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華商韜略 賈澎

  春暖花開,願意騎車出門的人多了。共享單車企業,也終於耐不住對現金的飢渴,不約而同地宣佈漲價了。

  3月21日,滴滴旗下的共享單車“小藍單車”漲價。算下來騎行1小時需要花費2.5元,貴了2.5倍。

  一週後的3月29日,摩拜宣佈將從4月8日起漲價,按照新規則,騎行1小時花費2.5元,與小藍單車的價格相同。

  4月8日,哈羅單車宣佈漲價,將從4月15日起在北京地區實施新的計費規則:騎行費每15分鐘1元,也就是說,騎行1小時需要花費4元,是原先的2倍。

  事實上,共享單車的風口早已刮過許久。這次漲價,只是曾經瘋狂的補貼大戰後的未了餘波。

  1

  2015年,共享單車開始爆發。ofo小黃車從100 萬投資做起,到9月,1000多輛單車投入北大校園開始運營,需付99元押金,騎一次0.5元。

  同年,胡瑋煒接受投資人李斌的邀請,創業做起了摩拜單車。12月時,首批200輛摩拜單車在上海五個地鐵口測試投放,用戶需付299元的押金,每使用一次摩拜單車支付1元。

  幾個月之後,被賦予了“新四大發明”光環的共享單車,被資本一致看好,開始疾速狂奔。

  2016年底,ofo小黃車走出校園,與已經在全國鋪開的摩拜展開正面較量。而此時,投不進兩家頭部企業的資本,與那些希望分得一杯羹的創業者一拍即合,開始另立山頭,跑步加入戰局。

  2014年時,國內網約車市場曾掀起一場補貼大戰,打得最激烈的就是滴滴打車與快的打車,當時阿里巴巴投資了快的,滴滴則得到騰訊助力,刺刀見紅的血戰就此展開。在消費者狂歡中,一年麋戰後,最終雙方言和,以滴滴併購快的收場,似乎大家都成了贏家。

  這一幕似乎在共享單車領域重演。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據,到2017年底,共享單車平臺目前已經獲得資本融資超過170億元。

  資本的瘋狂涌入,把共享單車推上了疾速擴張的快車道。搶新用戶成了吸引新一輪投資的硬指標,而根本不在乎是否盈利。

  頭部玩家迅速在全國乃至海外跑馬圈地。摩拜單車和ofo小黃車在2017年相繼祭出免費騎車,甚至推出免費騎車加上拿紅包的活動,以燒錢迅速擴張用戶量和騎行數據。

  資本的推波助瀾下,補貼成了毒藥,共享單車陷入集體瘋狂。

  2

  共享單車“免費騎”的時代也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漸入尾聲。瘋狂之後,用戶與流量逐漸集中到頭部企業。那些融資跟不上,沒錢可燒的企業,開始成批倒下。

  到年底時,已經倒閉、停運或是轉讓共享單車的平臺已經有60餘家,加上各路不太知名的“雜牌軍”,倒下平臺超過百家。

  ofo和摩拜間的橙黃大戰,依然在繼續着,但依舊沒有摸索出清晰的盈利模式。面對盈利遙遙無期的無底洞,資本看不到勝利後的利益,於是不再玩下去了,任由共享單車企業自生自滅。

  資本退潮後,是一地雞毛。

  在行業野蠻發展期,共享單車數量激增。2017年9月,北京市共有235萬輛共享單車,之後北京市對共享單車數量開始進行管控。去年8月,北京市交通委將共享單車發展數量上限確定爲191萬輛。

  不僅北京,全國各地那些過剩的共享單車,歸宿於一處處規模驚人的“單車墳場”。

  2018年春節後,ofo小黃車與摩拜單車之間燒錢補貼大戰戛然而止。ofo關閉了1元月卡購買通道,摩拜單車也停止了月卡優惠政策,兩家均恢復到包月20元、包年240元的價格。

  2018年11月27日,在4月份賣身美團的摩拜單車完成了股東工商變更,公司創始人胡瑋煒等一衆高管正式出局。

  在2018年年初的《中國共享單車行業數據報告》上,排名行業第三的是哈囉出行旗下的哈羅單車。當時市場份額爲5.64% ,大幅低於ofo的50.89%和摩拜的49.14%。到2018年09月時,螞蟻金服已成爲永安低碳的最大股東和實際控制者。

  而被巨頭招安,可能是共享單車創業者最好歸宿。

  去年底,錯過了最佳賣身時機的ofo小黃車,頻繁登上熱榜,全國各地爆出分公司人去樓空、拖欠供應商貨款、破產重組等消息,登記退押金的用戶排到上千萬位。

  3

  1年多前,共享單車還在風口上。雖然沒人掙錢,但擋不住投資者和市場的想象力。

  在各種分析與預測中,基本上認爲共享單車可能的盈利模式無外乎三種:

  一是收押金,用押金去做金融。頭部企業成百上千萬的用戶,押金池以十億計,但在這個灰色地帶,隨着監管、輿論壓力增加,想打押金主意越來越難。

  二是做廣告,單車變身“流動廣告牌”。事實證明,廣告主極少有大規模投放案例。

  第三,就是靠運營,實打實的贏利。最靠譜,但收入的天花板最低,也最沒想象力,這個模式下,共享單車可能只是個小生意。

  財經評論員葉檀曾爲摩拜算過一筆賬,盈虧平衡點是每輛車每天要有5次騎行。當時,據摩拜披露的數據,每輛車的日均騎行次數要大於5次。但後來,隨着投放單車密度不斷刷新,成本暴漲,運營效率直線下跌,平臺距離盈利漸行漸遠。

  於是,本來賺錢的生意,變成了簡單粗暴的燒錢大戰。

  曾經,靠補貼線下獲客、線上猛刷流量,再拿流量數據融資,成了互聯網生意經。創業者和資本把賺錢的基礎,建立在不斷推高的估值,和找到下一輪的接盤俠的之上。

  但有錢賺,纔是生意。虧錢,只能帶來麻煩。這是常識,也是商業的本質。

  有人把2018年,稱作商業迴歸本質的一年。新浪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微博董事長曹國偉表示,能靠燒錢驅動的商業發展是有界限的。只有那些獲客越多,邊際成本越低,效益越來越高的模式,才值得燒錢,否則難以成功。

  如今,共享單車集體漲價,雖然讓習慣了補貼的用戶感覺不爽,但只有如此,才能撇去靠補貼燒出來的僞需求。

  ——END——

  圖片均來自網絡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