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的光曝在你身上,重逢就是一间暗室」

【路边野餐】琳瑯满目的诗篇占据了整部电影一半以上,我唯一记得最清楚的还是这一句,也许开场那老乃乃远望夜空,一只狗走过烧得正旺的火炉,墙壁却挂著诊所两字,郁郁的大夫走回自己地下的一片天地,宛如【地下社会】的魔幻场景,背地里原来是个诗人,然而就像那高挂在房里那盏不亮的闪灯,他的过去也许辉煌但不可知,恫吓弟弟儿子卫卫的野人传说则如影随形,一旁火车呼啸而过的投影,逐渐占满整个画面,仿佛在电影里,一切都将幻化为真。

如同【山河故人】很久才带出的片名,【路边野餐】不同于前者是交代过去的引子功能,当镜头最后停在洞口,主角在微弱的灯光下看著后视镜,真正看见了当下的自己,随后人车离去,片名浮现,一直以来我对电影的洞穴寓言暗示,在此刻似乎已经明朗「当我的光曝在你身上,重逢就是一间暗室」走出洞穴,主人翁的真正故事才要展开。

如同长久以来摆脱不掉的宿命,地下电影就是影像行动,导演投射电影,电影加诸在片里的主人翁上,而那套方法总归是唯心的公路之旅,寻找的事物往往是自己本身,这是和西方向外延伸截然不同的内敛传统,对于【路边野餐】那四十分钟的长镜头,令我触动的并非是那不间断,时时刻刻单一路线,往往居多时候呈现跟拍拉背,如鬼魂般跟随的模式,是陈升和成年后的卫卫一来一往,彼此交错的真实时间及情绪。

陈升在货车上听到的儿歌,让之后遇见已故太太的他,主动的为她哼起了儿歌,摊在众目睽睽的广场面目下的陈升,让我想起【小武】最后结尾,小武无能为力的蹲坐在地,接受现实的惩罚,陈升却能突破现实不开口唱歌的本性,在过世太太的面前实现有所改变,这场戏透过陈升发自内心的忏情歌,似乎也触动到著拉了卫卫和对其爱理不理的女子,女子终于接受那把卫卫勉强修好的风车,然后陈升和太太告别,卫卫也和女子告别,也许会发现,卫卫的风车,老太太的信物,陈升的录音带,是否如出一辙,陈升临行前猛然问起卫卫的名字,主观镜头却是留给观众,所叹的那口气一般:就像一场梦似的。而这场梦无论是谁,都仅是在做告别这同一件事。

【路边野餐】的主要人物,其实过去毕赣作品的老班底,片中省略了及多的故事源头,然而我相信那是某种程度上的自信,尤其在长镜头的显影下,那份演员间的默契和神态,确实可见其成果,不过也必须说那叨叨絮絮的诗句,是毕赣身为的九零后的文青气魄,自信之余往后势必得更多影像化的提醒,当贾樟柯的小武从【天注定】里死去到再不复见,【山河故人】正式向过去挥别,然而边陲的力量,中国当代永远不会缺席,混杂阿比查邦,娄烨和侯孝贤气味的【路边野餐】年轻气盛,期待其日后更圆融的语言展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