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圓滑是種處世方法,表示做事模稜兩可敷衍塞責,比喻有的人精明老練玲瓏耍滑,處事圓滑的人一般都通曉人情世故,往往在人情交際的場合比較得利,不過做事就得分清是非曲折,一味地沒有底線、沒有原則,只有苟且耍滑,就變成了老奸巨猾,只會溜須拍馬而成附庸風雅。

在勢利紛雜的社會,有人認為圓滑就是會說話,把勢利當成才華。自以為是聰明,可恰恰是聰明反被聰明誤,自作聰明那隻不過是自欺、欺人、被人欺而已。人都是自騙,然後騙人,最後被人騙。人不自騙,別人也很難騙得了你。題目所講的圓滑曲折能有好結果,不知是指那一個,和珅到是圓滑,善於插科打諢奉承巴結,討好諂媚乾隆皇帝一輩子,最後的結果也不過是御賜留全屍,這難道也是善終的結果?

中庸有句話: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講述了以誠為本的重要性,由秉性真誠而明悟了正理,就叫作天性;由明白正理而內心真誠,這叫作教化。真誠就會明白道理,明白道理就會真誠。 真誠是人在社會的參照。真誠是人道運行的法則。只有為人真誠才可以說是一個真真正正的人,也才能夠得到人生的智慧,從而擁有成功的人生。真誠、誠實、誠信是最根本的道德原則,是達到中庸的境界的基礎,而中庸之道又是人生成功的途徑。在工作中不弄虛作假、不偷奸耍滑、不陽奉陰違。凡是以真誠相待,忠言逆耳利於行,批評也許暫時會讓人誤會,然而最終還是會得到理解的。心中有你,雖會遷就你,但不會縱容你。

包拯是鐵面無私的清官,是清官就懂得歷史擔當和踐行使命,明白保境安民、除暴安良就是自己的責任,清官本身也是奉公守法清正耿直的人,是嚴於律己而寬以待人和顧全大局的人,包拯就是廉潔公正、立朝剛毅,不附權貴的人,且是高風亮節、遠見卓識、決斷英明的人。

包拯的《明志詩》: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干終成棟,精鋼不作鉤。倉充鼠雀喜,草盡狐兔愁。 史冊有遺訓,無貽來者羞。


在民間,包拯被稱為,包青天,青天就是代表朗朗乾坤,可以明察秋毫,同察細微,作為官員,他被稱作青天,寓意像青天一樣,執法如山,斷案公平,更是百姓的希望。他們將這樣的好官比為青天。而包拯正是如此的好官,又因他姓包,更被百姓譽為,包青天。

而朝廷又任包拯權知開封府,包拯在開封府為官期間,不怕權勢,凡是告狀的,都可以直接見官,直接陳述案情,當時的貴族宦官們對他都很害怕,而百姓對他的愛戴有增無減。親切的稱他為,包特製。開封府還廣泛流傳這樣的話,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因為鐵面無私,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善終的理由,青天的秉性, 受人傳頌,如此清官,朝廷又怎會輕易定罪!??????


謝謝邀請回答!

歷史上的清官大都不能安安穩穩的善終,但卻有一位得罪皇帝,竟然還能步步高升,此人是誰呢?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包青天—包拯,下面我就來說說他在宋朝當官的那些事。

包拯的為官之路

包拯是廬州人,生於公元999年,其父生前為虞部員外郎,從小家境殷實。包拯雖然生在官宦之家,卻沒有官二代的紈絝習氣。

包拯28歲時考中進士,後來被朝廷任命為建昌縣令。包拯從一名七品芝麻官做起,歷任知府、監察御史、三司戶部判官、轉運使,直到任職三司使、樞密副使。

包拯為官清廉,鐵面無私

包拯任端州知府時,由於端州這個地方盛產貢品端硯,歷任知府為了升官發財,不惜加重百姓的負擔,在朝廷規定的端硯數量上,增加數十倍的產量,並從百姓手中強取豪奪,導致百姓們哭不堪言。

包拯一上任,就立即廢除了這個陋規,只按傳統規定的數目生產端硯,而且他當眾表態,自己在任期間絕不拿走一方端硯。三年厚,包拯任滿調離時,兌現了自己的諾言,「歲滿不持一硯歸」,由從包拯為官清廉的事迹,轟動一時,傳為佳話。

包拯雖為朝廷大員,但卻非常儉僕, 吃穿用度與常人無疑,一律青衣布鞋。

包拯出任廬州知府時,因廬州是他的家鄉,其族人仗勢欺人,為非作歹,魚肉相鄰,幹了不少壞事。包拯不顧私情,特地將他一個犯了法的親戚抓來,重大四十大板。至此以後,無論親朋好友無不遵紀守法,不敢在胡作非為。

包拯在開封府任職期間,大力改革了當時的訴訟制度,讓百姓直接可以將訴狀交給知府,不但減少了繁冗的工作環節也杜絕了府吏向百姓索賄的機會,讓百姓的冤屈得以申張。

包拯曾多次向仁宗諫言,有時候甚至讓皇下不來台,但每次皇帝都沒有怪罪於他,反而每次都能接受包拯的建議。

包拯善始善終

包拯鐵面無私,既多次得罪皇帝,又多次得罪同僚,可他竟然還能得善終,說明了宋朝年間的的政治生態非常好,特別是宋仁宗時期。所以說包拯能得善終,是因為他遇上了一個賢明之君,一個愛民如子的皇帝。

以上是小二的個人觀點,如有不當之處,還請各位在評論區予以指導,喜歡的請點贊哦,謝謝各位的閱讀


這個問題我們分五個因素來解開。

一是仁宗是真仁,這個仁是他的保命符,等會會講到!

二是利益,利益又分錢財利益和政治野心,包拯在錢財上沒追求,不稀罕,就如同雍正時的李衛一樣,在政治上也不偏激更沒野心,又不結黨!

三是軍事,軍事本和利益掛鉤,但又有所區別,這時期主要是西夏用兵,但他都不染指。

四是沒有野心,眾樂樂不如獨樂樂,所以一條忌諱不犯,在仁宗立嗣問題上很圓滑,可見他情商之高。不觸碰任何人利益,口水只噴仁宗,也只得罪仁宗一人,而仁宗又保他,為什麼我說仁宗保他?因為仁宗要私用外戚,而包拯死活不肯,必然就會得罪貴妃她們一黨,所以仁宗保他,她們就不敢動包拯。

五,真實的包拯沒那麼傳奇,白面書生一個,最有名的是牛舌案,但他開創了大堂審案直接面對被告和原告,所以在民間老百姓中威望很高,但他在政治上的能力,連歐陽修十分之一的功績都沒,六十多歲才做到三品,一共活了64歲,在那個時代也算長壽了,終其只是一小人物罷了,所以沒人會去整他!

總結,真實的包拯情商之高可媲美抗倭名將戚繼光!但他比戚繼光幸運,因為仁宗是真仁!

我是海派筆墨,喜歡探討真實的中國文化和歷史!


這是個極具媚力的問題,看了史記從中有一個大人物的生命軌跡令人悲怒,那就是當年威鎮天下的大將軍,魏其候竇櫻了,他平定七國之亂有功與國家和民族,他是太皇太后的本家,功勛卓越,位高權重,但他的為人是剛正不阿,直言不諱,妒惡如仇,不懂權謀平衡術,快言直語,在老太后歸天后,為奸惡小人劉徹之舅田坋所畔,犯了兵家大忌,不懂圓滑低調作人作事,其部將灌夫在丞相家宴時,酒多漫罵無理,被王皇后和田坋污告而下大牢,命送皇泉,也連累了,大將軍大司馬竇櫻大人,大將軍臨死前言,老夫平生一世光明正大,妒惡如仇,不會左右逢源,紅黑相溶,才害了自己,可見天下大義,國家事百姓事,皆應你好我好全都好,紅與黑,白與綠,天下自有公論,萬不可向竇櫻老大人一樣被奸寧小人而算計了,多學學東方塑滑稽可愛,不偏不倚,不直不歪,圓滑有度安享晚年。


謝謝悟空邀請!

「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辯忠奸」!電視劇《包青天》中的包拯剛正不阿,清廉無私,帶著公孫策、展昭等手下坐鎮開封府,屢斷大案,就是古代的福爾摩斯!

但這畢竟是包拯的藝術形象,歷史上的包拯跟這還是有不少的出入的。歷史上的包拯從一個小知縣做起,最高做到樞密副史。1062年,包拯在樞密副史任上病逝,終年64歲。

包拯擅長斷案,他在做知縣的時候,有一農民家的牛舌頭被人割了去,農民又心疼又氣憤,慌忙去報官。包拯分析罪犯只是割了牛舌頭而沒有把牛殺掉,肯定不是圖財,而是和農民又過節,想要尋機報復。所以他讓農民把牛殺了,在集市上賣牛肉。為什麼呢?原來北宋時期,牛是耕地用的,殺牛是犯法的,若割牛舌的人看到農民殺牛,必然前來告狀。果不其然,很快就有一個無賴來告農民,說他違法殺牛,包拯趁勢嚴審無賴,案件得以告破。

其實包拯斷的多是這種小案,但是因為他善斷案,且又權知開封府一段時間,期間他不畏權勢,拆了許多達官貴人在惠民河上建的花園、水榭,使河水暢通,惠民河的水患得以解決。所以人們就以他做開封府尹為背景,塑造了一個不畏權勢,偵破許多大案的清官形象。雖然電視劇中他的事迹大部分都是假的,但其清廉、直諫、剛正不阿的品性卻是真的。史書記載被包拯彈劾的官員高達三十多位,外戚張堯佐一人被他彈劾過三次,甚至面聖直諫時把唾沫星子都濺到宋仁宗的臉上了(求宋仁宗的心理陰影面積)。如此剛正、不留情面的人,肯定得罪過不少人,那麼他為什麼能善終呢?我分析大概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包拯生活的北宋文臣的地位非常高。

北宋自開國以來一直都是重文輕武,以文制武是北宋的國策(也是導致北宋被遼欺負的一個重要原因)。開國皇帝趙匡胤生前曾立下三條遺訓,其中一條就是「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之」,北宋政府也號稱要「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可以說北宋是中國古代史上文臣地位最高的朝代。在這麼好的政治環境下,包拯雖直言善諫,卻並不會被當權者厭棄,反而如果是明君還會對他禮遇有加。

第二,包拯以冷麵著稱,不參於任何黨派鬥爭。

北宋的朝堂貪污腐敗、拉幫結派的事情太多了。包拯兩袖清風,公正守身, 對這些黨派不靠攏,也不得罪,使他免於成為黨派鬥爭的犧牲品,而他的這種態度也是皇帝喜聞樂見的。

第三,包拯名聲在外。

包拯於1027年中進士,卻在1037年才正式出仕為官,為什麼呢?孝順父母去了!他中進去後,念及父母年邁,辭掉朝廷綬於的官職,侍奉父母。父母親去逝後又守孝期滿,才去當官。包拯用十年時間孝順父母,孝名遠揚。當官後其清廉、剛正的的名聲也是廣為傳播,因為他不畏權勢彈劾不法,當時社會上甚至出現了「包彈」一詞,可見其名聲有多響。雖然包拯的直諫得罪不少大臣,也數次得罪皇帝,卻沒有人敢逆民意為難他。

第四,職責所在。

包拯彈劾人、得罪人最多的時候是他任監察御史和知諫院的時候,他當的就是諫官,進諫皇帝、彈劾不法官員是他的職責。這麼負責的官員,雖然冒犯過皇帝,皇帝應該也不會討厭。從包拯死後,宋仁宗親自去悼唁來看,他是很受皇帝尊重的。


鐵面無私的包拯,黑臉月牙,手拿尚方寶劍,身邊張龍趙虎馬漢王朝,堂前狗頭鍘,替百姓申冤,專殺貪官,朝廷忠臣,被後世稱為「包青天」,但真實的包拯與影視劇表現截然不同。

包拯,999-1062年,合肥人,進士出身,以建昌知縣入仕,官至樞密副使,圖為包拯畫像。

宋朝的官職非常複雜、人數臃腫、結構複雜,而包拯也擔任過十幾個職位,最讓大家熟知的是開封府尹,這是個正三品官,後來終於做到了從二品樞密副使,但沒幾個月就病死了,所以包拯縱其一生就是個三品官,死後賞了個從二品的禮部尚書。而歷史上的包拯拿手的不是斷案,而是上奏進諫,誰都能彈劾,偶爾還會跟宋仁宗鬥鬥嘴,是位典型的諍臣。

位於合肥的包拯墓,包拯家族成員均葬於此,現有修建包公墓園。

這讓我想起了同類型人物,唐朝的魏徵,明朝的海瑞。魏徵雖是唐朝宰相,要知道唐代同朝的宰相有好多個,三省六部的長官都是宰相,三品官就能當宰相,而魏徵就是正三品門下省侍中,後來快死才賞了個從二品的光祿大夫,死後封了司空、都督等一堆虛職;而明朝的海瑞,更只是個四品的右僉都御史,死後賞了個太子太保。

全國有多處包公祠,唯有廣東肇慶包公祠最為悠久,當年包拯在端州任父母官後,百姓修建,保存了幾百年,遺憾的是毀於文化革大命時期,現為重修包公祠。

所以唐朝的魏徵,明朝的海瑞,宋朝的包拯都是統治者手中的工具,用這類人樹立一個道德典範,來告訴天下百姓,皇帝是如何禮賢下士,而包拯一直被宋仁宗護著,不管包拯如何上奏,宋仁宗都很有耐心,包拯有了名氣後更是上串下跳,但到底就是個三品官,宋仁宗手中用熟了一顆棋子而已。


俗話說伴君如伴虎,扶佐皇帝是一個有很大風險的差事,如果不了解主子的心情和想法亂放炮觸怒龍顏後果會非常嚴重,所以,古代剛正不阿,敢於直顏勸諫的大臣少之又少,包拯能夠落得善終全身而退更是一個奇蹟。包拯(999一1062)進士出身,從縣令做起一直做到中央監察御史,御史中拯,御史諫官和財致官員等,後來做到龍圖閣直士,因此,世稱包龍圖。包拯為官二十多年,大部時間是擔任御史監察之類官職,主要是監察百官。他廉潔奉公,不畏權貴,鐵面無私,英明決斷,敢於為民請命。在民間威望很高,被稱作"包青天"有一次包拯和言官們反對宋仁宗趙楨提撥張愛妃的伯父張堯佐的官職拒理力爭,唾沫星子崩到了宋仁宗臉上,宋仁宗用袍袖擦拭並沒有怪罪他,若是在明清兩朝一定是大不敬的罪名給咔嚓了。後來宋仁宗想安排張堯左為節度使,包公等人還是反對。宋仁宗不耐凡的說:「節度使不過是一個粗官。」包拯立刻反駁說:"太祖也做過節度使!」宋仁宗無言以對只得做罷。包拯的故事經元明清幾代戲曲小說的渲染,逐漸被神話,真實的包拯象唐太宗時名相魏微一樣直顏勸諫剛正不阿的名臣,但包拯結局好多了,嘉佑七年(1062年)倉拯病逝,享年63歲。被宋仁宗追贈為禮部尚書。包拯這樣敢於直顏勸諫,觸龍麟的名臣能夠善終全身而退,主要是兩個原因決定的。一,北宋的政治環境比較寬鬆,言論有一定自由。宋太祖當上皇帝後相約與文人共天下,整個宋代只有太學生陳升上書抗金被殺,是一個特例,此外沒殺過一個文人。二,包拯遇到一個名主。宋仁宗趙頑當了四十多年皇帝,比較賢明,對臣子比較寬待,讓百姓休養生息。知人善任,他手下名臣輩出是個"守成賢主。"。所以,職場不易,遇到一個通情達理的上司很重要。


包拯廉潔公正,鐵面無私,得罪那麼多權貴重臣為什麼得於善終?這是因為有國朝第一仁君,千古一仁宋仁宗趙禎。

包拯是北宋名臣,在仁宋繼位五年天聖五年進士及第,歷任各級文武官職,因曾任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故稱包待制、包龍圖。他不畏權貴,立朝剛毅,又敢替百姓申冤,又有包青天之名。

他這樣的除奸無數,難免會惹來小人報復,可是包拯為什麼能常常保全自身,不受小人加害?這跟他的清正廉潔是分不開的,上至天子下到萬民都認可這一點。也正因為他公正無私,堅持自己的底線才不被小人侵擾。

自身廉潔的官員有不少,被害也不少,但為什麼包拯能有福分?這離不開仁宗的愛護支持。仁宗愛妃想讓娘家人出任宣徽使一職,可包拯極力反對,「中丞向前說話,真唾帝面」,一個人被別人把唾沫噴到臉上,有幾人能不生氣,不憤怒更可況是皇帝。可仁宗做到了,受了委屈只是回到內宮舉袖拭面,對包拯也是一如既往。

包拯有他的廉潔無私,仁宗有他的寬厚仁慈,一君一臣,一個盛世明帝一個忠臣清官,只有這樣君臣相得的明君賢臣才造就了包拯的青名,才有了包拯善終的結局。


封建年代犯顏直諫,不懂圓滑變通的確很容易被貶官罷黜或流放荒蠻邊地,甚至被殺被剮都很常見。但是除了有的皇帝變態偏激,以作賤大臣為取樂之外,真正能讓君王感到排斥或動起殺心的,無外乎大臣的行為言論侵犯到了皇家切身利益和統制基礎。

比如皇帝的子嗣繼承問題,朋黨勾結的嫌疑,對外抗戰還是和議的矛盾,針對統制階層傳統價值觀的悖逆,個人的威望或財富高到蓋主的程度,歷來在諸如此類問題上身陷牢獄或殞命的不計其數。同樣,為什麼包拯剛正不阿,有時直諫不圓滑兩可,最後卻沒有受到皇帝罷黜而善終,顯然他並沒有涉及到如上所說的利益核心。

包拯做官之後從來不和其他官員私信往來,也不私下拜會大臣或地方官,在他身邊結成幫派更是無從談起。對慶曆新政不盲從,也不是革新派的成員,但在新政停止後,還選擇有成效的措施建議朝廷繼續執行。仁宗期間,對外只和西夏時戰時和,包拯的主要工作在國家稅收財務和司法監察系統,戰爭事務和他關聯並不大,他也不會對戰事發表主觀論點。

關於皇帝敏感的繼承人問題,包拯倒是和仁宗有過一番的話。但是包拯在這方面分寸感掌握得當的,仁宗請教立誰為太子,包拯明確答覆,作為大臣有義務勸久不立儲的君王考慮太子問題為國家著想,但至於立誰,是皇帝自己應該考慮的,臣子過多干預要麼是居心不良,要麼是皇帝故意試探臣子的私心,自己並沒有兒女(有,包拯此時不知道),和皇帝討論立儲的事也不是為了替子孫謀福,仁宗深以為是。包拯的這番話有理有節,你能說他只會耿直不懂得變通么。

包拯的故事和形象絕大多數來自民間評話和舞台演繹,鼎鼎大名的開封府尹他才幹了一年半,處理的也都是些民事案件。他的顯赫威名,包括無以復加的地位是後來人的逐漸加冕,仁宗朝當時滿朝君子,包拯只是其中之一而已,不會有類似盛名壓主的事。

雖然京官不好當,因為其中辦案會牽連到皇親國戚,包拯能在任上博得廣泛美名,這一點就必須提到問題的另一方面,就是宋仁宗是一位崇文禮儒,寬和大度的君王。包拯的公正廉明,鐵面無私,仁宗朝的君子成風,都離不開仁宗皇帝的豁達仁政,畢竟那時是人治社會,是不可否定的。

比如仁宗的寵妃張氏幾次三番希望皇帝能遷升自己伯父張堯佐的官,仁宗想矇混過關,但包拯作為台諫官死纏爛打就是不讓通過。君臣二人,言辭激動,包拯唾沫星子都噴到了仁宗臉上,最後仁宗服軟,答應今後不再任意起用外戚。

所以某種程度上講,沒有包括包拯在內的一批賢臣君子,也成就不了仁宗這位君王的治世,但沒有仁宗,可能就沒有包拯或類似他那樣的人濟濟一堂,即使「包拯們」能床簀死,也少不了顛沛流離命運多舛。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