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10日早間消息,據美國財經媒體CNBC援引最新調查結果報道稱,只有27%的美國工人認爲科技正在威脅他們的工作。大多數員工認爲自己當前並沒有感受到威脅。

  在如今的舊金山,你喝到的咖啡可能就出自機器人之手。許多科技企業的總部都坐落在這個城市之中,例如Airbnb、Uber和Pinterest等等,這些科技企業顛覆了許多的行業,從住宿、到出行再到零售等等。如果機器人能做咖啡,那麼還有哪些職業會被技術替代?

  CNBC聯合SuerveyMonkey發起一次問卷調查,這次調查旨在發現員工對技術革命的擔心以及對自己工作滿意度之間的關係。考量的指標包括以下三個方面:工作的意義、同事對自己工作的認可程度,以及自己在工作中有多少自主權。

  隨着機器人不斷地在一些行業內取代人類員工,員工的工作滿意度也會受到嚴重的影響。畢竟,如果某人的同事是個機器人,它又如何能對這個人的工作表示出認可?如果某人只是大型自動化生產線上的一個小環節,他/她又能有多大的自主權呢?然而當今的員工似乎還有些天真,結果顯示,如今大多數員工沒有感受到技術變革的威脅,他們認爲機器人不會偷走自己的工作。

  多數人認爲自己在工作中能趕上科技與創新趨勢,而自己的工作不會被科技威脅。 在本次調查中,只有極少數的受訪人(7%)認爲自己已經在技術和創新方面落後,大多數(60%)受訪人表示自己處於平均水平,還有大約三分之一(32%)的受訪人認爲自己在新技術的瞭解方面超過了平均水平。在上面提到的對工作滿意度的3個指標中,認爲自己已經落後的7%的人普遍打分較低。

  結果顯示,年輕人在新技術的理解方面有着微弱的優勢。在年輕工人中,對技術的信心普遍高於歲數較大的員工。在18-34歲的,認爲自己對技術的瞭解超越平均水平的人數比55歲以上的員工高兩倍。

  不同年齡段在“你如何評估在工作中趕上科技與創新趨勢的能力?”問題上的回答 Pew Research Center的一個調查也顯示,大多數員工還沒有感受到自動化和其他技術革命對他們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在這份調查中,57%的員工表示技術發展尚未對自己產生影響,多數員工都認爲,技術發展給他們的職業生涯帶來了幫助,而不是傷害。

  在展望未來的時候,大多數人都認爲技術的發展將會繼續維持在較高的水平,甚至是變得更快。去年,《財富》和SurveryMonkey一起發起了一次調查,結果顯示72%的人表示他們認爲在未來10年中,人工智能偷走的工作將會多於它所創造的崗位。對於就業來說,人工智能很可能會帶來巨大的影響,但是對於普通員工來說,他們現在很難清晰地預見未來的情況。

  儘管大多數人都認爲10年後的就業環境與現在相比將會出現巨大的改變,但是在CNBC與SurveryMonkey發起的調查中,只有27%的人認爲科技現在對他們的工作產生了威脅。在那些認爲自己已經落後的人羣中,認爲技術威脅了自己工作的人數的數量,是認爲自己領先於平均水平的人的兩倍。

  這些認爲自己已經落後的人中,有44%的人表示自己在過去的3個月中曾經考慮過辭職。相比之下,在認爲自己處於平均水平和超越平均水平的人羣中,過去3個月中考慮過辭職的比例分別爲28%和30%。

  在這些人看來,應對威脅的方法之一,就是接受再培訓。企業和管理人員,尤其是那些所在的行業正在面臨威脅的企業,可以爲員工提供幫助,讓他們時刻準備好應對變化。如果企業能夠爲員工提供培訓和幫助,讓他們不斷提升能力,員工的辭職意願也要低得多(18%),而那些不相信老闆會給自己提供幫助的員工的辭職意願則高達61%。未來,對工作滿意度能夠維持在較高水平的,將會是那些已經做好了準備的員工,而且他們的老闆也必須願意爲員工提供必要的支持。

  沒有人希望自己的工作會被淘汰,但是現實是所有行業都會受到技術發展的衝擊。目前,來自兩個行業的員工認爲自己的處境最危險,這兩個行業分別是航空航天和廣告與營銷。在這兩個行業中,認爲自己可能被取代的員工比例都超過了4成,航空航天行業44%,廣告與營銷行業爲42%。而認爲自己相對安全的幾個行業分別是非盈利機構、教育、法律行業,在這些行業中,絕大多數的人都認爲自己當前沒有收到技術變革的衝擊。

  儘管機器人可能永遠無法徹底替代教師、律師或是市長等職位,但是未來從事這些職位的人可能需要掌握新的技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