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谢邀

手机的发展速度如窜出去的蚂蚱一般,而手机的造型也从开始的大哥大到现在的5.5英寸触屏,手机从大哥大这种砖块机发展到越做越小,然而到后来各大手机商都纷纷突破了传说中的「黄金比例」4.0。直接干掉了4英寸以下的手机规格,顺手干翻7英寸的小尺寸平板,从而让平板电脑直接就是10英寸起步,然后又要去跟13英寸以上的笔记本抢占市场份额。手机,平板,笔记本的「黄金比例」纷纷被突破,那今天就借此机会来跟诸位看官聊一聊为什么手机屏幕越来越大?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有几个原因的,先从用户需要来讲:

1.首先屏幕大的手机除了携带,放在兜里造成麻烦,以及单手操作几个缺点外,其余的用户体验都非常不错的。首先是现在手机屏幕基本上都是1920*1080p的,其解析度高,色素成像清晰。用手机看电影,图片,玩游戏的用户体验确实非常棒。触摸屏配合多点触控技术对于输入方式的彻底颠覆,而大屏幕又是极大地提高了触控输入方式的准确度。

2.其次手机是随身的计算设备,非常具有潜力,而用户使用手机处理事务越来越多,使用时间也增长,导致手机正在逐步的去取代其他的随身携带计算机移动终端。而取代平板电脑的场景越来越多,就不可避免的加大了对于屏幕显示的需求。而手持的舒适度和携带便利等原因在手机设计决策中排序并没有那么高。导致手机的屏幕越做越大。

再从手机的配件来讲:

1.手机CPU,电池一直制约著手机的发展。手机的硬体功耗都是有极限的,而我们目前大部分使用的手机CPU也只能足够在平常生活中使用,若要是整点别的,手机CPU运算起来则会非常吃力,以及屏幕像素密度的提升,都会导致手机使用的功率疯狂的踩踏红线,倘若一直踩踏红线,那手机的机身温度就如同磕了药一般往上疯长。而如果为了防止温度上升,就必须要降低工作频率,那性能就更无从说起了。而这些硬体在还没有突破的时候,手机厂商却在这里面找到了一个捷径,就是手机的尺寸越大,那么散热的效率就会更高,虽然电耗也会增加,但这是目前最简单最效率的方法。

2.手机尺寸越大厂家可获得的利润就越高,这也促使了厂家对大屏手机的青睐。

综上所述,从用户体验方面和手机硬体配置方面和续航方面,手机尺寸在硬体等技术未做出重大突破之前很难回到4.7尺寸之下。


米2虽然有摔不坏的特点,但现在看来有些过小了!我的米1米2都摔过多次。我觉得米4的尺寸现在还是比较好的。5.5拿手上或是放裤兜里都大了,心理上还不是太适应。

时代过去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