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長城非好漢,有多少人是因為這句話爬的長城。長城是中國古建築以及人類建築史上的一個奇蹟,我們的先民在極其貧乏的物質條件下,用最原始跟最簡單的工具完成了如此浩大的工程,顯示了他們的智慧、力量跟決心。

但是長城雖然保衛了後世多年,可對於當時秦朝的老百姓來說就有些殘酷了,軍隊是不可能去修長城的,只能從民間徵用勞力,讓當時的青壯年們整天消耗他們的體力,大部分失去勞動力的普通家庭也因此陷入困境。

秦始皇的一生中功績與謾罵無數,在他統一六國之後就開始修建長城,秦朝修建的長城是在原來燕趙秦三國的基礎上修建而成的,但是長城並沒有修的高聳入雲,真的能抵擋住外敵的入侵嗎?

長城軍事體系傳遞敵情的速度是一流的,秦軍士兵發現敵軍的第一時間就可以點上狼煙,通知守城將士做好迎戰準備,而那時敵軍還在爬長城,秦軍士兵就已經等著給敵軍致命一擊。這樣整個軍隊就聯繫起來了,由於整體的溝通變得更加及時,所以協同作戰的能力得到了大大加強。

其實很多人都有一個誤區,就是認為只有高的像山一樣的城牆,才能阻擋敵人的進攻,與那些城牆相比,長城就顯得矮了很多。長城是修建在山上的,周圍全是樹林,還有沒有被開闢的道路,想要侵佔中原的匈奴,就必須跨過這些大山。

在古代最厲害的不是步兵而是騎兵,步兵多次潰敗在騎兵面前,而恰恰我國古代的騎兵能力相比於我們周圍的對手是比較弱的,長城可能抵禦步兵的效果可能不是很明顯,但是想要騎馬越過長城,難度會大大加大,所以說在這種情況下長城是起到了抵禦外國入侵。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為了抵禦匈奴,修起了西起甘肅,冬至遼東,氣勢磅礴的萬裏長城。明確和匈奴分開,長城以南為秦朝,碰巧的是,長城線和我國400毫米等降水量線基本吻合。這樣一來無論是氣候還是地域都和匈奴徹底劃分開界限。

長城遏制了北方遊牧民對中原地區的侵犯跟破壞,但是同時也限制了民族之間的交流跟融合,固定了農牧業的界限,到了清朝的時候,長城內外都全部統一,殘留的長城一開始還作為地區之間的關卡,但是以後就被完全廢棄了,這是中國歷史上極其重要的一頁。

當古代敵人在泥濘的山路上走的時候,我國的軍隊卻在長城路上自由前行,而且在長城上走風的阻力明顯會減小,大大提高了軍人的作戰速度。長城的寬度可以讓多匹戰馬並肩行進,在敵軍只有步兵的情況下,秦軍肯定是最佔優勢的。

長城其實就相當於現在的海關。它將山巒連成線,禁止通行,主要防備的並不是遊牧騎兵。因為長城太長了,歷史上也有很多次,遊牧騎兵鑿穿一段無人防守的城牆,就可以長驅直入內陸。想要完整地守著長城,太難了,那需要不少的兵力投入。

長城還有一個功能就是,可以阻擋普通的老百姓進出,特別是商人的自由進出,這樣一來貿易就被壟斷。一切的交易都必須在那幾個開放關口買賣,這樣就讓交易掌控在了官方的手裡,一旦戰事將起,漢民族政權,就會對北方遊牧民族進行經濟封鎖。長城上的關隘變成了網路上的關鍵點,是控制商業流動的閘門,關閉了關隘就完全封鎖了貿易。

本文原創於古建家園--古建中國,未來建築的產業鏈孵化平臺!通過互聯網平臺為建築產業鏈企業提供服務,打造一個全方位的建築+互聯網+文化的產業生態平臺。

古建家園-古建中國未來建築的產業鏈孵化平臺,開啟建築+互聯網+文化的新紀元!?

www.gujianchina.cn圖標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