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長時間保持同一種姿勢,可能出現手腳發麻、酸脹、不靈活表現。但是,假如沒有長期固定某種姿勢,卻出現了手腳痠脹麻的感覺,應及早留意病理原因。

  疾病引起的原因都有哪些?

  第一,許多人認爲久坐或坐姿不正確,只會導致短暫手麻。其實,長期保持久坐姿勢主要會壓迫頸椎,當頸椎受到壓迫,纔出現手腳發麻。爲了減少頸椎傷害,避免發生頸椎間盤突出與增生,要減少久坐和不良坐姿,及時防治頸椎病;第二,糖尿病者可出現雙側對稱手指麻木,這是典型糖尿病常見併發症。

  第三,因血壓突然升高,高血壓者也會出現手腳麻木。此外,如全身血液迴流障礙、動脈管腔狹窄、小動脈痙攣等也可以引起手腳麻木;第四,動脈硬化多表現爲肢體一側的麻木,可持續數小時,應及時就醫確診;第五,飲酒過量發生酒精中毒者,也可以導致手足麻木,即慢性酒精中毒反應。

  第六,除了手腳麻木,還伴有心慌焦慮、失眠多夢等,通常與短期情緒波動較大有關,即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導致。因此,小番健康提醒,當發現手腳麻木時,先觀察是否存在不良坐姿並及時改正。如果沒有不良習慣,依然可持續出現肢體一側麻木,應及時就醫確診。

  如何有針對的緩解手腳麻木?

  針對手腳麻木,可以通過一些方法緩解症狀。比如適量補充維生素B族、活動四肢、保暖等。例如,長時間保持固定姿勢,因血液循環不暢引起的麻木,是可以短時間通過活動手腳緩解症狀的;中老年人容易缺乏一些營養,如維生素B族和蛋白質。

  中老年人適量補充維生素B族,有助促進代謝功能,減少代謝障礙引發的神經傳導異常;寒冷天氣注意四肢的保暖工作,進而能夠避免因抵抗力下降,減少外來致病菌入侵。番茄醫生提醒,尤其是家中有老人,當發現肢體麻木時,不可以忽視。應帶老人到醫院就診,避免耽誤治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