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脉影像经络,洞察文娱风潮

  这个春季,小语种悬疑片在中国电影院掀起了一场“头脑风暴”,成为不少中国观众在好莱坞商业大片和国产片之外的观影选择。

  前有西班牙电影《海市蜃楼》,后有印度电影《调音师》,两部烧脑悬疑片票房纷纷破亿,对于非好莱坞电影而言,已经是不错的佳绩。中国观众对两部悬疑片的评价也不错,《海市蜃楼》豆瓣评分7.8,《调音师》则为8.3。

  就在本周末,日本电影《祈祷落幕时》将在中国公映,这也是一部悬疑片,影片改编自日本著名推理作家东野圭吾的同名小说。假如《祈祷落幕时》的票房也能破亿,那么小语种悬疑片将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一个新风口。

  为什么中国观众会对相对冷门的小语种悬疑片情有独钟?

  三部悬疑片齐发,印度电影大变脸

  2017年9月15日,西班牙电影《看不见的客人》在中国上映,虽然迟到8个月,这部悬疑片凭借精妙的剧作结构和反转技巧吸引了不少中国观众捧场。《看不见的客人》在中国最终取得了1.72亿的票房,这在海外批片中已经算是个小爆款。

  《海市蜃楼》是《看不见的客人》导演的新作,它在西班牙公映5个月后登陆中国,这在批片中已经算得上是“非常及时”了。就在《海市蜃楼》上映的第二天,还有一部名为《警告》西班牙悬疑片悄然上映。据了解,《警告》和《看不见的客人》属于同一家厂牌,但这部电影在中国只取得了61万的票房,显然绑定导演比厂牌更加靠谱。

  自从《看不见的客人》在中国大卖之后,悬疑片就成为西班牙电影在中国市场的一个标签,各路批片买家也开始在国际市场扫货,物色下一个《看不见的客人》。如今《海市蜃楼》再度走俏,西班牙悬疑片和中国的缘分还会很长。

  如果说悬疑片是中国市场对西班牙电影贴的一个标签,那么印度电影的标签应该是现实主义剧情片。2018年,总计10部印度电影引进中国,除了《巴霍巴利王2》《印度暴徒》之外,其余全是现实题材的社会问题片。早在2017年,《摔跤吧!爸爸》更是拿下了将近13亿的票房,2018年的《神秘巨星》也有7.47亿票房。

  现实题材剧情片的大卖拓展了印度电影在中国的传播,然而中国市场对于印度电影的认知和接纳也局限在此。《印度暴徒》作为一部动作喜剧片,尽管有阿米尔·汗在中国路演吆喝,依然只收割了6000万的票房。也就是说,《海市蜃楼》的成功有《看不见的客人》之前的品牌效益,而《调音师》作为一部印度悬疑片,在中国市场根本没有成功先例。

  换一个维度,《调音师》在中国还是有一定的商誉血缘。《调音师》改编自2010的同名法国短片,这个14分钟的短片在豆瓣上有近16万人参与评分,分数高达9.2。当然,核心创意来自于法国短片,具体细节和剧作拓展还是有一定的原创性。在《调音师》中,男主角用拐杖打飞了易拉罐,上演“最后一分钟反转”的戏码,这让人联想起之前在中国引发热议的《盗梦空间》。

  左:印版《误杀瞒天记》海报

  右:中国版《误杀瞒天记》概念海报

  择善而从,翻拍在印度电影很常见。比如,去年在中国上映的《嗝嗝老师》就翻拍自美国电影《叫我第一名》,而就在不久前有媒体报道,阿米尔·汗将翻拍印度版的《阿甘正传》。事实上,已经有中国片方开始翻拍印度悬疑片,知名演员郝蕾的导演处女作《误杀瞒天记》就翻拍自2015年印度同名电影,该片在豆瓣评分为8.4。

  除了《调音师》之外,接下来还将有两部印度悬疑片引进中国。《一个母亲的复仇》已经正式定档5月10日,这是印度影星希里黛玉的遗作,她于2018年2月24日因病去世。另外一部《天作谜案》已经发布中文海报,2019有望引进。今年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在“一带一路”单元中的“超越宝莱坞”子单元里,《天作谜案》也将进行展映,或许是为今后的公映预热。

  清一色的现实题材剧情片已经让中国观众对印度电影审美疲劳,而以《调音师》为开端,印度电影在中国市场将大变脸。

  小国对抗好莱坞,穷得只剩下智商

  在世界范围之内,好莱坞与本土电影平分秋色,第三国电影很难有立足之地。目前来看,悬疑类型片是一把杀手鐗,可以在好莱坞的“普世性”和本土电影的“民族性”之间杀出一条血路。

  事实上,即便是美国电影,也经常会选择中小成本的悬疑片投放中国市场。今年1月份上映的《密室逃生》就取得了2.32亿的票房。2018年,先后有《忌日快乐》《寂静之地》《网络谜踪》等多部各具创意的美国悬疑片在中国上映,不管是口碑还是票房,表现都还不错。

  悬疑片也是中国导演进行类型创新的一块试验田。从《催眠大师》到《记忆大师》,陈正道凭借精巧的故事设计在中国电影市场站稳脚跟,他的新片《秘密访客》依然是一部悬疑片。苏有朋一直摆脱不了“五阿哥”的影子,直到执导了《嫌疑人X的献身》才转型成功,黄渤的导演处女作《一出好戏》也几经反转,融入不少悬疑片元素。

  《幕后玩家》和《动物世界》虽有瑕疵,也是悬疑片在中国市场的一次探索。陈思诚更是通过融入喜剧元素,在《唐人街探案中》将悬疑片的票房天花板顶到了34亿。庄文强的《无双》尽管拾人牙慧,有《非常嫌疑犯》的影子,但这部电影在周润发和郭富城的演绎下依然精彩纷呈,庄文强实现了《无间道》之后的个人最佳。

  不管是好莱坞、中国还是小语种国家,为什么悬疑片容易叫好又叫座?根本原因或许在于,悬疑片回归了电影或者大众文化的本体:讲一个好故事,并打动观众。好故事有很多种,那种煽情的“哭片”是情感带入性,悬疑片则天生带一种“智力优越感”:讲述一个故事,先欺骗了观众,又让观众意识到被欺骗,这种“思想体操”在类型叙事上或许是套路,在普通观众看来却有一种“高级感”。

  优秀的悬疑片在网上被人称为“高智商电影”,就能看出悬疑片对观众的“自我赋权”作用。其实所谓的“高智商”究竟有多高?也就高到绝大部分观众的认知临界点而已,真把人看得懵了还会有人买票吗?分寸感的把握十分重要,克里斯托弗·诺兰对此就颇有经验,所以尽管他还没拿过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却在网上经常被封神。

  悬疑片最关键的是剧作创意,所以它也能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有效对冲掉“文化折扣”,所有人的关注点都在一个曲折的故事上。重要的是故事创意,而非文化背景,所以意大利电影《完美陌生人》先后被翻拍成西班牙、法国、韩国、中国、俄罗斯、墨西哥等多个版本。《看不见的客人》已经有韩版、意大利版,它正在重复《完美陌生人》在全球范围内的“公演”。

  悬疑片或许在艺术上不具备太高的成就,但在商业上确是非常讨巧的一个类型。当好莱坞已经把主流商业大片的制作预算推高到令人望而却步的数额,中小成本的悬疑片“小兵扛大旗”的特质,使得它成为电影工业不太发达的国家的一把利器,这也是小语种悬疑片进击中国市场的原因。

  【文/杨文山】

  The End

  出品 | 北京独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监 制 | 李星文

  主 编|杨文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