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份企业为求博取商界展关怀认证,却懒理活动质素。

「商界展关怀」于2002年推行,已有3000多家企业获颁标志。

近年商界愈来愈重视企业社会责任(CSR),为挂上「良心企业」名衔,不惜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但在「慈善」的包装背后,却有社福界反映部份商界仅视CSR为企业宣传,筹办服务时只求时数,不求质素,时有捐赠过期物资,义工「甩底」情况屡见不鲜,小则活动受阻,大则影响服务使用者安全。不少企业更外判CSR予公关处理,为取得「商界展关怀」认证,抱着「剔格仔」填项目的心态,与社福机构洽谈合作时犹如「倾生意」,种种情况均令社福界忧虑CSR是否已经变质。

根据香港社会服务联会数字,获颁「商界展关怀」或「同心展关怀」标志的企业,由16年前的200多家,增至上年度共3000多家企业,单计上年度已筹得4亿元捐款,以及21万义工时数。数字反映商界热衷推动CSR,但社福界不讳言部分企业未必真正了解服务对象需要,筹办活动甚至只为沽名钓誉,形成「伪慈善」的现象。

复康机构职员阿胡(化名)表示,不时接获企业来电,开宗明义指明为取得「商界展关怀」头衔,希望与社福机构合作,「可能他们要meet target(达成目标),大多也是临急临忙打来,例如要求一个月后便安排到CSR活动。」阿胡更指,部份机构会提出「附带条件」,「活动地点一定要港铁沿线,新界区不去,最好是室内进行。」

部份CSR活动,有机会为社福机构添乱。

不但事前诸多要求,CSR活动当日亦有机会为社福机构添乱。筹办CSR活动的企业一般会安排员工担任义工,惟阿胡忆述,半年前一家企业为复康机构安排手作班时,原本答应派出约20名义工,故机构安排10多名残疾学员参与,「怎料最后只有4至5名义工出席,其余都『甩底』,幸好活动是在室内,我们也有足够同事在场,否则走失学员便很麻烦。」阿胡坦言遇过数次类近经验后,机构已习惯预留额外一至两名同事人手,以策安全。

根据「商界展关怀」提名表格,企业要取得认证,须在关怀社区、关怀员工及关怀环境3大范畴,各实践最少两项准则。曾任职社企的梁先生(化名)直言,不少企业以「剔格仔」的心态完成CSR项目,「试过有企业在提名期完结前,要求我们endorse(认受)他购买的小量社企食品,可能是刚刚发现还欠一项(准则)。」捐赠物资亦是认受的项目之一,阿胡的机构却曾接收一批过期物资,「本以为企业捐物资帮忙我们,倒头来竟把我们当成废物回收商?」

梁先生又形容,不少大企业亦喜欢借用CSR作宣传,如在完成筹款活动后举办大型典礼,安排受助机构出席拍几张合照,「好像做场show(表演),要让人知道他们帮忙了机构,但活动本身对机构而言没有帮忙。」他慨叹,社福机构早知企业并非无条件提供资源,「否则便不用开名」,故两者倾谈合作时便恍如「倾生意」般各取所需,确令部份前线同工感到难受。

企业社会责任近年获商界重视,但有人仅视之为宣传,令活动未能惠及弱势社群。

除了企业外,近年更有一批「自信心培训班」学员,为了实践课程所带来的性格转变,向中小型社福机构叩门,自荐举办活动,同样令人有「为做而做」的感觉。曾接触这批学员的病人组织员工庞先生(化名)发现,近2、3年每隔一两个月,就会遇到一批来自私营培训机构的「自信心培训班」学员,以多个小组的形式,一窝蜂联络规模较细的社福机构,「他们表示想筹办一个大型活动,邀请机构内的会员参加。」

他形容,这批人目的只为举办一次大型活动,缺延续性,着重场面及规模,「可能是一起去新界农庄、睇戏、嘉年华,甚至是打破健力士世界纪录的活动。」他指出,由于「学员」要在课程完结前「展示自己比之前更有自信心及爱心」,活动筹备时间又赶急,令他有「为做而做」的感觉。不过,他知悉仍有小型社福机构愿应邀参与,「始终细机构资源有限,未必有足够资源筹办户外康乐活动。」

香港社会工作者总工会前会长叶建忠不讳言,企业顶着CSR的帽子,却非真心做慈善的情况并不罕见,「对某些企业而言只是一种买卖行为。」他注意到,近年不少企业将CSR外判予公关负责,但公关思维与社福界截然不同,「最常听到的便是,活动多不多人?老板出场时会不会有小朋友一起拍大合照?」

社福机构希望能和企业通力合作,真正实践CSR理念。

叶坦言,CSR本是好事,企业的捐助一般较政府拨款更具弹性,容许社福界有更大发挥空间,故大部份同工在不影响服务质素下,也会尽量迎合企业要求。惟他期望,企业与社福机构之间可加强沟通,了解彼此需要,方能真正实践CSR理念。

社联业务总监蔡剑华亦指出,计划的原意冀鼓励商界回馈社会,为了加强向商界灌输此理念,社联每年也会举办「伙伴联系日」,让商界与社福界直接接触。他亦强调社福机构有「把关」的权力,「如果社福机构觉得企业不了解CSR的意义,应该教育他们,相信大部份企业也会明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