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讨论金钱会不会毁掉一个人,这个答案是肯定的,有的人在金钱面前基本上不能保持自己一贯的判断以及理性思维,然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他们的人性或者说是修为,到底是被金钱毁掉的,还是说是被金钱所唤醒的。这就又是新的讨论了。一部分人面对金钱没有抵御住那种诱惑,而另一部分人则是面对金钱叫醒了他们心中长久以来存在著的恶魔。

艺术与商业是兼容还是应该保持各自的独立性,这个在影视界自然会引发一阵争论。然而再激烈的争论都不会有任何的答案。极具话题性的议题总会诞生出来两派,他们所持有的观点并不会形成一方彻底的压倒另一方的局面,因此,艺术性还是商业性,只能是此一时彼一时。这个议题放到我们国家的影视界,尤其是第五代导演身上就更加「好看」了。

用今天的眼光判断,第五代导演兼具艺术性和商业性,他们的影视作品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带有事件性质的杂糅体。早期的艺术电影,后期的商业电影共同构成了他们的指导生涯,其中陈凯歌可以说是将这个话题彻底的发扬光大的一位。

张艺谋后期彻底的同商业片结缘,然而陈凯歌一直以来标榜著的自己独特的艺术信仰,在面对商业大潮的时候,难免显示出来一种迷茫。而这种迷茫,早期并没有存在,因为《无极》之前,陈凯歌的艺术信仰并没有破灭。

《和你在一起》是陈凯歌在《无极》之前拍摄的最后一部艺术片。本片讲述的是一个喜欢拉小提琴的孩子,在自己父亲的支持下来到北京学琴的故事。在面对商业的成功和艺术的追求这道选择题面前,他最终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这是一个很不错的话题,讨论这个话题也非常的有意义,然而在这之后,陈凯歌面对这个议题却没有保持自己独有的修为信仰,最终在徘徊了许久之后,拍摄了《无极》。

在今天看来,陈凯歌导演的《无极》其实是跟张艺谋的《英雄》一样的思路,然而并不是每一个成功转型的第五代导演都能准确地把握住自己应有的脉搏的。张艺谋的《英雄》的成功在于他还算是准确的把握住了当时大潮流下的审美,以及人们对于架空故事的接受程度。

而陈凯歌导演的《无极》的失败,恰恰是因为他并没有完全的朝著商业电影进行彻底的妥协。转而是用一种特别别扭的方式讲述一种大家并不怎么喜闻乐见的故事,而这个披著商业片的外衣的故事,内核兼具艺术性。

讨论《无极》的艺术性自然不是今天我们想要说的事情,我们想要提及的恰恰是《和你在一起》中,所要阐述的思想以及态度的重要性。陈凯歌导演在片中扮演著一位导师,王志文是另一个导师,两个小提琴大家唯一的区别就在于陈凯歌可以给主人公成功,而王志文却能给主人公艺术信仰。

面对著自己劳苦奔波的父亲,面对著自己渴望的物质生活,面对著自己的过去以及唾手可得的未来,面对著自己在商业和艺术面前的摇摆。任何正常人都会发生选择困难。几乎每一个人都会认为商业上的成功可以有利的让主人公彻底的摆脱眼前的不利局面,同时可以在成功后,对于艺术再次进行追求。

然而站在当今的价值观环境之下,在去看待这样的事情,这并不难做出来判断,大部分人自然会选择成功而不是艺术,然而在十几年前,人们的价值观并没有这么固化的时候,商业还是艺术这确实是一个难题。本片中的主人公最终选择了艺术,选择了自己心中涌动著的情感。或许这种选择看上去很傻,然而这种选择的背后,我们透出来的则是一个有著信仰的人,对于自己的艺术的追求和坚守。

陈凯歌在片中扮演了自己,这个角色也为后来的《无极》的拍摄做出了合理的解释。陈凯歌为什么后来要拍摄《无极》或许是对于商业的一种妥协,然而这种妥协并没有像张艺谋导演那样做的非常干净利落。陈凯歌的妥协中依旧是透著自己的高傲与自豪。因此,《无极》的失败他不能理解,多年以来,这件事情如鲠在喉,每当被人提起,总是会迎来陈凯歌的责难。

艺术和商业本来就是难以彻底中和的两个不同面,既然难以中和,为何不保持各自的独立性呢?这需要所有的创作者能认清环境以及自己作品的指向性。拍艺术片,就彻底地朝著信仰和追求狂奔,否则要是商业片的话,牺牲艺术性在所难免。平衡两者并不是一件高明的事情。

任何时候,选择总是要做出来,不是艺术,那肯定是商业无疑了。2002年的时候,陈凯歌是懂的,然而到了2005年,到了《无极》上映之后,陈凯歌彻底的迷失了自己,而本片,也成了他最后一部文艺电影。


还不错,他好歹知道一个霸王别姬。有的人不知道陈凯歌,有的人不看电影,有的人不识字,有的人眼里只落下自己。这年头,不知道的人比知道的人牛气,无知者无畏。


人家也是实事求是,说的没啥毛病。


全是烂片有点过了。

上世纪的《黄土地》《孩子王》《荆轲刺秦王》都能称得上佳作。

进入新世纪,《无极》《道士下山》这几部确实不行。但是《搜索》《梅兰芳》算不上烂片,我个人也比较喜欢《妖猫传》。


只能说他们笨,如果他们说陈凯歌除了无极全是好片,保证有一大批人出来反驳,顺便点出更多他拍的烂片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