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邀請!

關於下西洋的原因或者說目的,有很多種說法,比如尋找建文帝朱允炆。但是不管怎樣,下西洋客觀上確保了明王朝海外利益和藩屬國的進貢。從長遠戰略上來說,雖然耗費巨大,倒也是值得的。接下來我們回顧一下鄭和下西洋始末。

公元1405年7月11日(永樂三年六月十五)朱棣命正使鄭和,副使王景弘率士兵二萬八千餘人出使西洋,造長44丈廣18丈大船62艘,從蘇州劉家河泛海到福建,再由福建五虎門楊帆,先到占城(今越南中南部地區),張輔討平安南後於1406年六月初一,朱棣以平安南詔告天下,改安南為交趾,設立布政使司、都指揮使司、按察使司,正式將安南變成明朝的一個省,鄭和向爪哇方向南航。

第二次下西洋是公元1407年—1409年(永樂五年至永樂七年)。第三次下西洋公元1409年十月(永樂七年九月)。

直到第七次下西洋,公元1431年1月(宣德五年閏十二月初六)從龍江關(今南京下關)啟航,朱瞻基因棄交趾導致明朝失去了控制南海的地理優勢諸海外藩國多不來朝,為了挽回地緣地震所帶來的惡劣影響派遣年老體衰的鄭和出使諸國,返航後,鄭和因勞累過度於公元1433年(宣德八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裏去世。

實際上,關於下西洋的政策,當時明朝政府就不是一致同意的。比如劉大夏就不以為然。

兵部尚書(相當今國防部長)項忠要處分檔案官,在旁的劉大夏便說: 「 三保(施按:此指鄭和)下西洋費錢糧數千萬,軍民死且萬計,縱得寶而回,於國家何益!此特一弊政,大臣所當諫也。舊案雖存,亦當煆之以拔其根,尚何追究其有無哉!「

在《殊域周諮錄》據內庫檔案寫成的。由嘉靖二十年進士、官至吏部右侍郎的陸樹聲所撰寫的筆記《長水日抄》中也記載了類似內容。 後人不加明察。這位官員竟敢直指下西洋為「敝政」,可見內部反對之激烈。

其次,當時很多官員認為明朝派鄭和七下西洋,耗資巨大,勞民傷財。鄭和下西洋花費多,收益少;送出去多,拿回來少,並未給明朝帶來足夠實際利益,反而造成巨大物資浪費,導致後來國庫空虛。鄭和下西洋厚往薄來與四處饋贈,也反映了明成祖的帝王虛榮心態與好大喜功個性。

這些思想的作用下,加上現實的威脅來自北面的北元和帖木兒帝國。慢慢的,明朝下西洋的政策也就荒廢掉了。


謝邀!

下西洋行動為什麼會停下?究其原因,主要是耗資巨大。

眾所周知,與歐洲列強遠航之後燒殺搶虐不同,中國人比較喜大好功,崇尚的是「萬國來朝」,而並非徵戰四海。所以下南洋的行為就必然或多或少帶有一種虛榮性質(俗稱裝逼。。。)。既然想要打腫臉充胖子,就必然要付出很多,結果導致耗資巨大,朝廷無力繼續舉辦下去,南洋也就下不了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