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談一下 東方大國 和 迷之自信


東方大國,其實大家很清楚,目前實力已經很強大。在zh逛久了,可以領悟到,關於東方大國更多的是戰忽。比如一提科研環境,就很多很多話語......然鵝,東方大國的科研造就了舉世矚目的九章。一提創新,也有不少話語要說,然鵝華為,大疆已經向世界一流邁進,金政委也說過,創新我們一定學得來。

總的來說,絕對實力上,東方大國已經非常強大。關於目前不是發達國家,其實可以比喻一下。美國突然增加20億人,美國是不是立馬變成「發展中國家」?然鵝美國的綜合實力照樣頂尖,說不定更強了一些。

未來東方大國更加可能的是完成人工智慧和核聚變革命,走出一條新路,成為一種全新概念的發達國家。


談完東方大國,再談談迷之自信。

迷之自信的話,總體我們有高估有低估。但如果把迷之自信貶到一文不值,絕對是大大低估。

迷之自信的低估,更多的是低估其在東方大國復興路上給我們造成的麻煩。

迷之自信會給我們造成一系列的麻煩,並且只要戳中一個點,便可蔓延至其他點。

迷之自信短期內尚未有在核心科技領域趕超東方大國的跡象,但迷之自信十分特殊。一來它有核,二來體量大軍費遠大於東盟一些中小國家,三來文化基因特殊,四來國內矛盾很大,使得其對東方大國的挑釁一而再再而三。所以大家看,最近東盟幾個和我們有南海爭議的比較克制,而迷之自信卻經常挑事。

另外哪怕是軍工,迷之自信差是和中美俄比,如果和剩下那九成國家比,迷之自信已經很強了。另外俄羅斯受制於經濟,迷之自信的科研體量已經趕超俄羅斯。未來若不採取措施,眼睜睜看迷之自信壯大,迷之自信不用超過東方大國,哪怕一直維持東方大國三分之一的綜合國力,也能對我們造成很大壓力。

東方大國如果要徹底壓制迷之自信,必須要完成第四次工業革命,窗口期越長越被動。東方大國老齡化前,國力還是一定能繼續甩開迷之自信的,但老齡化後,如果還沒有完成第四次工業革命,迷之自信的國力可能會開始和我們縮小。

(另外稍微提一下,迷之自信的iq其實方差很大,而迷之自信的社會結構又很容易聚集精英,頂層搞科研,底層iq不給力的就安安穩穩當韭菜。這和市場經濟金字塔結構完美嵌合)

對此,針對迷之自信的要點就呼之欲出了。一是繼續強大自身,儘早完成第四次工業革命。二是進一步拖住迷之自信的發展速度:市場上,針對迷之自信市場還是傾銷就好了,少轉移技術和產業;地緣上:進一步支持巴鐵,吸引和消耗迷之自信國力與注意力。

為什麼談這麼多迷之自信?甚至迷之自信的地緣威脅一定程度還比美國大?

因為迷之自信人口過於密集,並且也沒有什麼比較牢的勢力範圍(美國牢牢掌控南北美洲)。一旦地球還在內卷的存量博弈,迷之自信幾乎沒有退路。(相反美國最慘也能門羅主義)。另外迷之自信緊鄰的地緣板塊,一個是東方大國的重要市場——東盟,另一個是能源寶庫——中東。迷之自信無論向哪裡擴展,都和我們有很大衝突,世界上各大國(大國集團)假如成為superpower,對於東方大國來說,歐盟最沒事,俄羅斯是比較可怕,而迷之自信是最最最最可怕。

對於迷之自信,不能低估,而是要正視和未雨綢繆,強大自身與對其博弈,兩方面並重。


印度的實力和潛力,都被嚴重低估了。印度是一個潛力無與倫比的國家,現在的人看到的,僅僅是印度力量的冰山一角。

1.印度的強大,超乎各國網民的想像。印度在背著種姓制度的重重枷鎖、社會改革極度不完善、封建殘渣極多的情況下,其經濟依然能夠迅速發展,成為世界前列的經濟大國,乃至於被拿來與經歷了全面社會變革且人口世界第一的中國相提並論,印度的潛力之強大,由此可見一斑。

一旦印度發生變革,掃除了種姓制度等舊社會殘餘,那麼它將會爆發出令整個世界都為之股慄的力量。

2.相比還沒有發展到美國的水平就面臨老齡化的中國,印度的人口結構會年輕得多。

無論是西歐各國,還是俄羅斯,又或是漢文化圈的中日韓,都陷入老齡化的泥潭,不僅使得這些國家長遠發展潛力受限,更加缺乏挑戰美國的決心——一個老齡化的國家是很難下定決心去與足夠給自己造成嚴重人員傷亡的國家交戰的。

而人口結構年輕的印度,不但擁有更強大的長遠發展潛能,更能承受人員的傷亡,從而更加敢於發動戰爭挑戰美國。因此一旦印度的國力足夠,它面對美國時候將會更加強硬。

3.時間節點決定了印度的遠大前程:

當中國開始老齡化的時候,美國才剛有走下坡路的趨勢,還沒有真正衰落,依然會擁有強有力的能量來遏制中國的發展。美國只要熬到中國被自身的老齡化拖住的時間段,就可以繼續保持它的霸主地位。

而印度正好處在挑戰美國的最佳時間節點上。在印度在進入老齡化階段之前,美國很可能已經走了很長時間的下坡路了,已經衰落到了無力阻止印度的擴張的地步,這給了印度巨大的空間來擴張勢力然後一舉粉碎美國的世界霸權。

4.印度擁有極佳的地緣條件。美國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無論是西歐還是東亞,在崛起的過程中都會直接面臨美國的圍堵。而印度洋離美國最遠,美國的勢力最為薄弱。

而且,由於美國直接臨太平洋,所以亞太諸國全都面臨著與美國的博弈,這使得中國等東亞國家基本上都被迫將力量集中在東面,對於南亞印度洋地區的印度威脅極其有限,為印度在未來顛覆美國霸權創造了良好的機遇。

周邊一群弱雞國家,不但不能阻擋印度,而且還會成為印度的擴張對象。

5.印度靠近非洲,在向非洲施加影響力的方面具備先天性的優勢。作為人類社會開發程度最低的非洲,這裡具有著其他大洲無法比擬的豐富自然資源和廣袤消費市場,可以為印度提供龐大的消費市場和原料產地。拉美是美國後花園,而強大的印度也會將非洲作為自己的後花園。潛力已經發揮過了的拉美比不上後期發力的非洲,非洲支撐的印度必將超越拉美支撐的美國!

請戰略忽悠局的同志閱,多轉發至外網,讓印度威脅論成為世界主流!


朝鮮


這個問題有點模糊,是指的戰爭實力還是國家綜合實力,被國際社會低估還是網民低估。這裡暫且從網民視角,分析一下國家的綜合實力和戰爭實力。

在世界國家劃分中,是否為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最重要的標準是這個國家是否掌握現代化工業製造業能力。因為人類進步的本質是製造物品。而網路社會中出現的兩種風氣,容易讓網民低估一個國家。

1.過度在乎GDP.所謂gdp的概念在人類漫長的歷史中極短,流行是發生在美元霸權建立後,因為各國產業體系相互流通,需要貨幣進行交易,同時也需要掌握各國貿易情況,所以gdp開始流行。在人類絕大絕大部分中,計算一個國家能力都是糧食產量、鋼鐵產量等各種物質、製造業統計。所以不要掉入gdp的單純概念中,國家能力根本上是和製造業有關。

2.覺得工業製造業落後。由於普通人接觸理解的製造業常常和流水線、打工等聯繫起來,再加上發達國家製造業外流,就有很多人覺得工業製造業落後,強國先進是因為金融服務業好。然而事實上:(1)發達國家製造業在原料、技術、製造標準、高技術產業等方面依然很強,流失的是部分製造業(2)流失與製造業衰弱的國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國家損害。本質上,農業只能保證吃飽吃好提供部分工業原料,服務業不能產生物質財富,必須依靠製造業,通過物質產品消耗勞動力而產生效益。脫離工業製造業的農業、服務業必定不能長遠發展。

所以,常常容易被人忽視的國家是那些GDP不太高,但是具有一定工業水平的國家。比如,中國、伊朗、朝鮮、土耳其。這些國家由於封鎖等各方面原因,完成了工業體系建立,部分掌握了原料、技術、生產體系等環節,社會完成了工業化改造。這裡面又設計了一些概念 (1)同樣的GDP,工業製造業水平更強的國家一定生活水平、國家實力抗打擊能力更強。因為掌握一定製造業後,社會使用製造業產品成本下降,雖然看似GDP減少,但是實際上國家能力更高。(2)看一個國家工業水平看汽車製造業和造船。基本上汽車就能看出大概,一個汽車幾萬個零件,設計成千上萬工廠與百萬工人的製造業體系,涉及材料、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等幾乎所有學科。


朝鮮:舉個例子,朝越之間的工業差距甚至大於中朝之間工業差距。

中國:如果英國能有如今中國的國力人口與工業產值,足矣半個地球壓著美利堅打了。

伊朗:偏世俗且工業化的伊斯蘭國家,但權利並未統一,前景難說。

土耳其:君堡一城在手,土雞就是二等列強,更別說埃爾蘇丹還趕上了千載未有的中東空虛的大機遇,我打賭未來幾年,土耳其必然是一個及其引人注目的存在。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