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他寫過的書來看,小時候他應該天生敏感細膩,卻是被粗養起來的,需求並沒有被很好的滿足和照顧。(見他寫的爸爸故意關燈,讓兒子不敢上廁所,並且和媽媽一起嘲笑的故事情節)底色便不快樂。

十三邀的訪談里,可見他也曾是個想改變世界的理想主義者,卻妥協於世界,變得對知識分子之類不屑一顧,再後來逐漸理解許知遠類的高尚,對自己的釋懷。他最初的理想主義,是不堪一擊的,不成熟的,所以他以為所有的理想主義都是如此,沒想到有問題的不是理想主義,而是自己承擔不起。

他自然是智商情商雙高的。因看米蘭昆德拉沒有考上北大,在脫口秀,奇葩說上應對自如。

還有,守護不了自己所珍視的東西的無力,看著它滅亡的痛苦後衍生出來的無所謂。

他不敢說他愛寫作,因為如果有個人說,你愛寫作啊,你又寫的不好。「就像伸來一隻手把心給捏碎了。」

「一個人如果宣布他熱愛一樣東西,那他該有多脆弱。」可能有些人理解不了,但能夠理解的人,應該也是脆弱的,或者脆弱過的。講的是空虛,被看見的渴望,或者說,從未被看見的孤獨。

若論格局,他比不了許和蔡,但也儘力給別人帶來溫暖,「人就是為別人而活的。」

卻也藏著深深的悲愴與無奈。因為上一句是「做自己?什麼是做自己?我要是做自己的話,你就看不到我了。」

他的書中頻道出現另一個逃離的世界,可見他逃跑的願望,在心中為自己建了個烏托邦。書中人際關係多而淡漠,親子之間有著隔閡甚至恨意,可見內心世界的寂寞。群體氣氛上充滿著無意義感,曾經相愛的人也不能相互救贖,可見其絕望。

或許他曾經是那個天真的小和尚,也是那個乏味的老和尚。

有句話講,一個人至少要死兩次,不再愛,不再被愛。李誕應該是死過的人。


李誕骨子裡應該是一個很簡單純粹的人,後來因為讀了好多書、看了很多人、經歷很多事,變得複雜過也應該經歷過不小的掙扎,但最終又回到了他簡單的初心,也就是後來大家都說他很佛系。

現在的李誕雖然被迫順應著商業化,但他還是帶著善良簡單的初心,一直在幫助更多人創造機會成功,而且堅持用幽默我們的搞笑方式、用人間不值得的態度撫慰我們的焦慮。


講他的啥呢,他都結婚了


是個好老闆,喝酒絕對不會冷場,招人喜歡,如果你能把他喝到,他也會喜歡你


跟你講他直播說:不買他家東西的就是啥x的事情嗎?


怎麼說呢,一個詩人,一個作家,看似插科打諢,實則內心柔軟溫柔又敏感細膩。真實又不俗氣。一個誤入娛樂圈的藝人。你追星嗎,你粉一個人,你可以概括他特點優勢,但是只有他,上限到讓人捉摸不透,理解不上去,但是你就是能感知他的善良與慈悲,至於才華,我多半看不懂。總之,入股不虧吧!看他講話就很舒服歡樂可愛!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