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狗食月,是中國民間的傳說。最初來源於翻譯佛典。印度神話中一個惡魔羅睺,他扮成天神模樣喫甘露,日神和月神揭露了他。師尊砍了它頭。但甘露已經到達喉嚨,於是他的頭獲得了永生。他由此和月神結仇,終日追逐月神,想喫掉她。這個神話傳到中國後,在目連救母這齣戲中有表現。變成天狗喫月的故事。

點此查看圖片摺疊原因

天狗喫月在民間廣為流傳。我是四川人,我們那裡一旦出現月食,老一輩人總是念叨「天狗喫月要還原」。郭沫若也是四川人。他就是這樣的民間傳說中有了《天狗》的靈感。

點此查看圖片摺疊原因

《天狗》1920年發表在《時事新報·學燈》,是一首經典的新詩:

我剝我的皮,

我食我的肉,

我飲我的血,

我嚙我的心肝,

我在我神經上飛跑,

我在我脊髓上飛跑,

我在我腦筋上飛跑。

我便是我呀!

我的我要爆炸了!

中國傳統倫理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毀傷了就是不孝順。但《天狗》跟中國傳統思想完全異趣,是對自由的讚歌,對自主的讚歌,是五四時代朝氣蓬勃精神的象徵。

點此查看圖片摺疊原因

《天狗》這首詩現在看起來有些奇怪,有些誇張,確實我國第一部成功的新詩集《女神》中的代表作。郭沫若從民間傳說中吸取營養,表達了當時剛剛解放了的個性和自我主體,是對傳統禮教的反叛,是對個人力量的肯定。中國現代,真是有了這種自我肯定的精神,才衍生出我們的民族自信和個人自信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