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在军事工业的创立,肇始于镇压太平天国之乱。作为中国最早大规模装备西式火器的部队,太平军李秀成在天京城外轰击湘军营垒时,一次就能调动上万支洋枪。

  初步领略到新式火器的威力后,驻扎在上海的李鸿章最先采购洋枪样炮,在此后的数十年时间内,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等先后创办了大大小小几十家兵工厂。

  以湘军为首的团练崛起后,严重冲击了清朝原有的军事制度,部队不在为国家所有,逐渐沦为地方督府的政治资本。督府的权利被急剧扩大,反映在军工业上就是武器装备混乱、样式繁杂各异。

  1896年,恭亲王奕 最先意识到制式不统一对后勤和战斗力的严重危害,但张之洞、刘坤一等地方大员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并未严格规范各厂之间的武器制式。

  进入民国后,尽管陆军部在1915年就颁布了“全国统一制式方案”,但限于财政困难,始终无法得到完全执行。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四分五裂,各系军阀都试图建立独立的军事工业,小军阀则完全依赖进口,根本没有统一制式的可能

  由于中央对地方缺少强制力,导致军队的武器来源复杂,制式五花八门。“万国造”成了近代中国装备发展史上最重要标签之一,同时也是国家武备发展的严重弊病之一。

  1928年北伐胜利后,军阀混战的局面在名义上暂时结束。在军事建设上,国家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将地方军阀部队转变为中央军;二是推进军队现代化改造,缩小与列强之间的差距。具体到装备领域就是统一制式,使各军弹药全赖中央发放,其次制式统一才能集中力量追赶世界发展潮流。

  1932年6月3日,兵工署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制式兵器会议。制式步枪的确定最为顺利。兵工署推荐以德国毛瑟1924年式步枪为制式,该枪采用的7.9mm子弹为中国惯用口径,而且与“汉阳造”系出同门,各地工厂稍加改进即可转产。

  然而在机枪的选择上却异常坎坷,兵工署认为华北平原为未来战争主要战场,且以运动战为主,气冷机枪在性能和便携性上均优于水冷机枪。经过多方验证,兵工署提议法国哈奇开斯公司生产的轻重机枪以及高射机枪被列为制式机枪。

  此时中德军事合作正处于“蜜月期”,德国军事顾问还身兼“推销”之职,他们对法式武器提出了多项质疑,并与兵工署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为维护两国的合作关系,同时国内又无可生产气冷机枪的兵工厂,军政部最终对兵工署做了人事调整。

  在德国军事顾问的干预下,德国马克沁水冷机枪成为中国军队制式武器。德国方面也主动送来德制MG-08马克沁重机枪图纸,并帮助金陵兵工厂将产品质量逐步提升至德国原版水平。

  德国的援助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德方“慷慨”转让的均为一战时期的武器装备,在技术上已无保密的必要。在技术含量较高的火炮项目上,德方却显得异常吝啬,而且还破坏克虏伯公司与兵工署合作新兵工厂的计划。

  考虑到德国方面的保留,兵工署并未一味妥协,而是在轻机枪上选择了捷克生产的ZB-26型。迫击炮上也选择了早已熟练生产多年的法国82mm迫击炮。遗憾的是在火炮的选择上,兵工署虽然制定了制式化计划,但因国内无合适挽马,以及德国拒绝转让技术,最终胎死腹中。

  全面抗战的爆发给了制式武器量产带来了严重的挑战。与此同时,各国武器又源源不断地输入,尤其是抗战后期,美援的大量到来让中国军队开始向美军看齐,之前制定的标准反而成了阻碍。只有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借鉴苏联武器标准,才真正实现了武器制式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