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施是戰國時期的政治家,在九流十家中,屬於「名家」,以辯者聞名。莊子曾說:「惠施多方,其書五車」,故後世往往用「學富五車」來形容一個人見多識廣、學問廣博。可惜惠施的著述已亡佚,但從《莊子》、《荀子》、《韓非子》、《呂氏春秋》及《說苑》……等零星記載中,也可瞭解到:惠施是個愛譬喻、反應靈敏、富有哲理的思想家,在國際間相當有名氣。

某天,有位賓客告訴梁王說:「惠子善於用譬喻談論事理,大王最好叫他不要打比方,那麼他就沒辦法說了。」梁王說:「好的。」

隔天惠子見梁王,梁王告訴惠施:「希望先生談論事理時,直說就好,不必比喻。」

 惠子沒有回答好與不好,立即提出一個假設,他說:「有一個人從沒看過彈弓,不知道什麼是『彈弓』,便問:『彈弓的形狀像什麼?』我們告訴他:『彈弓的形狀就像彈弓。』這樣陳述,他瞭解嗎?」

梁王說:「不瞭解。」

惠子接著說:「於是我們告訴他:『彈弓的形狀像弓,它是用竹子做弦。』這麼比喻,他可以想像彈弓的形狀嗎?」

 梁王點點頭說:「可以。」

惠子把話題一轉,又說道:「說明一件事情,本來就應該用對方已知的事物,去講解比喻對方所未知的事物,如此一來,對方才能瞭解。現在大王說不能用比喻,怎麼行呢?」

梁王根本無法反駁惠子的理論,只好說:「先生說得真好﹗」

從這則小故事中,就可領略到惠施的邏輯思維強、很會說故事、很會打比方。能一開始就掌握主控權,所設的議題讓梁王根本無法「唱反調」,最後梁王只好服了惠子、學問廣博。。今日如果有人像惠施一樣的口才(心術得正派),遇到重大議題需解釋清楚時,就可以通暢無阻,如此, 立法院便不用時時上演吵架、搶麥克風、丟水球的戲碼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