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的故事情节起伏并不太大,人物也不复杂,他的成功之处,在于借一个年轻人渡边的世界,去诠释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的年轻人的生活,重在表现其成长过程里,年轻人面对现实的无奈和失望感。整部小说看起来情节一般,笔调舒缓,然而,字里行间却暗流涌动,冲击著读者的心灵和视线,并引发出强烈的共鸣。小说贵在通过一个让人柔肠百结的爱情故事,反映现实社会里青年人的生活,及其对现实的迷茫和无奈,这个爱情故事是个三角恋,却也是青年人的单纯的爱恋。

所谓比喻,多是似是而非即可,而村上春树的比喻,却是似非而是。小说中,小林绿子常常会问渡边,喜欢自己多少,渡边的回答总是让人大跌眼镜。「喜欢我的发型?」「好得不得了。」「如何好法?」「好得全世界森林里的树统统倒在地上。」这样的比喻,别出心裁,读者好像看到森林里的树木一下子著了魔力般地倒在地上,似乎还有树木倒地的声音,从视觉、听觉和感官记忆中都是一种震撼,无形中,让读者领略了小林绿子的可爱程度。「喜欢我到什么程度?」「整个世界森林里的老虎全都融化成黄油。」……

村上春树的语言非常有特色,他的叙事节奏舒缓。以短句多见,适当的重复,配合著作者的思想,反而形成一种独特的表达形式,饶舌、故弄玄虚,却有亲和力。

《挪威的森林》中,人物之一永泽说,自己的理想就是做一名绅士,他是这样说的:「绅士,就是所做的,不是想做的,却是自己应做的。」疗养院的玲子,也有饶舌般的独白:「我的正常之处在于,自己懂得自己是不正常的。」

这样的话,初读会让读者如在雾里,再品,会意犹未尽,这种优雅的饶舌,就像吃榴梿,闻来拒之,吃起来,却再不停口,村上春树的饶舌,就像榴梿果,让人爱不释手。

而陈英雄在影片中,仅采用了两个镜头,就塑造了主人公的孤独与无奈,视听语言运用得相当成功。

在电影中,渡边被裹进激进者游行队伍的镜头出现两次,他耳边都是「解除安保条约」的喊声,他反感地皱起眉头,加速前进。这两个镜头就将时代背景和渡边的孤独表达得淋漓尽致。文字语言描述,多依靠行动和心理来表现一个人的孤独,电影语言恰好与文字语言相反,对于主人公的孤独情绪,用运动与喧闹去反衬个人的孤独。这是电影的成功之处,很好地表达了原著的孤独情绪。

名著改编电影,能保持原著韵味改编成功的电影非常罕见,而且还有一个不成文的例证,越是名著,改编成功的几率几乎为零。陈英雄导演的电影,尽可能地保持了小说的风骨,但是大量的语言文字描绘的主题,在一个短短的片子中再现,是不大可能的,读者对《挪威的森林》是熟悉的,稍有不慎,就会遭到读者的反对,这都是电影失败的原因之一,而电影中出现的几处硬伤,更加速了电影的失败。

电影中,有一段渡边与绿子的恋情场景,因为不能像小说一样有铺垫,感情是个渐进的过程,所以电影中的恋爱场景,也显得不真实,因为没有渡边的心路历程,也就是不能表现他的心理变化,观众对渡边和绿子突如其来的爱情,也一头雾水,所以,片尾渡边的表白「我爱你」,既突兀又无力。而小说结尾时,读者会强烈地感受到渡边的心理变化,并意识到他已经成熟了,不是刚刚开始的那个孤独无奈的年轻人了。

电影语言的表现手法问题,使影片看起来枯燥乏味,毫无魅力可言。人物形象像扁平的照片,没有神采没有个性。陈英雄的用心是良苦的,他力求忠于原著,但他的改编是失败的。这也证明,长篇小说的结构和故事,想浓缩为120分钟的电影中,是不可能的也不可取的。

《挪威的森林》电影虽然不如原著精彩,改编中的问题也值得人注意,但影片的可取之处也很多,诸如,电影语言的探索,不但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而且还屡有创新。


文字会给人无限的想像空间,每个人都会有一个不一样的想像画面。而电影的格局太小,只能表现一副画面,所以电影有人爱,有人吐槽,不能做到让全部人都说好!这也是所有小说拍电影后都会遇到的问题,就看你能不能用电影展现出大众一致认可的「画面」!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