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happened to Bally? Bally怎麼了?如同壹米伍叁所下的標題,大家想知道嗎~~~? 請乖乖的看下去唷(硬要遙控人~"~)

 

 

 

 

 

 

一個周六的早晨,壹米伍叁與同學們像嗷嗷待哺的小羊兒(咩~~),每個人都伸長了頸子,看著台上的教授(眨眼)。

1d1f2098b37e3cfaa186061e9852c6f8.jpg

今晨的全球流行事業經營,我們打算就「亞洲未來是否能成為時尚界的潮流引領者」展開辯論。

這個非常值得深思的問題,壹米伍叁投了亞洲會成為時尚引領者"贊成票",源於三個因素:

1.  網路科技越發達,國際間的界線就越模糊,而國家之間的影響就越大。

2.  完整的生產製造鏈已在中國形成。

3.  印度和中國的人口分別為世界屬一屬二。

 

以上這三個訊息又代表著什麼呢?

根據麥克波特的鑽石理論,如果一個國家/產業在以下五個要項上,包含1. 生產要素、2.市場需求、3.相關支持產業、企業戰略/結構、同業競爭、和4.機會、以及5.政府支持等,具有優勢的話,這個國家/產業一定有潛力成功。所以壹米伍叁的論點是亞洲在未來是有可能成為潮流引領者,因為中國和印度擁有龐大的人口,這代表了龐大的市場需求、高競爭力和眾多機會。特別是中國,他不只擁有13億的人口,還有政府有力(專制)的支持、生產要素(他們的生產力之強眾所皆知),和完整的相關支持產業(赤色供應鏈的封號)。

雖然相較於西方,亞洲的軟實力還跟不上歐美,如文化美學的素養和人民的態度趨於保守且制式化,限制住了人們的創造、創新力和設計等,但實際上,美的準則和審美的角度是可以透過一些特定的方法被塑造和宣傳的。所以壹米伍叁也有一些疑惑,究竟是亞洲的美還不足以作為一個引領世界風潮者,還是現在的審美觀念都趨向西化了呢? 有鑑於此,壹米伍叁認為當亞洲越強盛時,就越有可能成為世界的潮流引領者,或者是說越有可能塑造下一個新世代的"美學"吧。

不可否認的,亞洲的教育是太過僵化,常限制了孩子們的想像力和創新力,這是我們該改正且應該要注重的問題。如教育家,蔣夢麟所說「理想、希望和意志可以說是決定一生榮枯的最重要因素。教育如果不能啟發一個人的理想、希望和意志,單單強調學生的興趣,那是捨本逐末的辦法」。

因此當天課程完畢,壹米伍叁認為教育是一個國家的根本、是新希望、也是我們下一代的新力量。

這想法依然不變,但現在壹米伍叁覺得,無論何時、幾歲、在做什麼,學習並學會累積能量,也同樣重要。

學習並不是一定要很累的,每天汲汲營營為了某個目標才去做,從平日喜愛的、有興趣的開始,多接觸多研究,壹米伍叁認為都是種學習和累積能力的一種方式~

但針對年輕的新世代,這種慢慢來的法則可不能用在她/他們身上,作為新一代力量來源的你/妳們,必須更積極,就像蔣夢麟所說,要透過學習來啟發理想、希望、和意志~~!

 

咳咳,再回到主題,當時課堂上就有同學斷言,如果亞洲的企業願意花錢買下有價值的品牌呢? 

雖然說併購是商場上必定會發生的狀況,但當真的看到時,還是只能在內心說: 果然有錢就是大爺阿(擊拳)~~~

就在前天~~壹米伍叁看到了一則新聞 點這裡;中國紡織集團山東如意收購了瑞士奢侈品牌Bally~~!!!(薑薑薑薑)。

Bally-fall-2017-ad-campaign-the-impression-004.jpg

information_items_101553.jpg

bally-ss-2012-cedric-bihr-julia-stegner-miranda-kerr-robert-konjic-by-norman-jean-roy.png

 

哇嗚~曾經待過紡織業的都知道,要做一個品牌不簡單,砸錢、砸時間、砸耐心 (要不4P中除了Price代表著賺錢外,銷售通道(Place)、產品本身(Product)和宣傳(Promotion),哪個是不需要砸錢來經營的?)。

Well, 在亞洲,多以成本為考量的OEM、ODM紡織業大亨們的心臟較難經得起時間和金錢逐年消耗在"無形"的品牌上,他們渴望看到"立即"的成效。

So把錢省下來,培養獨具的眼光,直接買斷一個歷史悠久的品牌確實是更實在且聰明的手法~(攤手)。

想想LVMH、歷峯集團 (Richemont Group)、和開雲集團 (Kering) 等等奢侈品併購集團,如果亞洲也開始一一仿冒這種商業模式,是否要引領潮流就指日可待了呢?(抖)

不過除了併購、開始自創品牌,還有另一個論點,壹米伍叁也滿欣賞,那就是無論你在賣什麼,都當作是一個品牌來經營,品牌只能體現在終端產品上嗎?

如果換個角度,把4P運用在布料、紗線、其餘副料、或是其他產品上也是個很棒的想法(看看I PHONE,再看看YKK)~

其實身處這個什麼都可能發生的世代,壹米伍叁認為做品牌似乎並非僅有遵循傳統的經濟手法的這一條路(但不得不說堆積著奢侈品成為奢侈品的過程就是一個壘堆資本主義的過程......冏)

沒錢沒背景的微型企業,若有足夠的特色,符合需求,服務周到一樣可以成為品牌(就像藍瓶咖啡)點這裡看看壹米伍叁提過的藍瓶,當有一群人擁戴你(的產品)時,你已是一個品牌。

況且,千禧年的世代已經不是僅看品牌符號的世代了,大家比以往更在意社群(大眾)的意見,教育程度比以往更高所以更在乎產品的內涵、也更加精打細算,同時對品牌有自己的一套定義,不再吃父母的那套。

聽說在歐洲,年輕女孩背著LV會被認為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 大家認為呢?

不過現在很多老品牌除了面臨數位化,也面臨了品牌老化,於是也都開始向年輕族群靠攏而開始有了一些新的改革。

如同CUCCI,因為新上任的CEO Marco Bizzarri,與其提拔的設計師Alessandro Michele運用"印花"等其他豐富多元的設計(點這裡),為CUCCI注入了新的力量,帶來了轉機(真的是好棒棒)。

所以,十年河東,十年河西,亞洲(&台灣)的新力量們~~鼓起勇氣、創意和膽量,突破格局,往更國際的大舞台走去,拋開二元、拋開對立,想必會有更令人驚艷的成果~~

2n36000413o2pp40r125.jpg

2n38000334132q2po7p5.jp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