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曾俊豪/专题报导

讲到「电竞课」,很多人会直接联想到「上课打电动」,甚至误以为电竞教育就是为了培育选手,让他们能够出国比赛拿冠军。然而,就像其他运动一样,电竞教育的目的是打造「产业」,以德明财经科技大学为例,校方透过「Esports高教深耕计划 」,希望培养电竞主播、赛事承办人员等人才,补足市场缺口。

「学生刚进来听的时候,表情我都永远记得,「这是在干嘛?德明有电竞班,怎么没有对战室?不是教大家打电动吗?」 德明财经科技大学「Esports高教深耕计划」指导老师李震州在接受《ETtoday新闻云》专访时,回忆起刚开课时的情景。

他表示,自己第一堂课给学生看两支纪录片,当中介绍的电竞是一种「信仰」,透过纪录片,让学生了解课程不是教大家玩电动,「其实电竞选手不用教,他是天生好手,反而后续怎么完成金流环境、产业的包装以及媒体的渲染,这些才是要培训的人才。」

▲▼德明财经科大「Esports高教计划」。(图/记者曾俊豪摄)

▲德明财经科技大学「Esports高教深耕计划」指导老师李震州」。(图/记者曾俊豪摄)

据统计,目前全球电竞玩家每月约有1亿人口,台湾则有600至700万人,即便每份报告都看好电竞产业发展,李震洲却认为「台湾一个都吃不到」。他指出,台湾过去的优势在硬体商,就是卖电脑、CPU记忆体、卖品牌和赞助。

「然而,如果走硬体商,完全没有赚头。」李震洲表示,要发展电竞产业一定要走软体,「从软体建置、节目赛事内容包装等,最重要的是举办不同赛事,因为电竞跟电玩不一样,电竞是我跟你之间的比较,胜利之后就是荣耀。」

他认为,把赛事办好,国外厂商才放心把花数亿资金开发的游戏交给台湾,例如2015年的台湾,将第一次英雄联盟世界大赛办得有声有色,后续却因为没有好的舞台,导致大陆只花两年的时间,就在2017年达成办世界大赛的目标。

也因此,在校方规划的课程中,游戏反而放在最后一部分。李震洲介绍,深耕计划分四大部分,首先是赛事企划,再来是金流跟如何靠电竞赚钱,第三部分讲到硬体设备,像是OB转播设备、相关工程人员等,最后才是游戏和玩家。

▲▼德明财经科大「Esports高教计划」。(图/记者曾俊豪摄)

▲李震洲向学生介绍电竞硬体设备。(图/记者曾俊豪摄)

不过,即使游戏放在最后一部分,很多学生还是以「上课玩游戏」为目标来选这堂课,走进教室才慢慢改观。就读多媒体设计系四年级的曾焕哲指出,自己从国中就开始打电动,也曾有过当电竞选手的梦想,「不过,家人都会说,打电动只是为了逃避课业,逃避现实的管道」。

曾焕哲提到,上课后才发现,电竞选手的背后需要很多包装跟后勤工作,透过一些在业界执行过的讲师介绍,「了解到赛事安排、规划与规则制定等细节,甚至转播过程要如何抓住观众的看点,很多在网路上无法搜寻到的内容是这堂课带给我最大的东西。」

至于怎么搞定家长?李震洲指出,学分制、微学分制都是很好的方法,因为学生要的是学分,有学分的电竞可也可以让学生对家长有交代,代表课程是学校的专业科目;至于整体产业,有这批新生代加入,就能养成消费族群,活络电竞市场。

▲▼德明财经科大「Esports高教计划」。(图/记者曾俊豪摄)

▲德明财经科大「Esports高教计划」第一届学生。(图/记者曾俊豪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