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很難想象垃圾分揀是一個怎樣的工作。試想我們每天上班拎着幾袋生活垃圾扔到樓下的垃圾桶,已經感覺厭惡不已。那麼當全城各地的來及都向一個正在工作的工人湧來時,是什麼感受呢?

 

不過新一季的跑男,在開播沒多久便讓我們隔着屏幕體驗了一把垃圾分揀的酸爽。各種各樣可回收、不可回收、生活垃圾、工業垃圾夾雜着其獨有的、經久不散的特殊氣味從傳送帶上滾滾而來時,跑男成員的崩潰隔着屏幕我們都能體會得真真切切,更何況每天在這流水作業的大姐呢?



不過好在,科技界並沒有放棄這個全世界都厭惡的工作。在美國的俄勒岡州有一家專門從事生產垃圾處理設備的公司,名叫BHS (Bulk Handling System)。近期,該公司在YouTube上發佈了其研發的新一代垃圾分揀機器人,讓我們真真切切看到流水線上的垃圾分揀機器人MAX-AI。


MAX-AI機器人完整視頻

 

之前我們也曾爲大家介紹過兩款垃圾分揀機器人。一款是來自發那科的Waste Robot。它使用了FANUC LRMate 200iD型號機器人作爲主體,利用視覺分析系統對物品進行跟蹤和分類,主要展現了這款機器人對廢舊瓶罐的分離能力。



另一款是MIT與耶魯大學聯合開發的分揀機器人RoCycle。和物品的視覺識別不同,這款機器人採用軟體抓手+觸覺系統來識別不同物品的材料,從而將這些材料進行分類。這款機器人在模擬傳送帶上的識別準確率能達到63%,並且由於是軟體抓手緣故,它可以更輕鬆的抓起各種形狀不規則的物品。



不過顯然,以上兩款機器人都將垃圾分揀工作簡化的過於理想化了。它並不會只有各種可回收的瓶瓶罐罐供機器人選擇,也不會運轉的足夠慢來滿足機器人的準確率。相比之下,MAX-AI的暴風吸入模式可能更適合複雜的垃圾分揀環境。



雖然是肉眼可見的雙臂機器人,但周身套上的充氣皮膚,使它如大白一樣,有了幾分親切感。據介紹這套垃圾分揀系統分爲兩部分。單獨的視覺識別系統被架在傳送帶之上,它可以利用計算機視覺算法識別垃圾的材質。雙臂機器人作爲它的動作系統被安置在傳送帶的一側。整套系統佔地面積非常小,甚至能和人類進行協同作業。



這款機器人還有一個最大的亮點便是,它的動作非常迅速。末端執行器摒棄了機器抓手這種失誤率較高的工具,而且採用氣動抓手,只要看準目標便可以強力吸入,然後再將相應的垃圾拋向不同的垃圾堆。



其實作爲垃圾分揀設備的老牌廠家,MAX-AI只不過是BHS的最新一代產品。而它更多成熟的產品已經應用在了垃圾分揀的一線陣地了。如下圖,雖說是垃圾分揀車間,但卻讓我們看出了一絲高大上的感覺,瞬間忽略了隔着屏幕的惡臭氣味。




垃圾分揀·一個必須引起重視的“產業” 


說實話,雖說跑男的這期節目已經過去很長時間,但對小編來說也是相當震撼。雖然城市的每個垃圾桶都明確標出可回收與不可回收的標識,我們每次扔垃圾時也嚴格按照這個鐵的定律去執行,但體現在傳送帶上時,完全變了樣子。各種可回收與不可回收的垃圾,夾雜着尖銳、有害的物品一同湧向工作人員,這其中的隱患可想而知。



而更讓我震驚的是跑男節目中曝光的數據,杭州在不到12年的時間裏已經有超過1700萬噸垃圾被填埋,佔原本預計24年才能用完的空間,以這樣速度,每3-4年便能填滿一個西湖。試想如果光鮮的城市裏我們看不到垃圾,那垃圾都去哪裏了呢?如果不正視垃圾,會不會早晚有一天我們會被垃圾吞沒吧?

 

不過作爲一個科技媒體,在鼓勵大家少製造一些垃圾的同時,我們還更應該看到垃圾分揀機器人前景。至少,如果真正高效實用的垃圾分揀機器人能夠應用在中國的各個垃圾分揀站,我們是不是也能從被掩埋掉的垃圾中分揀出很大一部分可以循環再利用的材料呢?

 

所幸的是,在中國2017年,航天一院用深度學習開發了國內第一臺環衛垃圾分揀機器人,準確率超過96%。只是我們還沒能找到關於這款產品的視頻及圖片資料。

 

最後,小編想說一個城市的文明,不僅僅只是看它表面的光鮮。希望科技界的人們共同努力,讓那些社會最底層的工人也能感受到科技給他們工作帶來的便捷。

END

加入社羣

機器人大講堂Rob社羣開始招募啦!如果您正在從事或想要從事機器人行業、想要學習這一方向,都歡迎您加入我們共同探討機器人前沿科技。


另外,腿足機器人、醫療機器人、工業機器人專業討論羣正在招募中,歡迎各位專業領域的小夥伴加入。


在機器人大講堂公衆號對話框回覆“交流羣”獲取入羣方式!

招募作者

機器人大講堂正在招募兼職內容創作者和專欄作家

請將簡歷和原創作品投至郵箱:[email protected]  

我們對職業、所在地等沒有要求,歡迎有興趣有能力的朋友加入!


看累了嗎?戳一下“在看”支持我們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