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風尚使然。上有所好,下有所興。

曹魏之時,曹操酷愛書法,常與韋誕,鍾繇談論書法。鍾繇在中國書法史上的地位自不必說。與王羲之並稱鐘王。官至太傅。是曹魏時期書法的象徵。讀過《三國演義》的人,對鍾會,衛瓘二人不會陌生。鍾會為鍾繇之子。鍾會也是三國時期的著名書法家。衛氏家族對魏晉書法的影響巨大,衛凱,魏尚書僕射,善草書,子衛瓘,魏滅入晉,官至太保。得張芝草法。衛瓘子衛恆,也是當時的大書家。衛恆的侄女衛爍,便是大名鼎鼎的衛夫人。衛夫人之所以名垂千古,便是她教導出來了一個萬世書聖王羲之。師以徒貴!

從三國至東晉滅亡,前後二百來年的時間裡,安定的年代只有三十多年。西晉八王之亂,直接導致了西晉的滅亡。之後,司馬睿在王導,王曠的建議下,南渡建康,建立東晉。王導,是王羲之的叔父,王曠,是王羲之的父親。王氏家族在東晉十分顯赫。「王與馬,共天下」,就是王家在東晉時期的寫照。王家與衛家為表親,都有善書的傳統。當時,士以不工書為恥。家學的淵源與師傳,能書之人輩出。王羲之妻子的郗氏家族,至交謝安謝氏家族,庾氏家族,在當時都是書法的世傳名家。在相互的書信往來中,都以自己的書諫被對方收藏為榮。

王獻之經常用心書寫給謝安,對身邊的人說,這封信丞相一定會存留。每次謝安都在他的書信背後寫回信。為此王獻之感到非常遺憾。在崇尚書法的年代的,並不以亂世或是治世來決定。大家都把寫好字當作一件榮耀的事看待,人人都會努力的去寫。

現代的安定,是前所未有的。但書法家崇尚的書風是古拙,要想獲得認可,就得迎合評委的口味。假如評委喜歡魏晉風度,魏晉風格的書作便會流行天下。書風的流行,其實只是在於當時倡導的少數人身上。你寫的如他們的意,便能從中獲益。即便古代,也是一樣的。


在回答問題之前,先簡單了解下那段歷史時期的書法史。

魏晉書法,從漢末到西晉,出現了很多的書法人物。索靖是東漢末年草聖張芝的姐姐的孫子,學張芝。鍾繇是三國魏國人。陸機是西晉人。

這一時期在各種書體上都有探索,如草書(章草),行書,如隸書向楷書的轉變,等等都在這一時期。 索靖與陸機死的那一年,是公元303年。

這一年,王羲之出生了。隨後以二王為代表,書法出現了空前繁榮。公元493年,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北魏崇尚佛教,佛教往往喜歡造像,而且他們也不管什麼曹魏時定下的禁碑令,短短三十多年在以洛陽為中心的一片地區,刻了無數的碑文,被稱為魏碑。此時南方鼎盛時期已經過去了,再無風流人物,北方碑刻書法興起,被稱魏碑。

為什麼魏晉時期書法會達到如此高度呢?

首先,從漢到西晉,隸、草、行各種書體都已經有了一定的發展,筆法上有了豐富的儲備。

其次,晉室南渡,隨遷到江南(以南京為中心)的都是名門望族,經濟上富裕,文化上才有更高的追求。

再次,魏晉時期長年戰亂,很多騷人墨客居無定所,回歸田園,歸隱山林,融入自然。在山水田園的自然壞境熏陶下,騷人墨客們飲酒賦詩,感悟人生,藝術上得到了解放,天馬行空,創作出了很多流傳至今的經典作品。竹林七賢,有雪夜訪戴的王公子,田園詩人陶淵明,山水詩人謝靈運,畫聖顧愷之等都出現在那個時期。

(如有不對之處,請大家補充、斧正!)


魏晉南北朝雖然是一個亂世時代,但其書法藝術卻得益於同時期社會文化的環境的滋養。

首先,從政治上看,那時的世家大族是一個特權階級,有從事藝術的優越條件,由於處於有閑階層,所以有大量的時間,精力和物質基礎去從事書法藝術創作。如我們所熟知的王羲之,出身於名門望族,官至右將軍。

並且在魏晉,要想躋身於名士階層,書法也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技藝。並且隨著玄學的興起,文人在藝術方面的修養,才情,直接影響著他們的仕途。

其次,從社會風氣上看。從魏晉到南北朝時期,雖然戰亂頻繁,時代更迭迅速,但是人們崇尚文藝的社會風氣沒有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大量上層書家湧現,與此同時,平民想要躋身上層社會,更要注重在文藝方面的修養,書法就是其中一個重要方面。

再次,魏晉時期,佛教開始盛行,那時還沒有印刷術,所以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抄經開始盛行,抄經對當事人來說是一件極為嚴肅的事情,對字體的要求也很嚴格,由於佛教傳播範圍的擴大,對抄經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以至於抄經成為一種職業,從事抄經的「善書」之人也越來越多,這無疑也推動了當時書法藝術的藝術迅速發展。

最後,魏晉南北朝時期雖逢亂世,但當時社會對文教卻極為重視,特別是書法教育,更是受到了普遍的重視,甚至把書法列為童子業的必修課。

由此可知,魏晉雖亂世,但卻是我國書法藝術取得高度成就的時期,並湧現出一大批優秀書法名家。


首先和當時的文化氣氛有關。書法從秦朝的小篆到漢朝的隸書,到為魏晉時期的魏碑。總的來說是字形從複雜到簡單的一個發展過程。魏晉時期,書法的理論研究也趨於成熟。再加上古人從小寫字一直用的是毛筆。在此基礎上,參與書法藝術的人數越來越多。特別是到了晉代名人雅士非常多。也有很多的聚會。大家在相互交流時,包括書信的書寫,都用毛筆字來寫。而書法水平作為一種門面備受關注。

其次就是當時的大的政治環境相對穩定,特別是晉朝,大多數的鬥爭都是宮廷內鬥。政治權力之間的鬥爭。基本上沒有涉及到全國範圍的大的戰爭。所以普通老百姓所感受到的生活基本上還是穩定的。這種基本穩定的生活,促使人們對於文化的需要有一定的層次。

第三就是書法自身的藝術特點。是書法本身廣為流傳的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書法藝術起點很低。要求條件也非常少,有基本的筆墨紙硯即可開展工作。這個特點導致參與書法藝術的人數。在量上達到了很大的一種優勢。

第四就是個人的天資與努力,王羲之從小就表現出在書法方面有非同尋常的鐵粉,再加上家庭背景非常好,所處的教育環境,教育程度也非常高。

第五就是時間的優勢,因為王羲之成名比較早。我們祖國傳統文化裡面普遍有尊古的一種文化趨勢。比如在物理學裡面牛頓雖然不懂的量子力學,但是他在經典力學的貢獻主奠定了的在物理學裡面的地位。

總之,任何一種現象的存在,總是有很多的因素在起作用。任何一種解釋,也只能幫助我們去了解事實,但是不可能全部囊括其中的奧妙。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也是不好準確回答的問題。

簡言之,這是歷史的必然,是時代的產物。不出王羲之,也要出李羲之。

往細處說,原因在方方面面。主要有,書體發展至此五體皆備,鬆散的思想統治,使社會瀰漫著自由的空氣,創新突破成為常態,中和之社會審美成為主流,書法成為表現讀書人才情逸致的主要舞台,這一切,都孕育著晉代必然成為書法的輝煌時代。

當然,深究下去,將是一篇大文章。留給行家來完成吧。


亂世與順世,但文化沒有亂,所以我認為書法的傳承是中華兒女的根本。


書聖是有,多年來爭論從未停,關於王羲之和其它書家。時代特徵皆有人,有事有物,說魏晉是放在書法發展史上地位,方有此說。未必所有人都認可!


亂世造「英雄」,天時地利人和。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