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東盟成立50週年。在2017年的東盟峯會、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以及東盟同對話夥伴的領導人對話中,各方都在慶祝東盟成立50週年。

不論從橫向還是縱向上看,東盟在地區一體化的進程中都取得了很大發展。但是,目前也面臨著很多挑戰,主要是內外兩方面的:

內部的挑戰是,東盟內部的整合和推動缺乏動力。隨著東盟成員國的老一代政治強人陸續退出歷史舞臺,東盟的發展面臨著缺乏領導者的尷尬。印尼人口佔東盟的40%,經濟佔東盟經濟總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排名其後的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都不到印尼GDP的二分之一),理應是地區的「天然領導者」。在東盟的內部整合上,事實上有賴於印尼扮演「仁慈霸權」的角色。2015年時,東盟內部貿易額僅佔東盟貿易額總數的26%,遠遠低於歐盟內部貿易額佔到的60%比重。印尼需要將最大的市場提供給其他東盟國家,如此才能推動一個經濟整合的東盟。蘇哈託當政時,印尼是有意識地以地區「老大哥」自居,但是蘇西洛(2004-2014)和佐科(2014-)都更關注印尼自身經濟發展,沒有將推動東盟整合放在首位。當然,這部分是為了迎合印尼的內部民族主義情緒。印尼國內的民族主義者認為,印尼不值得為東盟做出犧牲,同時也認為東盟的存在事實上限制了印尼的大國作為。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三國雖然過去是東盟發展的重要推動者,但是泰國和馬來西亞內政不穩,影響其精力,新加坡則由於體量太小而無法扮演領導者角色。

另一個問題是,東盟缺乏推動地區一體化發展的有效機制。東盟的合作是基於所謂「東盟方式」,但是這種合作方式帶來的問題是,沒有任何強制力,實施中也不受監督。而且東盟合作的進程完全受成員國的掌控,成員國掌握了完全的決策和控制權,東盟祕書處能發揮的作用和空間都太小了。

外部的挑戰是,大國在東南亞的競爭加劇,導致東盟「中心地位」的逐漸瓦解。李光耀曾說,「大象打架,腳下的草地必定遭殃」。過去,由於美國對東南亞的投入三心二意。日本對亞洲缺乏身份認同,印度則是1992年才開啟「向東望」影響較弱,使得東盟能夠成為地區各種關係網路中的「結點」,形成了東盟在地區架構中的「中心地位」。但是,隨著美國「亞太再平衡」政策的推行,南海問題的分歧和爭端上升,中國經濟優勢的凸顯,東盟「中心地位」遭遇重大挑戰。各個大國都在對東盟採取「分化」的政策,分別倚重東盟的某個成員國,而不是同作為整體的東盟打交道。例如,印度是選擇新加坡、越南、緬甸和印度尼西亞作為重點。中國在東南亞推行的「一帶一路」和瀾湄合作,也更依賴柬埔寨。


東盟全稱為東南亞國家聯盟,其經過1980年和1990年代的擴張,現在包括了海洋東盟國家和陸地東盟國家兩個部分。海洋東盟國家是指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這五個國家,陸地東盟國家則是指緬甸,越南,寮國,柬埔寨這四個國家。泰國在我個人來看,是連接海洋東盟國家和陸地東盟國家的一個橋樑。

作為一個國家聯盟,其經過50年的發展,肯定有成功,但是這裡來說一下挑戰的問題。

1, 認同的問題。東盟不是鐵板一塊。海洋東盟國家相對於陸地東盟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程度比較發達,因此更容易從東盟經濟一體化中得到好處,也就更容易形成「東盟人」這樣的一個認同。而陸地東盟國家由於加入東盟的時間比較晚,並且這些國家彼此歷史上曾經有侵略和被侵略的關係,因此對「我是東盟人」這樣的一個認同感就會薄弱很多。

2. 內部領導國的問題。這個問題主要存在於印尼-馬來西亞,以及泰國的認知方面。印尼由於是這個區域內最大的國家,所以經常會以「natural leader」來自居,但這種提法得不到馬來西亞,新加坡的認可,泰國則認為第一梯隊的國家是新加坡,汶萊,第二梯隊是泰國,馬來西亞,第三梯隊纔是印尼,菲律賓。

3.發展不均衡的問題。海洋東盟國家和陸地東盟國家依然存在著「階梯式」的發展代溝。 陸地東盟國家也時常被邊緣化。得不到應有的話語權。


1、經濟發展方面的挑戰。縮小東盟內部經濟發展差距是東盟共同體建設的一大挑戰。東盟內部國家之間的發展程度各異,既有像新加坡、汶萊這樣「富得流油」的發達國家,也有寮國、柬埔寨這種」窮的揭不開鍋「的國家,這種巨大的差距對於《東盟2025:攜手前行》行動計劃的實現顯然是不利的。

2、政治外交方面面臨的挑戰。作為一個地區性組織,東盟內部的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與中國在南海存在主權爭議和海域劃界爭議,而其他成員國則不存在這一問題。雖然中國一直主張通過雙邊途徑來解決海上爭議,但東盟作為一個整體又不經常會被其中個別國家「綁架」,以東盟名義和中國談南海問題,這對於中國—東盟關係顯然是不利的。同時,美國上屆奧巴馬政府執政以來,也加大了在亞太地區的戰略投入力度,東盟也因此面臨著在亞太地區「選邊站隊」的煩惱。


1.東盟10國在未來都有可能面臨在中國和美國之間選邊站的困惑和考驗。

2.從經濟角度來看,一個崛起的中國需要向東盟十國出口更多的物資、基礎設施建設和技術,來轉移消化中國國內產能過剩的問題,可美國絕對不會讓中國順利的崛起,所以美國會在東盟尋找對抗中國的棋子,來延緩中國發展的步伐。所以東盟國家面對中美兩國的博弈,都很糾結困惑。

3.東盟十國想聯合起來掌握自己的命運,但是東盟國家內部矛盾重重,有黨派之爭、有域外大國之間的博弈、有分裂勢力企圖獨立、有反恐問題,這些不穩定的因素導致一些東盟國家經濟落後,造成人民不滿政府的惡性循環,使東盟國家沒有競爭力。東盟十國聯合的基礎不牢固。

4.東盟各國也不團結,例如越南總想吞併柬埔寨和寮國,恢復以前法國佔領東南亞地區的勢力範圍;泰國和柬埔寨有領土糾紛,這些問題都是東盟未來要面臨的挑戰。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