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作为蜀国皇帝,刘禅真的那么无能吗

  现在很多人都称那些尽力去帮助之后仍然一无是处的人为“扶不起的阿斗”,这句话就是来源于刘禅,难道蜀国皇帝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刘禅是刘备的儿子,是人们常说的“扶不起的阿斗”中的阿斗,也是蜀国的末代皇帝,史称刘后主。据传,蜀汉被魏国灭亡,吴国灭亡的时候还有一番挣扎,但是蜀国的江山是刘禅双手交给魏国的。魏国在灭掉吴国之后,下一步计划就是灭掉蜀国,于是司徒家就设宴,邀请蜀国皇帝刘禅,所有人都知道这是鸿门宴,但是刘禅还是欣然前往,之后说宴会上有美食美人,于是不想回蜀国了,这便是著名的“乐不思蜀”,这也是很多人评判刘禅的一个重要的典故。

  有诸葛亮这样一位军师,还有父亲留下来的贤士猛将,刘禅不仅不能统一天下,还成了亡国奴,真是无能。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刘禅在位四十一年,且不说其在位四十一年有什么成就,他在位的时候也没有出过什么乱子,即使对诸葛亮北伐有意见,但是也尊重诸葛亮的决定。据史书记载,刘备在病危的时候嘱咐刘禅,让他对待诸葛亮要像对待父亲一样。刘禅也做到了。在父亲去世,他继位后,对诸葛亮的很多决定都给予支持,不加干涉。

  史书很少记载刘禅的私生活,少有的记载中,也是说刘禅在私生活腐化的时候,就有董允等老臣上书,刘禅很尊敬他们,也采纳他们的意见。他对费祎、姜维等贤臣都很尊重,这样尊重贤才,可看出刘禅并不是很无知。而且在位四十一年,如果真的很无能,如何在位四十一年呢?

  公元263年,面对魏国大军压境,刘禅选择投降。其实当时投降是最好的选择。那时候蜀国的大军师诸葛亮已经去世,他父亲留下的能打仗的人也差不多上了年纪,加上诸葛亮北伐失败,很多年轻的将军也在北伐中被害,兵力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而最主要的因素是平民百姓。从很多方面都能看出刘禅是一个很关心平民百姓的皇帝。他在位时和诸葛亮几乎没有争执,稳定了政治,其实受益最大的是平民百姓;再者,刘禅在位的时候没有什么劳民伤财的政策,据很多历史经验来看,如果皇帝真的昏庸,即使大臣上书劝谏也没有什么用处,由此也能看出刘禅还是很关心平民百姓的。所以一旦蜀国和魏国真的打仗,首当其冲的就是黎民百姓了。

  所以在当时,投降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好选择。刘禅投降确实对不起列祖列宗,但是投降让百姓免于战火,也算是对得起当时的黎民百姓。

  刘禅或许是一个不聪明的皇帝,但是他也应该知道如果他真的投降了,他会揹负什么样的骂名,选择揹负骂名换一时天下安康,刘禅有时候不是昏庸,是大智慧。

  历史只要仔细琢磨,总有对不上的地方,但是历史是无法改变的。每个人对历史事件都有自己的看法,你对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怎么看?你觉得刘禅是真无能还是有大智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或在评论区下方留言。) 作者:茶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