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紫砂壺中、大品居多?不見得吧!現代的紫砂工藝大師幾乎都有做小品壺,而且數量還不少。其中比較有名的有呂堯臣的容天壺。

古代的名家小品壺呢?那就更多了,比如思亭、文旦、君德等等,較為知名的有藏於香港茶具文物館明代邵亨裕製作的圓珠壺。

如果真的有人認為名家紫砂壺中、大品居多,我想大概是因為中、大品紫砂壺容易仿製,而他們見到的所謂名家紫砂壺都是仿製品。

其實我對小品壺就情有獨鍾,曬幾張照片和壺友們分享分享:

今天的問答就聊到這裡吧,謝謝今日頭條。喜歡的壺友可以關注我。


紫砂壺中、大品居多是不爭的事實存在,您可千萬不要奇思「紫砂壺是論斤稱的」,也千萬不要妙想「大品壺比小品壺好做」,更不要誤以為「奇大為尊」,究其因緣不外有三:其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對於紫砂匠人來說,利其的「器」首先指的並非制壺所需工具,而是對紫砂泥的泥性隨心把控的能力:言及此,不得不讓我們深思為何傳世朱泥紫砂壺大器希夷的本因,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朱泥天然黏土質成分富含,泥性至極所致燒結成器太過不易;不是我不想大,實力不允許啊!能做的匠人原本就少,能做而又願意做的匠人就更少了,成器存世量基數小,不為所聞、不為所見也就不足為奇了。其二、茶欲盡其性,必先適其器:

紫砂壺成為品茗利器離不開「改團為散」的茶事變革:緊條散茶泡品讓紫砂壺在眾多茶器中脫穎而出,尤其是當具有後轉化效用的黑茶類屬茶品成為泡品的主流,參香陳韻茶性對茶器高持溫性激發效能的高要求,更使得赤鐵礦相對偏重的紫泥類屬的紫砂壺,之如黃龍山龍血砂、黃龍山鐵星土、黃龍山紫茄泥成為茶人追捧的佼佼者;茶人慾盡其茶性,熱容也為其所慮:試想二百毫升左右小品壺與五百毫升大品壺,何擇其優?先不說泡茶葉展極盡茶性釋放之所需,也不說品佳茗三五好友眾樂樂,量之所備。其三、賞欲盡其美,必大而悅目:

如果從目賞把玩紫砂壺漿色沁染如玉,光色變移步換影之美的角度出發,自不必說,當以三四百毫升以上至六七百毫升以下的中、大品最為適宜;不為逞口舌之辯,只需大品、小品擺賞於架幾之上、撫玩與掌股之間自會有斷論,這是人體生理所需決定的,而非臆測。

@紫砂泥的傳人:

紫砂壺是在上手實踐賞玩過程中的漸進認知、感悟:小品也好,大品也罷,也不過是賞鑒的滄海一粟,冰山一角。有所思,有所感:以人為本,以壺為源,器為所美、壺為所用是為道!


大品首先是大,需要多花時間和功夫製作。其次砂料成本增加,再其次我們中國人就喜歡買大不買小,心理上感覺大的比較值!所以做的人盡量往大的做 價格賣的好!


中大品好!如果論實用性,中小品紫砂壺實用性強。若論收藏、送禮,肯定是大品紫砂壺好了,小有小的精緻,但是大有大的氣勢,那種氣勢是與生俱來的,收藏級的壺也不要講實用性,更多的 是造型藝術,和名人價值。所以名家做的壺一般都是中大品居多,去拍賣場上看看,主要也是大品紫砂壺。


是啊,名家做的壺的確中大品為多,我也有此疑問。大概中大品的壺,目前由於多種原因,機制、灌漿、拉坯的不容易做吧。不知道想得對不對,希望看到行家的解答。


大品是廣告實用品還是把壺多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