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向上如何天天向上

从第一期就开始看了,很喜欢这一个「寓教于乐」的综艺节目。当时芒果台的改革开放前,我也并不知道《天天向上》其实在全国的影响并不大,但是很多高校的校报都允许用去报道一个娱乐节目——可想而知,在那个时候天天向上是多么被大众所认同。不得不说,其节目形式的设置,内容的定位,以及主持群的出现都是当时国内首屈一指的良心制作。一时间声名鹊起,成为芒果台能与多年经营的《快乐大本营》相抗衡的收视率保证,也曾多次击败其成为收视第一。

诚然,《天天向上》的出现并不能像开播19年的《快乐大本营》那样让很多80、90后或感激或调侃地说一句:「我是看著它长大的。」但是也毫不夸张地说,我们是被《天天向上》陪伴著成长起来的。也许你不确定,但是你不得不承认,每个星期五晚上准时出现的天天兄弟一定或多或少让你开怀大笑过,这便是我们这一批观众,甚至这一代人潜移默化中对一个并不仅限于娱乐的娱乐节目产生的一种无需明说的情结。然而,近些年这档曾经万人空巷的综艺脱口秀似乎开始变得一蹶不振,我们却也看到他本身的努力和不断的尝试跟挣扎,但是,不得不承认它确实不再能与当年风头正劲的《天天》同日而语。电视节目跟社会一样现实,收视率就是最终话语权,当年,当《我是歌手》刚刚乘著韩国综艺引进的热浪横冲直撞进入人们视线,颇受关注的时候,《天天》便开始时不时地迁就其调整时长,时段,甚至直接让位停播。而今,芒果异军突起的《全员加速中》的强势插入,更是由于其第一季的收视颇佳挤占了《天天》的黄金八点档,使其不得不遗憾让位。这不仅让一个开播数十载的老牌节目有些尴尬。但是越来越疲软的我天也只能默默承受,宝宝心里苦,但是怎么说。当然,《天天》的时段延后和转型是有著多方面的原因,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当今的它的发展正承受著内外多重的压力,这值得《天天》深思。一、我天每况愈下的现状有据可依首先,显而易见的是主持阵容的反反复复。当年最先也最完整的天天兄弟的成员有:汪涵+钱枫+田源+欧弟+灏明+小五+矢野浩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七个人的阵容可以是这样的:汪涵+钱枫+田源+小五,可以是这样的:汪涵+钱枫+欧弟+小五,也可以是是这样的:汪涵+钱枫+田源+矢野浩二。甚至到最后竟然可以是:汪涵+钱枫+小五。三个人演了一出天天兄弟的戏,《天天》兄弟团的反复无常,经常缺席让人不免有些凌驾于内容之上的思考,这让人著实感到这个节目在门面上的凄凉。当然这是国内娱乐节目的通病,在此情况下,有事办事,不知道还算不算得上我大中华的优良传统,只是纵向对比韩国综艺大热《跑男》10年开播至今,除了宋仲基中途下车之外,其他固定成员均未出现缺席情况,这才是一个良心团队乐见的结果吧。其次,主持风格的趋于模式化。作为一个以谈话为主的综艺脱口秀,主持人的重要性当然不言而喻,起初天天兄弟以主持群的出现打破了了国内访谈节目一人独揽大局的稳固态势,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当然,主持团队的配合也是恰到好处。彼时,天天兄弟是可以翻跟头倒立满场跑,而现在的天天兄弟玩笑也只不过是嘿嘿一笑的文字游戏,点到为止。当然,并不是说打把势倒立就是比定海神针高明的技巧,其关键在于当节目立稳定型,主持团队开始变得「老练」、「稳重」似乎给节目倒回到与《背后的故事》同基点的走心路线,这一定不是《天天》该走的路子。而涵哥,欧弟等天天兄弟慢慢为人夫,为人父,年纪也渐长,再让其耍宝卖萌似乎变得不太符合时宜,当事人可能也会大喊臣妾做不到。诚然也没有这个委屈求全的必要。天天兄弟从当初的七个人变成三个人,增加固定成员不就可以解决这一切了吗?(后文再说)。

再次,节目定位与形式的问题。此处不必赘述,因为一个节目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一个模式的出现也不是一劳永逸。你不能因为它的一成不变而指责它的不与时俱进,也不能因为它的常换常新批评其定位不准确。也许你还对当初中华礼仪之美的小短片念念不忘,但也却有人对其审美疲劳而颇为诟病,这正是一个节目的形成与发展需要面临的矛盾与挑战。备受国人推崇的韩国综艺更是有预播和停播整顿这一机制,对于新形式的维稳和创新都是必要的。但是不能永远在探索,要适时找到平衡点,通过尝试确定一个能稳定近一年收视率的形式和内容的定位。尝试不怕,可怕的是永远在尝试。最后,节目内容的选择。作为一个有别于纯娱乐明星的访谈节目,《天天》不应将重心放在打歌,电影宣传上去,当然此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毕竟明星效应让不少粉丝成为收视率的强有力保障。而草根明星的选取也不能一股脑地将当下最炙手可热的焦点串串儿地放到节目里,最起码要有个说得通的主题,并且要有爆点。这一点《天天》做得很好,美女,美食,主题鲜明,而且以明星引荐,确实是明智之举。但还可以做得更好,不仅要弘扬中华文明,还要有娱乐性,毕竟这是一档娱乐节目,比如,介绍某地旅游景点,我们的节目就是一本旅游书,以纪录片的形式以「好」说「好」,不免有些空洞和乏善可陈。这一点我们不妨借鉴一下经常喜欢介绍旅游和美食的台湾节目。二、国内外成功案例1、内地访谈类节目内地比较成功的几类访谈类节目:《非常静距离》/《超级访问》;《杨澜访谈》/《人生相对论》;《鲁豫有约》:不难发现国内好多成功的访谈节目主持人是相同的,这就无形中说明了访谈类节目中主持人的重要性;以上几档节目均已知性主持探讨受访人心路历程为主,这一点做过《真情》节目的涵哥绰绰有余,不必多说。《四大名助》;《幸福的味道》:新晋收视保障节目东方卫视《四大名助》和北京卫视《幸福的味道》勉强地说也算是两档谈话类节目。孟非的《四大名助》虽在开播之时惹来不少版权上的非议,但是依然一经开播就受到了很多关注,获得了很好的收视率,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节目形式的重要性。当然,与此同时不得不说主持团队选择的成功,孟非的机智、谢依霖的活泼和时刻接受调侃的态度、尉迟琳嘉的敲边打镲,分分钟让人笑喷。北京卫视幸福的味道是栗坤一手打造的谈话类节目,以家庭形式展开,也是颇为新颖。另外,栗坤聪明的是嘉宾的选取,大热《奇葩说》成员、活泼开朗的谢娜、贾玲,即使当期节目在流程和设置上略微薄弱,嘉宾的功能性也会让其永远不会冷场。台湾地区相对成功的几类访谈类节目:《SS小燕之夜》:类似于《鲁豫有约》,主持人是圈内地位颇高的前辈,注定了节目的知性稳重;《国光帮帮忙》:三个四十几岁的老男人,以一种不羁的态度进行访谈和选题,多以美女和整蛊为主,其收视率的保障要归功于话题的开放和主持风格的不拘一格。当然,国内国情并不适合如此开放的选题;《康熙来了》:《康熙》不必说,红遍两岸,话题经典,经典到台湾地区以上节目都或多或少直接照抄。更重要的是,主持人的配合,辛辣活泼的小S和知性渊博的蔡康永可谓绝配,主持人不流于形式,深挖观众最想知道的八卦内容,被观众所津津乐道;《雅典娜轰趴》:作为《康熙》停播后的接力节目,纳豆、陈汉典、阿雅也表现不俗,配合默契,话题沿袭《康熙》的风格,收视不错。韩国比较成功的几类访谈类节目:《Happy together》:由韩国主持界「何老师」刘在石担纲,邀请韩国当下最火的明星进行访谈,节目从一开播就试图营造一种轻松的聊天氛围,以韩国最流行的汗蒸房为背景,其中还穿插食堂美食的环节。随后由于多种原因节目开始转型,做了两期明星旧物整理,几期传送带主题,可能是收视率依旧不尽人意,继续改版,直到现在是以民居场景,明星按门铃做客为前提进行访谈(细想,这一设置与当初汗蒸房的设置用意如出一辙,定位对于一档访谈节目很重要)。与此同时,主持阵容也是反反复复进行调整,除了拉主Key的刘在石没变,一直有新成员加入(这一点与《天天》很像),现在女主持的作用就是撒娇卖萌,收到很好的效果;《radio star 黄金渔场》:几个资深前辈,带一鲜肉圭贤(值得一提的是圭贤是韩国偶像组合的成员,有一定的粉丝基础)的主持群设置。在此需要说的是,节目台本写的很好,最精彩的是开场介绍嘉宾的串词,机智幽默,句句都自带笑点。而且台本甚是详细,详细到视乎收罗了受访者近期在国内国外发生的一切事情,以使采访透彻,有理有据。嘉宾的选择是有主题的,比如光头主题。虽然是个访谈类节目,但是却在节目场景设置颇为用心,节目分为三个区域:上场前的小隔间、访谈期间围坐的圆桌和表演的舞台区(这与《天天》改版后多区域划分有点像)。但印象最深刻的是,《黄金渔场》的后制,五毛钱特效和花字做得十分用心,几乎是一句一个笑点设置。三、从国内外成功案例中获得的启示1.主持阵容从各成功案例得出主持群角色担当的成功模式:【一人拉主Key】+【一人做靶子,为大家搞笑提供受体】+【投靶者(搞笑担当):能对笑点敏感,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拿靶子开涮】+【气氛担当:负责炒热气氛,能够适时带动现场】+【颜值担当:负责一部分少女粉丝的拉拢,撒娇卖萌】从当前主持群设置来看,其中有:汪涵(拉主Key)+欧弟(投靶者)+田源(投靶者)+钱枫)(靶子);所以还需要加入:A(气氛担当)+B(颜值担当);A(气氛担当)目前节目邀请的大张伟,个人觉得他能很好地担负起超热气氛这一职责;B(颜值担当)最好可以是自带笑点,活泼,呆萌值高,可以承担起另一靶子的任务,毕竟钱枫在涵哥和欧弟,田源等元老主持群可以拿钱枫调侃,但新加入的气氛担当和颜值担当不太好去调侃钱枫,而钱枫在接住元老投靶的同时,可以适时对小鲜肉开枪,效果一定会更好。而天天兄弟新晋小兄弟鲜度有余,但本身内向不善言辞的他稍显木讷,缺了些撒娇卖萌的效果。另外,之前天天兄弟中小五和浩二体现了这个节目的文化多元性,运用对中文和中国文化的稍显不熟,自带萌点,功能性更强。与此同时,国内观众的哈韩情节,让一众少男少女自愿为节目宣传,带动手术率。比如Henry加入《花样姐姐》,宋智孝加入《我们相爱吧》,分分钟让节目上微博热搜。2.内容、话题、嘉宾节目的定位决定了《天天》有别于当下众多纯娱乐性质的综艺,高端大气。之前的《天天》也从来都是秉持著这一定位选题,除了偶有明星宣传外,也不忘请来国内外对社会有贡献的大家、特殊行业从业者和不被注意的草根等社会中坚力量,为带动农村发展,弘扬正确法制观念、站台草根人群都作出了很大贡献,当然,这也是在物欲横流的当下观众所乐见的。节目全新改版,这一点不能丢掉,不然即使是博得了眼球,却丢了脊梁。3.节目形式同于Happy together从当初的汗蒸房场景和厨房,到后来的传送带,再到明星旧物整理,到现在民居室内,以朋友做客为情景的开展访谈,经过不断的尝试进行收视率自救。很高兴看到《天天》的大胆尝试,但是作为一档不光以娱乐性为主,甚至以弘扬正能量完全负责人的访谈节目,以两队PK的形式进行展现,依然值得商榷。第一,节目目前的形式未免过于娱乐化,虽然《天天》针对的受众以年轻化为主,但明显节目的设定过于年轻化,让整个节目显得有些浮躁。这似乎开始趋同于其它的一些以游戏、舞蹈为主的纯娱乐化节目,渐渐背离传播优秀文化,弘扬正能量的初衷。我想如果当初教务处领导看到当今的《天天向上》一定不会在BBS上为其宣传。第二,两队PK的节目形式在无形中放弃了很多主题。试想,如果我们请的是诺贝尔获得者,国内外巨擘,总不能让他们相互以己之长相互PK吧?估计节目再想请这些有身份的学者会有一定的难度,毕竟目前节目的设定过于娱乐化,并不适合谈学术,聊文化。故此,此种PK模式还是值得探讨的。4.互动目前最火的词就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群策群力是再聪明不过的选择了。比如,《我歌》的微博经纪人就是很好的示例。加之台湾地区综艺(如《综艺大热门》、《康熙》)很愿意玩调查局的主题——就是确定一主题,在素人或者明星当中进行调查,现场揭晓结果。当然我们不要照抄人家的创意,但是这的确会给《天天》带来一定的启示,《天天》可以在网上发起话题,和各APP合作,运用好快手、唱吧、微博等平台,让观众推选自己想要见到的明星或素人,或者想要看到的主题上《天天》,不仅加强观众的参与度,了解受众反应,也能为《天天》加强话题热度,形成线上线下二维一体的播出模式。5.后期后期的剪辑对于娱乐节目来说至关重要,但遗憾的是国内卫视播出的综艺极少出现走心的后制,或者说重点更多关注内容大于后期。就花体字一项来说,多半的节目只是偶尔将嘉宾提到的笑点用花体字标注出来,而不是从每句话每个情景中挖掘出更多笑点。但不得不说,国内娱乐节目正在加强后期,开始做的越来越好。但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参照韩国《radio star 黄金渔场》的后制,便知道笑点是如何产生的。当然我们也不是说一定要像《黄金渔场》那样见缝插针每句话都要找到笑点,进行特效处理,毕竟无观众的面对面谈话和现场大型综艺还是有差别的,但是,这确实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与此同时,如果能恰到好处地做到以上,后期最好要做到有特色,参照台湾地区《康熙来了》的花体字,彩色文本框内加「傻眼」,「尴尬」等注解的花字就极具特色,其成功性甚至一旦画面中出现此风格的文字,就会让人想到《康熙》。由于对《天天向上》有一定的感情,才使我看到《天天》被推倒10点档,其卡在转型的关键期时有很多话想说。而这只是我自己的个人感受,不一定对,却是发自内心的。自从欧弟走后,就再也没有看过了,不是新人不好,只是就忍不可代替。

希望大家轻喷,只愿《天天》未来一路天天向上。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