一只手机用三五年。

广告的本质是制造自卑感,用不上苹果,有自卑感,才是修行不够的表现。至于穷人思维富人思维,Who care,玩去。


尽早实现经济独立,拿人的手短,即使是父母也是如此。自己挣的钱能够支撑得起自己想要的消费,父母的话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谁也奈何不了你。

假设你是个上大学的男生。

和朋友一起买手机,你听父母的话,挑便宜的买,买了个1000的手机,朋友花几千块买了个水果牌。

刚开始用速度还行,不过是抢红包反应慢了点,别人抢了一毛而自己抢到了两分,拍照差了点,心仪女孩让你给她拍照的时候拍糊了而已嘛,拍完想加个滤镜,发现快闪记忆体小了点没舍得装p图App,你跟女孩说得等有wifi的时候装一个,p完再发给她,或者女孩自己拿去p,与此同时,你那跟别的女孩约会的朋友咔咔拍了一堆成像很棒的照片简单的修了一下给女孩了,女孩开心的发了朋友圈,两人关系又增进了一点。

半年后,你发现你的手机越来越卡了,查了一下,可以刷机解决,刷机不会啊,那怎么办,自己动手,于是花了一晚上研究刷机,终于刷上了,刷完又还原手机资料,折腾下来已经是半夜一点了。而你朋友的手机还是流畅如新,在你今晚折腾刷机的时候他又跟那女孩出去嗨皮了一晚上。

一年后,在这一年的使用中你刷了几次机,在你刷机的时候你的朋友又多看了一本书,并且你的手机电池续航严重下降,不怎么用还得一天两充,你决心去换个电池,于是跑去手机店,手机店有点远啊,打的舍不得,坐公交吧,来回共花了两个小时,两个小时你朋友陪著已是女友的女孩看了一部电影,两人的感情又增进了,而你还在跟那个不喜欢你的女生暧昧,正在打字聊天的时候发错了一个字,错这一字就变成骂人的话了,于是拚命的点撤回,但是年迈的手机不为所动,在狂点一通之后手机给你一个重启作为回答,当你怀著忐忑的心情再次上线的要解释的时候,发现系统回复一个「必须通过好友验证才能进行对话」,气急败坏的你把手机往外一扔,正巧扔到了查房的老师脸上……

货真价实的好东西可以带来美好的使用体验,让人心情愉悦,而最便宜的东西通常意味著低品质,使用体验差会影响到心情,甚至进而影响到人的效率和心理健康,如果是需要维护的产品如电器类,便宜货通常会有更多的故障和问题,需要花额外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使用寿命最后也没价格高一些的产品久,过早的淘汰掉。以为是买了个便宜,也可能是买了个麻烦。

省著花钱没错,勤俭节约是传统美德,但是挑最便宜的买恕我不能同意,生活中不可能天天都买到一折大促或是1元秒杀。便宜没好货,一分钱一分货,这些都是老百姓的智慧总结出来的真理。


理财无外乎两种,开源,节流,一般认为前者富人思维,后者穷人思维,但题主恐怕连基本的理财思维都没有。

一个好手机三四千,用四年,跟买个一千多的能用一年手机在花钱上有什么差别????

我知道你想说有些东西买贵,反而省钱,但很明显手机因为日新月异,贬值速度太快,有多快?

2014苹果秋季新品发布iPhone 6,价格为5288元(来自百度百科),

现在呢?

平均每年贬值。。。。。。。

877 块钱!!!

你买个1000块的手机,一年会出现需要877块钱才能修理的故障吗?这点对金钱的敏感都没有,别说富人思维了,你的在题目中表露的想法连你家人的穷人思维都不如。

这还是不考虑用手机硬体逐渐无法适应软体系统的发展,也就是说,只要过上一年多,你都手机就会开始无法适应新的系统,甚至有些app,尤其越来越要求配置的游戏,其最新版本也可能无法安装了,不需要四年你就要重新换手机。(缺乏理财思维的证据+3)

什么?你说你不装那些需要配置的APP?那请问你买好手机干嘛?不容易坏?上面都说了,一年的贬值比维修费还高。更流畅?现在国产手机一千多的流畅度只要不玩游戏也没差到哪里。

所以很明显的,手机根本不属于买得贵反而省钱的"富人思维商品"。

那什么是「富人思维商品」?我举两个题主省下的三千块

可以用的例子:

一。健康的食物

二。好的医院体检服务

医疗费用的昂贵不消多说,体检可以尽早发现病情,大病化小,好的食物可以防止病从口入,小病化了,这才是贵反而省钱。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