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18深圳機器人產業發展白皮書》,深圳機器人目前發展的特點鮮明,一方面工業機器人正在盤整,整個產品結構都在發生變化;另一方面,服務機器人產業和應用場景都在高速發展。移動機器人橫跨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兩個領域,近年來,在物流行業、工廠生產線以及服務領域的落地應用越來越多。

  目前,移動機器人行業處於一片廣闊的藍海中,很可能成爲下一個風口。面對方興未艾的千億級市場,中國的機器人企業將如何面對?

  4月9日至4月10日,2019深圳國際機器人與智能系統院士論壇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辦,該論壇由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深圳中電國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主辦,深圳市機器人協會承辦。10日上午,主題爲“智能移動跟機器人技術及應用”的分論壇在展館內召開,本次論壇邀請了機器人領域的專家和企業分享在各自領域的移動機器人的場景應用。

  進行分享的嘉賓有深圳市重器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深圳市機器人協會技術總監宋章軍、深圳市銳曼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子慶、深圳市中智科創機器人有限公司楊願軍、深圳優地科技有限公司研發部羅沛以及深圳市朗馳欣創科技有限公司趙鬆璞。

  服務機器人迴歸原有價值,移動機器人將迎來爆發點

  深圳銳曼智能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子慶認爲,目前全球服務機器人的情況並不樂觀。這是因爲服務機器人還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各個企業間的分工不明確。機器人從整機研發、核心部件、操作系統、行業應用軟件,全鏈條都需要服務機器人公司來做。但實際上,由於服務機器人部件多、傳感器複雜,它的上游廠家應該更多,比如會有激光廠家、視覺平臺、機械手等專家廠家出現,爲服務機器人的生產提供基礎設施。高子慶說:“有的公司從頭到尾全部自己做了,我認爲這個根本是不現實的事情。”

  深圳銳曼智能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子慶

  儘管服務機器人的發展還處於探索期,但是當唱歌、跳舞類的機器人不再吸引大衆了,其實是一件好事。服務機器人開始迴歸其原有的價值點,即代替人做重複勞動或者簡單的事情。

  談及未來發展,高子慶表示:“現在移動應用非常廣泛的服務機器人很有機會做到半年差不多就能把成本收回來。服務機器人將比工業機器人爆發得更快、普及得更快。我個人認爲時間點從現在開始到未來3年,會是這一類機器人的大爆發期。”

  RTK-GPS技術實現釐米級定位,賦能室外移動機器人

  移動機器人的一個應用場景是進行室外導航,那麼什麼是室外導航呢?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在地圖上畫一條軌跡,機器人可以沿着地圖的線走,這就是室外導航。深圳市重器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深圳市機器人協會技術總監宋章軍爲我們介紹了室外導航在技術上如何實現。

  深圳市重器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深圳市機器人協會技術總監宋章軍

  現在手機導航定位的範圍是50至100米,汽車導航定位的範圍爲5至10米,UWB定位範圍是1米,通過超聲波做地面特徵可以定位到分米,二維碼識別這些可以定位到釐米。而室外移動機器人是需要在公里級範圍內,提供釐米級的定位。

  要實現釐米級的定位,應用GPS是不夠的,因此就引出了RTK-GPS技術。RTK也叫實時動態,是一種載波相位差分技術,工作原理是將基準站採集的載波相位發給用戶接收機,進行求差解算座標。這是一種新的常用的衛星定位測量方法,以前的靜態、快速靜態、動態測量都需要事後進行解算才能獲得釐米級的精度,而RTK是能夠在野外實時得到釐米級定位精度的測量方法。

  宋章軍介紹道:“RTK的優勢在於能夠獲得實時的座標、精度、維度信息、海拔信息,信息精度是釐米級的。並且單人可以作業,不需要很複雜的過程。因此,可以爲室外移動機器人賦能。”

  機器人落地應用面臨挑戰,但在未來將成剛需

  在過去,機器人是一個新事物,因此常常被當成一個噱頭在各個場景應用,但隨着科技的發展,機器人的功能性變得越來越重要。人們需要機器人在真實的場景中有實際的應用,並且解決一定痛點。但是目前,機器人的應用當中仍然存在一些難點。優地科技硬件技術合夥人羅沛總結了三個方面:第一是自主乘梯,目前還比較困難,第二是智能協作還需持續突破,第三是機器人可以幫助解決跑腿的問題,但解決不了人和人溝通的問題,機器人缺乏溫度。因此儘管現在大家都在提AI(人工智能),但現實生活中更多的是IA(人智增強)的過程。

  優地科技硬件技術合夥人羅沛

  儘管機器人的規模化落地應用仍然存在瓶頸,但是在涉及用戶隱私層面,機器人不會帶來太多隱私問題,它從事的是固定的服務工作,在一些特定的領域,機器人可以充當人類好的夥伴和助手。我們可以預見,在未來機器人將會成爲一種剛需,將人類從重複的勞動中解放出來。

  巡檢機器人代替人類開啓“生死檢測”

  巡檢指的是巡檢人員週期性的針對特定設備或環境進行巡視檢查、排查異常現象和隱患。在一些人類從事不了的工作上,比如在高溫高壓、強輻射和危急人的生命安全的場景下進行巡檢,這時候,巡檢機器人代替人去從事這些工作就具有了重大的意義。

  在這些場景下,對機器人有核心技術的要求。朗馳欣創董事長趙鬆璞介紹了巡檢機器人的三個核心技術:第一是自主導航定位,巡檢對機器人的精準定位有很高要求,因爲在距離目標一定範圍內要能夠看到儀器上的信息。第二是智能識別,在巡檢的場景裏,是要能把相應的測量和最終的結果轉換出來,對於算法的適應性和精確性要求較高。第三是數據處理,運用巡檢機器人的最終目的是通過收集準確、詳細的信息,從而做綜合的判斷和專家庫的處理。

  朗馳欣創董事長趙鬆璞

  總之,巡檢機器人可以在商場、工業機房、安防、電力行業等場景下應用。並且,它不僅僅是替換掉了巡檢的工人,還通過對數據的實時採集和分析,能夠實現更優於人的工作執行。

  中國機器人創新企業通過不斷的嘗試、探索,促進了機器人在人類越來越多的場景中落地。儘管目前機器人在大規模應用上仍然存在技術瓶頸,並且面臨一些社會問題。但是在未來,機器人將會深入人類的生產、生活場景,在人類的世界扮演一個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