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陷入困境,人们就容易犯罪。

 

■ 蒲生美智留这个人啊,就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

 

——中山七里《嘲笑的淑女》

 

有持续追踪中山七里的读者,一定能在这本《嘲笑的淑女》当中发现他将「傀儡」的概念——好似江户川乱步于〈红色房间〉所探讨的「间接犯罪」——发挥至极,仿佛可从故事中窥视到人类最脆弱的一面。处于困境中,人即可能受「业障」(或基督教所说的「原罪」)包覆,进而深陷于罪孽的因果循环之中。

 

在校受到欺凌的野野宫恭子、受职场和家庭压力所迫的银行员鹭沼纱代、经济低迷找不到工作而饱受家人责难的野野宫弘树,以及承受经济压力与眼见丈夫愤世无能的古卷佳惠——既是犯罪者,也是受害者——他们的内心皆处于孤寂,并渴望他人倾听、认同的状态。此时,若有一双充满魔性的推手,给予突破困境的建议,意欲解开拴敷在自身的枷锁,那么即使要他们步入地狱,他们也在所不惜,衷心求得的,就是能挣脱社会规范中某些既定价值的牢笼。而,能深刻描写各产业(例如金融银行业、废弃物处理等)、并精心铺排出此类社会写实要件的,正是中山七里书写社会派推理时最精准的笔触。

 

至于这双背后的推手蒲生美智留是否为「恶女」或「圣女」,导读部分已有详尽的观点。除了松本清张、东野圭吾等笔下的恶女,我第一时间想到誉田哲也近期的作品《一人静》。《一人静》和《嘲笑的淑女》两者,女主角皆拥有现下这个时代所塑造出来的异常人格,且两者同样都由事件旁观人的角度去观看书中的女主角,必须由他角的观点去勾勒出两位女性的外貌、性格、行事动机,以及他们背后无意中流露的真正意图。我个人并不会以「恶女」去定义两位女性(显然作者也以「淑女」称之),反而会认为这是身在畸变家庭下所孕育出来的反常人格,甚至可说具有反社会人格的倾向。

 

静加的生长背景,造就她说出「对于暴力,我不否定也不肯定。只是去利用。我用我自己的做法去操纵暴力」的论点,而,美智留同样于幼时遭受暴力虐待,致使长大后的人格,变得对凡事冷静,深刻理解人性的坚强与脆弱之处,并引入欧美国家「生活企划师」(life planner)此一意欲解决他人切身问题的「头衔」,培养出操控人心的能力,善于运用陷入困境的人利于自己,从而迫使他们走上犯罪之途,还回过头来向推手致谢;另,如何制造共犯,并清除共犯,则是美智留解决自身问题的手段。此皆显见美智留和静加同样具备冷静思量,并为自己或他人拟想解套办法的才能。

 

此外,这本小说分成五章,前四个故事状似情节直述的犯罪小说,然而其中埋藏著绝不失中山七里令读者惊艳的翻转功夫,第五章不仅可见作者以往作品笔下的重角,也让我对末章一翻再翻的突转情节,深深赞叹不已,更由此探入美智留构想并施行犯罪的精致与华丽,如同书名《嘲笑的淑女》,美智留嘲笑的不但是她玩弄于掌中的被害者,更是对国家法律、社会制度,以及人类天性中即附带原罪的最大嘲弄吧。

 

感谢瑞升出版社提供此试读机会,中山七里的作品一定要继续追下去啊!

 

——舟动(2016.04.25

 

博客来:《嘲笑的淑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