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國歌《馬賽曲》慷慨激昂、聞名遐邇。為什麼將《馬賽曲》訂為法國的國歌呢?

  這要從馬賽曲的產生說起。

  1789年7月14日,巴黎市民攻佔巴士底獄,法國大革命拉開了序幕。面對巴黎如火如荼的革命形勢,歐洲各國君主擔心革命的烈火蔓延到本國,威脅自己的統治,於是決定聯合動用武力鎮壓巴黎人民。此時的巴黎處於危險之中,法國處於危險之中。立法議會號召人民拿起武器反抗侵略,保衛祖國。為了鼓舞人民的士氣,凱勒曼將軍邀請駐守在斯特拉斯堡的工兵上尉魯日·德·李爾寫一些軍歌鼓舞士氣。魯日·德·李爾是一個有著良好的音樂素養的人,他很善於譜曲,也善於寫詩。於是,在1792年4月24日,他連夜寫了一首歌,叫作《獻給呂克納爾元帥的軍歌》。4月29日,他在斯特拉斯堡的軍械廣場組織演唱了這首歌,效果非常好。馬賽的大學生弗朗索瓦·米勒爾此時正在斯特拉斯堡,學會了這首歌。這首歌被他帶到了馬賽。6月25日,在歡送馬賽市義勇軍開赴巴黎的宴會上,米勒爾演唱了這首歌。在場的音樂家韋納德非常喜愛這首歌,他來到馬賽市政廳,面對國民自衛軍滿懷激情地演唱了這支歌。很快這首歌就在馬賽傳播開來。

  6月下旬,馬賽義勇軍向巴黎進發。他們一路前進,一路演唱著這首歌,把這首歌傳播到了沿途的28個村莊。1792年7月30日,他們到達巴黎市區。無論在什麼場合,他們都高唱這首歌曲。在8月10日的武裝起義中,他們又高唱這首歌衝進王宮。從此,這首歌聲名大震。由於這首歌是馬賽義勇軍帶到巴黎的,所以人們稱它為「馬賽曲」。

   「馬賽曲」在鼓舞法國人民保衛祖國的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團結和激勵作用,於1795年被定為法國國歌,一直沿用至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