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世寧是清朝康雍乾時代著名的西洋畫家,康熙54年,27歲的的郎世寧從意大利來到了中國。康熙皇帝非常欣賞郎世寧的繪畫天賦,旋即任命郎世寧做了宮廷畫師。此時郎世寧擅長的主要是西洋油畫,但康熙並不喜歡油畫,爲了迎合康熙的喜好,郎世寧苦心鑽研,取油畫之長,又結合中國畫的特點,創作了一種用膠質顏料在絹上作畫的特別繪畫方式。

  這種作品,既不像油畫那樣模糊不清,又比普通的中國畫更加立體生動。康熙和後來的雍正,乾隆都非常喜歡郎世寧的這種創作。7年後康熙皇帝去世,繼位的雍正把郎世寧從紫禁城調到了圓明園。當時正值圓明園大規模擴建,正好給郎世寧提供了發揮其創作才華的絕好機會。雍正年間,郎世寧的作品大多以圓明園的山水爲主,人物畫比較少見。直到乾隆時代,郎世寧的人物畫才漸漸多了起來。

  乾隆皇帝也是一位書畫愛好者,在位時期非常重視宮廷繪畫的發展。而郎世寧正是宮廷畫家中的佼佼者,此時的郎世寧已有了二十年的中國經歷,繪畫技藝更加純熟。於是乾隆下旨又將郎世寧從圓明園召回了紫禁城,並在御花園附近專門開闢了一所庭院,以供郎世寧日常居住和繪畫所用。郎世寧重回紫禁城後,乾隆每天都要畫室欣賞郎世寧作畫。

  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眼看皇帝如此欣賞郎世寧,乾隆的一些妃嬪,也紛紛來請郎世寧爲自己作畫。爲了得到皇帝的垂青,妃嬪們還會給郎世寧一些賞錢,以求能把自己畫的更美。乾隆的妃嬪頗多,有的甚至從入宮開始都沒有見過皇帝。但自從呈上郎世寧所作的畫像之後,一些妃嬪卻意外地得到了乾隆的恩寵。從此之後,郎世甯越來越受妃嬪們的歡迎。

  有一次竟有幾個妃嬪同時圍在郎世寧身旁,請他爲自己作畫。不曾想到,正在郎世寧焦頭爛額,窮於應付的時候,乾隆出現了。乾隆見到這一幕,頓時面露慍色。妃嬪和郎世寧急忙下跪請罪。乾隆憤怒的對着郎世寧問道,朕的妃嬪誰更美?郎世寧答道,天子的妃嬪哪個都美。乾隆一聽更加生氣,繼續追問道,這幾個妃嬪,卿更欣賞誰?

  此時郎世寧已是冷汗直冒,生怕惹惱了乾隆,招來殺身之禍。郎世寧突然靈機一動,機智地答道,臣並沒有看她們,而是在數大殿上的瓦片。乾隆又追問,瓦片有幾塊?郎世寧答,三十塊。乾隆派太監一數,果然是三十塊。於是,乾隆才作罷,憤然離開了大殿。郎世寧就這樣憑着自己的機智,躲過了一劫。

  此事是乾隆對郎世寧的唯一一次敲打,事後,乾隆依然很器重郎世寧,還命令郎世寧畫了一幅帝后及11名妃嬪在一起的畫像。這幅畫像是郎世寧的得意之作,也是乾隆的心愛之物。畫像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直到今天,我們還能感受到當時皇帝和后妃們的風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