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 永康 精神科 身心科 心理医师 忧郁 恐慌 心理治疗 心理咨商  

      我们的情绪、思考都源自于我们的大脑,大脑就是大量脑神经集合的器官,所以我们可以借由心理治疗去改变大脑的运作,同样的也可以使用药物去修复压力造成的神经伤害。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并不冲突,在国内外的文献都证实若能同时进行治疗效果最佳。

忧郁症

      药物不是绝对必要的,我们都有自我复原的能力,只是身陷在泥沼中的时候,我们失序的动作经常反而让自己继续下沉,这时候药物可以拉我们一把让我们可以冷静下来,找到脱困的方法,适当地服用药物可以减轻痛苦,缩短病程,用更优雅的身段去走过人生的幽谷。

【抗忧郁剂】

      吃了并不会马上变快乐喔!甚至初期会有一些反胃、食欲差、口干的副作用,大约需要2-3周后才有效果,但是能较根本地去减轻忧郁症的病情,缩短病程,间接地改善睡眠、脾气、烦躁。

【抗焦虑剂与安眠药】

      服用后当下就会有效果,在治疗初期可以减轻痛苦、帮助入睡,但是不建议长期大量服用,通常在疗程的中后期会建议开始减量,甚至改成有需要再服用就好。

恐慌症

      跟忧郁症漫长苦闷不一样的是急速且高度的焦虑,这种突然的高度焦虑,会让我们感到极度地痛苦、甚至感觉自己快失控了、快死去了,害怕是不是心脏快停止了,甚至为了避免再度体验这种痛苦,我们会避免某些场合与活动,牺牲了社交与兴趣。药物在治疗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可以有效地预防恐慌突如其来的发作,且根本地治疗失调的脑神经系统。

【血清素回收抑制剂】

      属于抗忧郁剂的一类,甚至初期会有一些反胃、食欲差的副作用,大约需要2-3周后才有效果,但是能较根本地去治疗恐慌症的病情,降低焦虑情绪,长时间地改善恐慌症状。

【抗焦虑剂(镇定剂)】

      服用后当下就会有效果,在治疗初期相当重要,可以有效地预防恐慌发作与减轻发作时的痛苦,有些人会有轻微嗜睡或感觉比较累的副作用,通常在疗程的中后期会建议开始减量,甚至改成有需要再服用就好。

脑神经衰弱/自律神经失调

      是一种医病间沟通的语言,基本上就是上述两种疾病的俗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