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賴文萱/臺北報導

空勤總隊一架黑鷹直升機今年2月5日執行病患後送任務時,在蘭嶼外海發生空難,機上6人罹難。飛安會日前公佈事實資料報告,其中正、副駕駛最後關鍵對話曝光,事故約前10秒,正駕駛喊「空速未到,推頭…」,事故約前1秒時低高度警示音啟動,最終發生事故。

發生事故的編號NA-706黑鷹直升機,當時正執行由蘭嶼機場至臺東豐年機場的病患後送任務,機上載有正駕駛員、副駕駛員、機工長、病患、病患家屬及護理人員共6人。不料在深夜23時48分自蘭嶼機場起飛後,就與航管失去聯絡,雷達光點也自航管雷達銀幕上消失。直到4月12日殘骸被打撈上岸,確定機上6人罹難。


根據飛安會公佈的第一階段事實資料報告,該事故機在23時48分36秒爬升起飛,但沒多久在23時49分14秒時,就遇到低空亂流,當時正駕駛回應「唉唷,沒關係,這是亂流啊 」,副駕駛也回「對,沒有問題」。但隨後駕駛改採減速操作,並將讓直升機前進的俯角姿態改為仰角,這時發動機扭力值持續降低,高度也持續下降。

而事故前正、副駕駛2人的最後對話紀錄顯示,23時49分49秒開始,副駕駛急呼叫「空速、空速」,正駕駛回應「空速未到,推頭…」、「幫我看高度」,副駕駛再回「高度,下降率」,事故前1秒雷達高度提示聲響起,正駕駛最後回「對對對」後就發生事故,黑盒子也停止記錄。

飛安會執行長官文霖表示,目前飛安會已就黑盒子資料完整記錄下2個駕駛員的對話,以及整個飛行過程的資料,完成事實資料報告,目標最快明年4月公佈最終調查報告。但相關紀錄中未發現2名駕駛員未口誦警示燈號出現時高度與速度,是否有不符標準作業程序等其他疑點,仍待未來進一步釐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