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犯罪其實涵蓋了心理活動,所以犯罪就可以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當一個人犯罪的時候,他的心理肯定是會發生變化的。比如當一個人偷了人家的東西時,他的心理自然是很害怕的。他無時不刻不在畏畏縮縮着,害怕着被別人給揪出來。

  所以眼睛總是不敢看,心跳會加速,而且手腳可能也會發抖。當被對簿公堂的時候,這個小偷很容易露出馬腳,從而被識破,最後就被繩之以法。因此,在破案的過程中,只要分析作案者的心理,就能得出誰是作案者的結論。

  而歷史上的一些神探,他們大多數就是利用人們的犯罪心理來作爲突破口。比如唐朝的神探狄仁傑,他就是利用了這一點。而後對萬事萬物進行了順藤摸爪,最後成功地將犯罪團伙給打敗,將他們統統繩之以法。所以狄仁傑就成了一代神探,美名遠揚,成爲人們心目中的一大英雄。

  還有北宋年間的包青天包拯,他也是根據人們的犯罪心理來推斷案件。也就是因爲這樣,所以包拯在面對棘手的案件時。總是能通過模糊的線索,摸索出最後的源頭,從而破獲了案件,堪稱奇蹟。

  今天呢,小編就給大家說說南北朝時期的一位將軍斷案的故事。這位將軍就是前秦宣昭帝苻堅的弟弟苻融,苻融打小的時候就聰慧過人,長大之後身材修長,相貌清俊。而且他還是個不好爭名鬥利之人,當時他的伯父前秦景明帝苻健想封他爲安樂王的時候。他再三推辭,最後他的伯父沒辦法,只好作罷。

  而苻融到了20歲的年紀時,就有了宰輔大臣的聲望,長大後美名就更高,受到了朝野的矚目。而苻融還有一項本事那就是明察善斷,對斷案有着很有一套手法。當時,苻融在冀州時,有個老太婆在路上碰到了強盜。包袱裏救急的銀兩就這樣被強盜給搶走了,當時老太婆高喊抓強盜。

  有個年輕小夥立馬衝上前去抓強盜,跑了一段路程後。強盜被抓住了,而強盜爲了擺脫窘境,反而誣賴抓強盜的人強盜,說自己是抓強盜的。所以人們就讓老太婆上前指認,誰知當時天色昏暗,老太婆眼力不好使。沒認清強盜的容貌與着裝,看面前的兩個人都挺像。

  這就讓人犯難了,所以他們就報了官,官差就直接將這三個人帶回衙門候審。而當時苻融剛好來到冀州巡查,聽到了這件事。於是就來到衙門決定親自審理案件,苻融得知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就說:讓他們跑步比賽,讓他們從衙門開始跑到鳳陽門外邊,誰慢誰就是賊。

  結果他成功地抓到了賊,就是那個跑得慢的人。當人們問他這樣爲何可以抓到賊時,他說畢竟強盜在搶完東西的時候是先跑出一段距離的,而那個抓賊的人是後來才跑的。

  最後還是能趕上強盜,這說明抓賊的人腳力肯定比賊好,因此跑得就比賊快。而且賊在犯事之後,心靈是很脆弱的,所以根本就不能全身心投入賽事當中。從此,人們只有有什麼難解的案件,都會請求苻融幫忙,而苻融也樂意效勞。

  注:圖片來源於網絡,與本文和本人無關,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