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保庇)
▲ (图/保庇)

门钉俗称「天奶」,古代称为「浮沤钉」。之所以会称为「天奶」有「上苍如慈母,养育天地万物而生生不息」的寓意,将门钉视为女性的乳房,乳房是滋育下一代的神圣象征,因此有丰衣足食、生活富裕的涵义;而「浮沤钉」的「沤,音ㄡ」意指水面上的气泡,因门钉外形看起来就像水泡而得此名。

庙宇门钉。(图/记者连宜方摄)
庙宇门钉。(图/记者连宜方摄)

有些庙宇的庙门上并无绘制门神,而是由门钉取代,其实门钉也是门神。大家可以在供奉「帝」、「后」等级的庙宇和过去受朝廷重视的祀典庙宇看到门钉,像是玉皇上帝、三官大帝、天上圣母、关圣帝君、或孔子的庙宇都可见到门钉。

台北孔庙。(图/记者连宜方摄)
台北孔庙。(图/记者连宜方摄)

门钉可彰显庙中主祀神明的尊贵地位,早期的门钉较现代更加尖锐,取其锐利的特性使妖魔鬼怪不得靠近,后渐渐演变为今浑圆外形。门钉数多以九的倍数为佳,至九九八十一为极限,但在皇宫、玉皇大帝庙宇的门钉数则有一百零八个,一百零八为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总和。为表示尊敬,其他庙宇门钉少有做到一百零八个。

但在台南的大天后宫,这里的门钉共有七十三个,比起九的倍数七十二多了一个,和其在历史上的定位有关。台南大天后宫为第一座官建妈祖庙,更是唯一列入官方春秋祭典的妈祖庙,据说在康熙23年(西元1684年),皇帝将大天后宫妈祖晋封为天后,因此门钉数多一个,也是台湾众多妈祖庙中最早被称为天后的妈祖。

下次看到庙门上的门钉可多注意庙宇主祀神的神格、门钉数等,是否真如以上所说的规则,其实到庙宇参拜真的不是一件无聊事,有趣的小学问多著呢!

 

资料参考:
台北孔庙官方网站
道教玉皇玉圣宫天公庙官方网站

走过路过别错过,快来请神明保庇一下:https://bobee.nownews.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