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犯罪其实涵盖了心理活动,所以犯罪就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当一个人犯罪的时候,他的心理肯定是会发生变化的。比如当一个人偷了人家的东西时,他的心理自然是很害怕的。他无时不刻不在畏畏缩缩着,害怕着被别人给揪出来。

  所以眼睛总是不敢看,心跳会加速,而且手脚可能也会发抖。当被对簿公堂的时候,这个小偷很容易露出马脚,从而被识破,最后就被绳之以法。因此,在破案的过程中,只要分析作案者的心理,就能得出谁是作案者的结论。

  而历史上的一些神探,他们大多数就是利用人们的犯罪心理来作为突破口。比如唐朝的神探狄仁杰,他就是利用了这一点。而后对万事万物进行了顺藤摸爪,最后成功地将犯罪团伙给打败,将他们统统绳之以法。所以狄仁杰就成了一代神探,美名远扬,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一大英雄。

  还有北宋年间的包青天包拯,他也是根据人们的犯罪心理来推断案件。也就是因为这样,所以包拯在面对棘手的案件时。总是能通过模糊的线索,摸索出最后的源头,从而破获了案件,堪称奇迹。

  今天呢,小编就给大家说说南北朝时期的一位将军断案的故事。这位将军就是前秦宣昭帝苻坚的弟弟苻融,苻融打小的时候就聪慧过人,长大之后身材修长,相貌清俊。而且他还是个不好争名斗利之人,当时他的伯父前秦景明帝苻健想封他为安乐王的时候。他再三推辞,最后他的伯父没办法,只好作罢。

  而苻融到了20岁的年纪时,就有了宰辅大臣的声望,长大后美名就更高,受到了朝野的瞩目。而苻融还有一项本事那就是明察善断,对断案有着很有一套手法。当时,苻融在冀州时,有个老太婆在路上碰到了强盗。包袱里救急的银两就这样被强盗给抢走了,当时老太婆高喊抓强盗。

  有个年轻小伙立马冲上前去抓强盗,跑了一段路程后。强盗被抓住了,而强盗为了摆脱窘境,反而诬赖抓强盗的人强盗,说自己是抓强盗的。所以人们就让老太婆上前指认,谁知当时天色昏暗,老太婆眼力不好使。没认清强盗的容貌与着装,看面前的两个人都挺像。

  这就让人犯难了,所以他们就报了官,官差就直接将这三个人带回衙门候审。而当时苻融刚好来到冀州巡查,听到了这件事。于是就来到衙门决定亲自审理案件,苻融得知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就说:让他们跑步比赛,让他们从衙门开始跑到凤阳门外边,谁慢谁就是贼。

  结果他成功地抓到了贼,就是那个跑得慢的人。当人们问他这样为何可以抓到贼时,他说毕竟强盗在抢完东西的时候是先跑出一段距离的,而那个抓贼的人是后来才跑的。

  最后还是能赶上强盗,这说明抓贼的人脚力肯定比贼好,因此跑得就比贼快。而且贼在犯事之后,心灵是很脆弱的,所以根本就不能全身心投入赛事当中。从此,人们只有有什么难解的案件,都会请求苻融帮忙,而苻融也乐意效劳。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本文和本人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