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雅昌藝術網

  時下,畫壇上“大師”一詞可謂十分時髦,一些媒體常常用“大師”一詞來標榜某些有成就的畫家,而藏界也以收藏“大師”作品爲時尚。記得有一年,中國畫展藝委會組織部分專家以無記名投票方式,評出了20世紀13名傑出的中國畫大師,排名依次爲:齊白石、傅抱石、黃賓虹、吳昌碩、林風眠、李可染、潘天壽、徐悲鴻、張大千、蔣兆和、劉海粟、石魯、黃胄。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一排序引起全國美術界的極大關注。於是各地美術家各抒已見,有的評論家認爲這樣的評選十分幼稚和荒唐,有的還專門召開了研討會,對這一仿效當今流行音樂排行的做法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筆者以爲,大師這頂“帽子”不是隨便可以戴的。大師是一個時期的代表人物,一個時期可能會湧出一大批知名的畫家,但是要產生大師級的畫家恐怕寥寥無幾。以明清爲例,上下500多年,有名有姓的畫家至少也有上千人,但能流芳百世的大師級畫家屈指數來也只有明四家、陳淳、徐渭、陳洪綬、董其昌、清四僧、清四王、吳歷、惲壽平、龔賢、揚州八怪、趙之謙、任伯年等。如果按詞典中的解釋,大師是指在學問或藝術上有很深的造詣,爲大家所尊崇的人。假若將大師搬到畫壇上,以筆者看,中國畫大師應具備以下條件:

  四是畫家要有很高的畫外修養。

  從歷史上看,真正的繪畫大師除了諳熟傳統繪畫程式並能以之熟練地創作畫外,他們還有淵博詩文、書法、歷史、文學、美術理論乃至篆刻等。海派名家陸儼少曾經說過:“三分寫字、三分畫畫、四分讀書”,這一經典的論述,可以說是陸儼少總結前人和自己繪畫創作的體會。拿明代畫家徐渭(1521—1593年)來說,他在繪畫上開創了大寫意花鳥畫,現代藝術大師齊白石在提到徐渭時曾說:“恨不生三百年前,爲青藤磨墨理紙”。這足以說明徐渭繪畫成就之高和對後人影響之深。實際上徐渭在其它方面都有非凡的成就,只不過繪畫名聲掩蓋了他其它方面的成就。如在詩詞、文學、戲曲、經書註釋、道釋經解、醫書、書評、書畫理論以及燈謎、酒牌譜等他都有建樹,他的著名雜劇《四聲猿》(四個劇目)、《歌代嘯》與湯顯祖堪稱伯仲;他的詩文被文學家袁宏道推崇爲“有明一人”。而徐渭則自稱:“吾書第一、詩二、文三、畫四”。同樣,近代藝術大師齊白石也是一位多面手,13歲學木匠,早年曾被人稱爲“藝木匠”,27歲習繪畫、詩文、刻圖章,中年以後他同吳昌碩一樣,詩、書、畫、印無所不涉、無所不精。不過,就其成就影響而言,無疑首推他的繪畫,許多人在欣賞白石繪畫時都會佩服他匠心獨運,妙造自然的才力。記得白石90歲的時候,作家老舍要求他根據“蛙聲十里出山泉”的詩意畫一幅畫。由於繪畫是一種平面藝術和視覺藝術,要在方寸之紙上畫出“十里蛙聲”無疑是相當困難的,但這道難題並未難倒白石老人,他沒有幾天便畫出一幅不同凡響經典之作。畫面上一泓溪水從山澗亂石中奔瀉而出,水裏遊動着幾隻蝌蚪,高處聳立着幾筆遠山,亂石、山澗、遠山構成了深遠的意境,從構圖看起來何止“十里”。另外,從生物告訴我們:蛙聲是青蛙求偶之聲,沒有蛙聲,也不會有蝌蚪。因此,水裏既有蝌蚪,山澗中豈無“蛙聲”,從中可以看出白石老人藝術修養的精深和才華的卓越。

  所以,要成爲中國繪畫大師是有條件的,他不僅需要畫傢俱有一定的天賦、勤奮,需要藝術上有鮮明的個性和影響,更需要作品能經得起時間和市場的考驗。正因如此,中國畫大師並不是每個畫家能企及的,也不是少數人可以評定的。

  溫馨提示:ART藝術共賞轉載發佈內容如有侵權,請後臺聯繫我們,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撤銷,我們希望在資源共享的同時,與您共同維護互聯網的良好生態,謝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