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城,位于九龙半岛的中北部,北为狮子山脚,南为土瓜湾,东接黄大山,西接九龙塘为一历史悠久的旧区。此乃小弟出生、成长、懂事并学会人情味的地方,由于有了香港人善忘的基因,待了两、三年都没有机会撰写关于对于此地的文章。

 

原本想在此贴出家人在机场搬迁前飞机飞越家上空的照片,可惜照片不见了,唯有利用记忆写下。

 

小弟生于198812月的一个早上,在太子道某医院呱呱落地。人生中头6年都是过著颠沛流离的生活,曾寄人篱下在黄大仙居住数年。及后举家开发大西北但由于当时该地配套不足而且小弟和姐都开始长大所以父母最后决定举家回流我的出生地并开始了18年难忘又安定的生活,并见证著97沦陷和启德机场的搬迁。

 

1994年的某天,全家人搬著大箱小箱的物件离开大西北的旧居前往小弟的出生地。后来便在此安定下来并在此长大、懂事并度过了小学和初中的岁月直至近年小弟前往英帝国升学,都快20年,本身想在18周年或是自己去年生日当天把此文写好,但因为一些原因而遗忘了,希望要写的东西还能记住....

 

读书

 

初搬进此区时,小弟尚未读完幼稚园,但已是最后一年,记得在大西北时代幼稚园实在过得不快,这一年正好给了补偿,揭开了在此地快乐生活的序幕。小学时,小学就在我家五分钟路程以内,懒散的我最爱就是在学校够钟前十分钟跑回去。记得小时候同学们大多都是草根阶层并住在学校的附近,有的住公屋;有的住隔离未拆的木屋区;也有的住在板间房,但却无碍小弟和他们打成一片-而当时小弟家有自己的房子也感觉到自己是个十分幸福的人,最爱请他们进我家作客,所以父母大多认识小弟的小学同学-和在英帝国满身铜臭的伪君子相比,他们的确是纯净很多,没有心计,难怪小学老师说:「最真挚的朋友,大多都在小学里。」可惜的是,上中学之后群英散伙,直至近年才与部分重新取得联络,可惜的是大部份人除了小弟基本上已经不在原区居住并有种陌生的感觉。唉,我的人生。

 

对九龙城的印像-食

 

打从启德机场搬迁之前,此地已经为一著名食街,不同菜式餐厅数之不尽-尤以东南亚地区(如越南、泰国)的餐厅最多,记得小弟最喜欢在放学后总爱去贾炳达道兰英那边吃印尼串烧,我总爱吃鸡肉、牛肉串或是猪颈肉串;有时会去隔离的小食店吃鱼蛋,鱼蛋我总会买两串,依希记得两串总会比一串便宜。而贪食的我总会叩三串甚至四串,吃得不亦乐乎。年少时,母亲总爱带我去一间越南餐厅别猪颈肉和香茅烧鸡翼:可惜的是,在我去了英帝国读书后那越南餐馆搬走了。当然,区内选择还有很多,不过却吃不回当年那独特的口味,可惜可惜。除了泰越菜,我也钟爱饮早荼。以前未毕业时回港渡假总会和家人一同前往商场一间开了近20年的酒家叹叉烧包、肠粉等等食物。每次吃完总会害到自己中午吃不下东西,而且由于时差问题吃完后回家总会继续睡....ZZZZZ

 

市容

 

记得有条叫做城南道的街根本就是一个小泰国,里面售卖著不同的泰国货品和的特色熟食,泰国泼水节时该条街也会与民同乐,场面好不热闹。如上面所载,泰国同胞们各自守望相助甚有人情味,街道即使全是泰国商店但却能和该区的其他街道融为一体-与世界各地的唐人街比较,这简直是天堂与地狱-后者是小农基因殖民当地的化身,美其名宣扬自家文化,实质损人利己。但前者不但保留自身文化,并把香港的文化融会贯通,并自成一家。除了泰国人,这区也是潮州人的聚居地,所以亦有很多的潮州打冷档和驰名的礼饼店。可能有些泰国人祖先是潮州人,他们大多都自力更生后代更完全融入社会,也是历代香港人的写照。

 

除此以外,这区其实是个很两极化的地方,也是香港社会的小缩影,它有著大富大贵住别墅的人,也有三餐不继住著板间房的草根阶层。东边旧楼林立(即餐馆集中的地区,接近旧机场);西边就是名校(如喇沙)和豪宅集中的地区,那是继港岛半山之后的另一富豪集中地。在街市周边地区,不难看见富人驱车去买菜或是外佣拉著车子替主子买东西的情景-所以在街市的两边入口都停满了很多名贵房车和身边残旧不堪的楼宇形成了强烈对比;另一方面看见很多执纸皮的公公婆婆或是在街边乞讨的人,也有不少体力劳动者,徐徐把货物卸下运进店铺里面,印证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道理。近年自机场搬走后,楼宇高度限制撤销后高楼豪宅取代了旧有的楼宇使得这城贫富悬殊的味道更重。

 

对我成长影响

 

小弟生于斯,长于斯,绝对可以称自己为九龙城人。在童年虽然没有甚么朋友但是在此成长,令我觉会了甚么叫做人情味:一种对陌生人都可以很友善的感觉,有事时甚至可以伸出援手并互相扶持,可是毕业后回来发觉,这地方只是一个空壳而已。

 

对于这区的转变和人情味不再实在感到惋惜,甚至因此为将来感到悲观。记得小时候在旁边的公园和同龄小孩子们玩耍时总爱很容易埋到堆并且可以继续保持关系。可惜的是,长大后看见小孩子们都不太喜爱去游乐场,大多都只会困在家中玩电脑、智能电话。除此以外,记得有一次和一对夫妇等车,他们不认得路,言谈中我插咀并帮助他们,但眼神中觉得他们很冷漠不像以前那种有人情味的人。令我想:人只能共患难,不能共富贵-没办法,富人就是这样,穷得只有钱;对比穷的时候,虽然生活都成问题但却团结一致并安居乐业。这些年,出入该区的名贵房车有增无减,同样地执纸皮的老人也多了很多,家人常说这就是不努力的后果。但个人认为,这是贫富悬殊带来的后果,在九龙城这地方浮现了;在高楼价下,发展商不断赶绝穷人,虽然自己都算有瓦遮头但看见此情此景,对于这一爱利用相机表达自己的人,这些照片除了表达了我对于这区的感情之外就是对于这倒行逆施的不满。而自得其乐,就是在九龙城这地方学会,因此我不愿与富人为伍,我怕有一天连这宝贵的价值观都会消失了-我就是不喜欢这些满身铜臭的人,这就是我宁愿不要朋友和荣华富贵坚持的原因。

 

九龙城,你永远我的家。生我之家,也是我懂性的地方,多谢你!

 

写于25岁生日的当晚。

 

 

IMG_0826

 

IMG_0835

 

IMG_0922

 

IMG_0906

 

IMG_0870

 

IMG_0860

 

IMG_0867

 

IMG_085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