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大順政權對滿清沒有絲毫的防禦準備?

滿清騎兵曾多次越過長城、深入中原擄掠,洪承疇以兵部尚書之職降清,這些震驚整個亞洲的大事、李自成不可能不知道。

即便吳三桂不降清、吳軍和清軍不合作,滿清勁旅也完全可能趁大順軍和吳三桂部隊在一片石大戰時趁機奪關(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為何大順政權對比明軍強十倍的滿清騎兵沒有做哪怕是絲毫的防禦準備?比如,根本沒有準備足夠的後備部隊。

—— 這可以僅僅用輕敵來概括嗎??我看從頭至尾,大概李自成就沒有把滿清當作假想敵過。


我的看法跟 @項天鷹 大體相同,但還是少有差距。

先說結論:李自成也許確實不知道清軍的戰鬥力已經達到了東亞最強的水平,但他多少聽說過清軍入關和消滅洪承疇的事情,因此對清軍作過一般程度的防範。

李自成東徵時的老本兵力(指李自成本人轉戰河南湖廣的嫡系部隊,以及部分崇禎十年左右在李自成翻雪山過草地戰敗後被朝廷收編又在崇禎十六年孫傳庭失敗後回歸李自成的舊部)十萬人左右。之後,他在大同、宣府、薊鎮等地都收取了當地武將精銳家丁,更換以自己的部分老本將兵駐防:在大同留下了制將軍張天琳所部萬人、在宣府留下了黃錠(後來又南下接管漕運的制將軍白邦政調回宣府,因其做過宣府總兵)所部六七千人、在薊鎮留下了制將軍劉忠等所部六七千人、在天津留下了白鳩鶴所部六七千人、在真定留下了節度使馬重禧所部六七千人。這一配置是為了迅速接管明朝留下來的各鎮堡寨兵恢復長城沿線的防禦,從之後清朝接收點驗的綠營實在兵力來看,李自成基本上是每鎮以一名老本監督三四名降兵(而且老本相對集中於鎮城和協路城)。這樣就分出三四萬老本去控制了十多萬的明朝降兵。

(當時,在黃河以北的河南北三府即懷慶、衛輝、彰德地區,還有果毅將軍劉汝魁帶都尉王進纔等老本六七千人防禦;在太原有制將軍陳永福、節度使韓文銓所部萬人防禦;在黃河以南的河南開封地區有陳德所部數千人防禦,在洛陽和南陽地區另有李好等上萬人防禦,在汝寧有綿侯袁宗第帶左營兩萬老本平叛收復失地;在西北地區,有權將軍田見秀包括四萬以上老本的八萬左右的軍隊防禦;在湖廣地區,有安樂白旺跟襄陽路應標合計三萬老本防禦;諸如此類跟邊防關係不大的就不細說了。)

隨後李自成為了京師的正常運作,派前柳溝鎮副將郭升帶三千降兵前往平定山東、前總兵白邦政為督餉帶三千降兵送漕儲使方允昌前往接管明朝的漕運系統、前寧夏鎮花馬池營副將董學禮為淮鎮制將軍帶三千降兵送徐淮節度使呂弼周和徐州防禦使武愫等文官前往平定兩淮地區。這樣做的目標就是為了獲取糧食、食鹽和金錢了。但是可以看出,被派去執行這些任務的兵力總共只有三個降將和九千名降兵,且除了董學禮和呂弼周輕敵大意被南明淮安巡撫路振飛擊敗外,其他兩路基本完成了任務;而與之相對的是,李自成卻是集中包括主力的二十萬大軍留在北京一帶準備對抗岱清,顯然不能說對岱清國沒有絲毫的防範了。

這個時候岱清方面在三月發現寧遠的守軍不戰自退(前一年冬天曾在吳三桂指揮下大敗來犯的六萬清軍)估計明朝已經陷入困境,開始討論集結兵力入關。根據《順治實錄》可以知道,三月底時多爾袞和范文程還不知道北京已經被大順軍佔領,依然在討論搶先拿下北京挾持崇禎逼迫崇禎「借清兵討賊」從而入關的計劃。四月初,清軍啟程,但此時的目標是跟前幾次破口一樣繞道蒙古,從薊鎮入關。這說明,李自成之前分散老本兵接管各鎮降兵的部署是很有針對性的,如果繼續按雙方此時的部署打下去則會重複過去幾次岱清兵入關的戰局,岱清的六七萬軍隊需要先突破兩三萬鎮兵攔截,而後在北京郊區跟八到十萬乃至更多(如果西北等地順軍奉命來支援)決戰。從次年陝北之戰來看,如果發展到這種局面,鹿死誰手還很難說。

四月中行至蒙古喀喇沁地方時,多爾袞終於得知北京已經被李自成佔領、崇禎已經死亡的消息,開始跟洪承疇討論北京的流賊如何如何。洪承疇此時對大順軍的戰鬥力也沒有正確的估計,而是按照崇禎十年、十一年跟李自成交戰的經驗信口說,大順軍戰鬥力不強大、拖家帶口、不會守城、除了利用關隘伏擊外只會逃跑,等等,還建議多爾袞要部署強大的包抄追擊部隊以防李自成主動逃跑追之不及云云。在這種情況下,清軍對順軍也不可能有什麼正確認識,只能是輕視順軍。想來,順方對清方的估計也差不多。

這時候,李自成決定把吳三桂的主力調離山海關,而以唐通的七千昌平兵接管(注意山海關本身有高第的一萬關兵,應該還有吳三桂四萬人裏沒帶走的部分兵力)。李自成作如此部署,可能是計劃讓吳三桂去徵討南明控制下的南方(一如他派馬科護送黎玉田接管四川,並且當時天津的白鳩鶴也在佈告裏提出要南征南明),但也不排除是計劃利用吳三桂在明軍中首屈一指的實力為未來在北京附近與清軍決戰作準備。

但是吳三桂在途中聽信不可靠的謠言,改變計劃背叛大順,驅逐唐通重新控制了山海關關城。這個時候,李自成發現自己的計劃出現了致命漏洞,但他此時即便得到清軍出動的情報,也會判斷清軍主力並沒有向山海關進發:此時清軍按戰前計劃應分為兩支,主力六七萬人繞道蒙古向薊鎮而來,偏師一二萬人攜帶紅衣大炮由遼西走廊正面逼近山海關以配合入邊的主力,但後者或許並無野戰能力。因此,李自成就算知道岱清大軍已經出動,顯然也不可能認為清軍會跟吳三桂在短期內合流,那麼自己先打弱敵奪回山海關重建長城防線無疑纔是上策。

最後李自成留下劉芳亮、李友率老本萬人鎮守北京,帶領五萬老本跟白廣恩、唐通所部降兵合計六萬多人出擊山海關。抵達山海關之後,李自成派制將軍白廣恩、唐通所部一萬多降兵繞道出邊,警戒和阻擊清軍可能的援兵,自己帶領五萬老本對吳三桂的五萬守軍發動攻擊。李自成此舉,可能是估計清軍主力遠在薊鎮邊外,最多有偏師前來救援;而白廣恩、唐通都參加過松錦大戰,白廣恩還曾帶五千人突圍成功,估計他們就算不敵清軍阻擋一時大概還沒有問題。然而,他低估清軍的機動能力,四月十五日多爾袞在翁後接吳三桂求援後,四月二十日至遼西走廊的連山一帶會合原來分路行動的偏師,得到吳三桂再度求援並得知李自成抵達山海關之後,清軍一日夜行軍兩百里,抵達距離關城十里處。次日晨,清軍又抵達距離關城僅兩裏的威遠臺。

此時,李自成派往一片石邊外的唐通、白廣恩何在呢?他們是被清軍擊敗後自行逃走,還是陷入跟吳三桂牽制部隊的戰鬥未發現敵人(一片石在威遠臺差不多正北十多公里的地方)呢?從事後唐通八月間退至山西保德州叛變、白廣恩次年在李自成撤出西安時叛變來看,這二人並未當場叛變,但也談不上多可靠。不過,即便他們發現清軍並且報告了李自成,此時李自成也已經無法撤退了:大順軍在二十二日晨經過一天血戰纔拿下北翼城,此時再在強敵面前撤退顯然已經不可能。因此,李自成唯有選擇稍微後撤,跟入關的清吳聯軍展開野戰。此時,聯軍兵力在十萬以上,且以逸待勞,大順軍兵力不足六萬人且激戰一天後人困馬乏,因此在交戰後很快失敗。清軍追亡逐北,大順軍損失超過半數。

大順軍在山海關附近損失主力後,被迫撤出了北京。先前投降大順軍的長城沿線各鎮也紛紛發動叛亂,白邦政、黃錠、張天琳等人相繼被殺,他們所帶領的接近三萬大順軍老本也在叛亂中損失掉了。十萬東徵的大順軍老本兵,約三分之二損失在北京附近。此後,大順軍不得不主要依靠西北和中原的軍隊來對抗大清了,相反大清卻收取了北京附近的十多萬邊兵。

結論:李自成模糊地知道清軍的實力,並執行了相應的對策。但是,李自成誤判了吳三桂的動向並低估了清軍的實力,最終導致了山海關大戰的失敗。而山海關失敗後,本來穩妥的對策也變成了致命的失誤,進一步削弱了大順軍老本的實力,讓大順軍陷入了嚴重不利的局面。


李自成採取了防範措施,但是防範程度很低,他派出接收山海關的僅有唐通部八千人。山海關大戰以前,李自成對清軍的概念就是:「不就是關外的韃子嗎,老子在陝西的時候沒少教訓他們。」

以李自成當時掌握的情報,他未見得能理解清朝和他熟悉的「套虜」之間的差距有多大。他對於長城外的敵人的理解就是騎射強悍,來去如風,兇猛善鬥,這樣的敵人他並不怕。李自成時代的蒙古人已經很衰落了,沒用嚴格的紀律來組織,光靠個人的驍勇是無法和中原王朝的主力軍團正面對抗的。明軍之中有大量的蒙古人服役,李自成也沒少擊敗和收編他們。闖軍從來沒有和清軍作戰的經驗,被李自成吞併的袁時中倒是在海州之戰中和清軍交戰過。然而袁時中打的也是跟著清軍入關劫掠的外藩蒙古,依然是陝西明軍熟悉的老對手,被紀律嚴明的袁營輕易吊打了。

李自成招降的明朝降將之中,倒也有一部分人真正瞭解清軍的實力,比如說白廣恩、唐通、馬科,他們都是松錦大戰的倖存者,但是以這些貨的人品,顯然也不可能秉忠直諫跟李自成詳細解釋,以他們的水平也根本談不上什麼戰略眼光。真正忠於李自成的白邦政、郭升等明軍降將,偏偏又都是從來沒和清軍交過手的。這也正常,因為既忠誠又和清軍作戰的明軍將領根本活不到1644年。

所以直到山海關大戰前,清軍在李自成眼中也就是河套蒙古的威力加強版,和猛如虎、虎大威這些明軍中蒙古將領的親兵家丁差不多。在他看來,既然明軍都能抵擋清軍這麼多年,順軍當然更能了。正因為李自成低估了清朝的實力,所以他也錯判了吳三桂的行動,李自成誤以為自己比清朝更強,那麼吳三桂理所當然會像其他明軍將領一樣投降大順。吳三桂有可能不投降這件事,李自成也不至於一點考慮都沒有,但是他的想法是:吳三桂不降就弄死他。實際結果也證明,吳三桂根本抵擋不住李自成主力的攻擊。

清軍在松錦大戰中幹掉了李自成的老對手洪承疇這件事,李自成自然是知道的,但是這在李自成眼中也並沒有太了不起,東虜能殲滅明軍主力,我也一樣能,現在闖軍和明軍合流了,怎麼可能打不過東虜呢?跟著洪承疇參加山海關之戰的八總兵之中,唐通、馬科、白廣恩這仨已經是李自成的部下了;王樸在崇禎六年就是農民軍的手下敗將;楊國柱在鉅鹿之戰的時候扔下盧象升逃命,除了最後戰死之外幾乎沒啥值得稱道的表現;曹變蛟的叔叔曹文詔死在李自成手裡,當時曹變蛟也在場,也沒見他力挽狂瀾;王廷臣履歷不多就不提了;吳三桂在山海關和李自成打了一天就扛不住了。至於祖大壽所部,崇禎十年的時候李自成就在鐵索關之戰大破祖大壽的兄弟祖大弼。馬科、祖大弼、曹變蛟這些人,的確曾經是李自成的勁敵,雖然李自成打敗過他們,但是他們也都打敗過李自成,堪稱對手。可就算汝州大戰的時候孫傳庭麾下有他們在,難道孫傳庭就能贏了?是曹變蛟能變出糧食,還是馬科能阻止崇禎瞎指揮?李自成的勝利關鍵不是靠有多少「精兵猛將」,而是他給自己的軍隊提供了更好的軍餉和補給,提供了更好的出路,有更嚴格的軍紀,有更廉潔高效的官府,當皇帝的不給自己的將軍拖後腿,文官不會給武將掣肘。哪怕汝州之戰是洪承疇帶著松錦之戰的那十三萬明軍來打,該病倒一樣病倒,該餓趴下一樣餓趴下,該作死一樣作死。大明從來也不是輸在沒有精兵猛將,而是輸在朝廷既無法給軍隊提供後勤,也無法給軍人提供前途,更不能有效地約束指揮他們,還有一堆外行瞎摻和。洪承疇的確曾經是各路反王最可怕的敵人,然而自從李自成在河南崛起,成燎原之勢,就不是靠某個有能力的大臣或某些精銳部隊就能阻止的了。

綜上所述,洪承疇的失敗並不足以引起李自成的警覺,因為李自成當時已經多次殲滅過明軍主力了。大明朝爛透了,它的軍隊的崩潰是無可避免的,洪承疇算是好的,宣大昌平等地的明軍乾脆就是蜂擁投降。李自成並不知道松錦之戰的具體過程,唐通、白廣恩、馬科這仨貨為了自高身價,沒準還會吹噓自己在松錦前線如何英勇殺敵,全因為崇禎皇帝盲目催促,吳三桂、王樸等人臨陣脫逃才導致大軍覆滅,他們又如何奮力突圍。而且以李自成和蒙古人打交道的經驗,這番說辭可信度很高。所以以李自成掌握的情報,最多把清軍的實力估計到和自己半斤八兩的級別。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吳三桂的確不可能好好的大順開國侯爵不當去當漢奸,山海關這樣的雄關險隘,唐通以八千人守禦也就足夠了,就和順軍在甘州、寧夏、榆林等地防範蒙古人的措施沒什麼兩樣。


李自成當然做準備了,要不他拉攏吳三桂做什麼?而且一片石之戰最初的目的也是迅速擊敗吳三桂阻止他與清軍合流,南方几十萬明軍李自成都是派的部下去應對,打吳三桂是他率老營主力親徵,這不是準備對清作戰是為了什麼?總不是去打俄羅斯吧,但他沒料到的有如下幾點:

1.清軍會迅速入關,且滿蒙漢八旗全民動員強行擠出12萬人入關,還帶了大量火炮,從而取得了局部兵力優勢;清軍這次入關的目的不是劫掠,不是和金朝一樣入主中原,而是統治整個中國,這一點誰都沒想到。畢竟連蒙古人都是細嚼慢嚥,清軍的胃口居然出乎邏輯的大。要不南明也不能幹出聯虜平寇的事兒來。如果還是和之前一樣動員幾萬人入關搶劫,那李自成的準備工作是足夠的,就算打不贏也不會全面崩盤。但因為小看了清軍的野心,沒有應對清軍大舉入關的預案,一片石戰敗後被清軍一路追著打,沒有喘息時間,只能倉皇逃回陝西

2.吳三桂那點人馬居然敢賭大的降清;而且清軍居然能迅速有效挾制已經軍閥化了的關寧軍。吳三桂這種野心家想想也知道他不可能想做清朝純臣(被後來的歷史所驗證),但清軍迅速抵達邊境讓吳三桂短時間內沒有再反悔的機會。當時人們的估計是吳三桂就算不降順,也是心在明朝,與清軍結盟平寇,反正南明是這麼認為的。關寧軍和清軍相對密切的協同,是大順在一片石慘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李自成本來的打算是穩住吳三桂堵住滿清,然後江南傳檄而定,統一中國後在出關滅清。這個邏輯其實沒有什麼問題,李自成總不能放著左良玉和江北四鎮四十萬大軍不管就去和滿清死磕,率領老營兵去揍吳三桂(當時老營戰鬥力已經在關寧軍之上),基於李自成掌握的情況也沒問題,但具體執行的時候由於前面兩個「意外」因素,就翻車了。順軍之所以會輸而且輸的那麼徹底,我個人更傾向於這是個必然中的巧合。李自成個人能力當然是有欠缺的,但明朝也確實是出乎他意料的爛。

李自成東徵最初的目標是拿下山西,結果山西明軍沒做任何像樣的抵抗就投降了。大順軍腳踩西瓜皮接著往東邊走,然後北京城就抵抗了一天……然後大朙在還有五十萬軍隊的情況下就亡了。這種時候,李自成懵逼,掛在樹上的朱由檢懵逼,南京羣臣和藩王們更懵逼。

順軍並非民間傳說的百萬之眾,核心就是李自成嫡系老營兵六萬人,且投降的明軍尚未得到妥善處理,南方四十萬明軍還在和順軍交戰,缺乏整合也無法集中兵力的順軍直接在一片石遭到兩倍於己的清軍+關寧軍重創,基本全軍覆沒,失去武力保障後,還沒穩固的根據地立刻跳反,殺掉大順派遣的官吏做了牆頭草,由於南明對北方的情況完全是懵逼的,那時候還在吵著立誰當皇帝,因此清軍基本順利地接收了華北。

而由於主力軍團的全軍覆沒,李自成短時間內無法集結足夠和清軍主力決戰的人馬。大批明軍,特別是曾經投降大順的宣大精銳明軍順勢倒戈降清(反正投降這種事有一次就有無數次),讓清軍的力量進一步加強。之後大順雖然取得過一些局部勝利,但無力扭轉大局,畢竟重建軍隊是個慢活,李自成也確實是心態有些爆炸,逃回陝西後又很快棄守陝西,稀里糊塗就死在湖北了。

ps,關於順軍戰鬥力的問題,其實闖軍-順軍的戰鬥力是被嚴重低估了的,清軍反倒可能存在被高估的問題,難道十歲的兒童和五十多歲老翁也能嗷嗷叫的砍翻一片順軍嗎?要知道李自成老營都是15歲以上40歲以下的精壯漢子,滿洲人體質特異生下來就會武功?後方的文人會信什麼滿人生來彪悍勇不可當,在前線拼打出來的李自成知道這是不可能的,所以李自成並沒有將清軍視為什麼不可戰勝需要集中壓卵之勢的兵力去擊敗的對手

個人觀點,清軍被吹上天,而農民軍一直被低估主要是因為明朝大臣跟皇上放衛星,對農民軍取得勝利就吹噓成打的農民軍全軍覆沒,失敗了也能喪事喜辦說奮勇殺敵重創農民軍,只是反賊人太多,於是明末義軍首領個個不死小強,動不動全軍覆沒或者損失數萬,他就是能隔幾天東山再起,生命力這麼頑強,咋清軍一入關就全被打死了?反正我不相信是巧合

至於關外為啥節節失利呢?什麼士兵缺餉所以不願意打仗,不存在的,因為東虜都是半獸人,騎射無雙刀槍不入曉得吧,必須得加錢,不然打不過,真打不過。瞎話說久了,自己都信了,導致明朝大臣真以為清軍是高達,清軍入關後,降清的官員和前明軍被義軍打的受不了了就上摺子請求派滿洲兵參戰,這一來二去的把八旗折騰苦了,王爺都死了好幾個。吳三桂為啥敢造反,就是因為他是前線打仗的,不是後方的吹比文人,知道清軍戰鬥力吹的成分居多,都是倆肩膀扛一個腦袋,一樣的,八旗不是啥變異獸人,只要你肯給士兵發錢,只要將領用命,只要你有足夠多足夠好的火槍大炮,八旗就完全可以被擊敗

當然清軍也樂得接受自己神勇無敵的形象,就全盤笑納了。

關於吹牛的問題,就說孫傳庭吧,說是把李自成打的就剩18騎,其實是李自成分散突圍,還有千餘殘部,打不了明軍主力,打打地主鄉勇沒問題,一頭鑽進山裡就東山再起了。這其實沒達成全殲李自成的戰略目的,人家組織架構還完整著呢,結果沒多久李自成復出,啪啪打臉。

柿園之戰被李自成誘敵深入,吹成接連擊敗闖軍打的李自成差點自殺,最後被李自成用人海戰術擊敗,至於為啥李自成被打的快自殺了還能組織絕對優勢兵力搞人海戰術?啊……這個這個……下一問題。倒不一定是孫傳庭主動吹或者他自己內心真願意這麼吹,而是那個環境下不吹你混不下去

其實清軍戰鬥力並不是明顯高於順軍,之後順軍還組織過反擊戰並取得了勝利,是當時少有的敢於在野戰中對抗清軍的勢力(想想洪承疇,吳三桂,江北四鎮都慫成啥了)但由於李自成主力兵團的全軍覆沒,多米諾骨牌效應下讓清軍的規模短期內膨脹了起來,如果李自成主力能夠保全,未必不能在中原或潼關取得決定性勝利,到時候牆頭草們又會倒回來(被吹的神乎其神騎射無雙的東虜都敗了,還扯啥)


有一點我不贊同 @赤坂凌太郎 ,我不認為緩戰是一個錯誤的選項。

在1644年,大順收取太原之後,如果李自成對於滿清的威脅有足夠的認識。正確思路應該是由李過坐鎮太原,以封閉滏口陘、井陘、飛狐陘,然後以三四萬老本勁兵北上收取宣大,以三鎮降兵配合老本兵斂兵拒險。老弱婦孺則就地安置,組織屯田生產。

李自成本人帶領三四萬老本掉頭南下上黨,從太行陘出河內,沿著黃河故道向東,一路上整編流民直抵大名府城下,然後向南直插歸德。此時河南已經糜爛,根本養不起大軍,所以李自成自己完全可以帶著兩三萬主力親自坐鎮歸德,從河南流民中再選三精壯。然後派一個大將帶一兩萬老本加上大量流民新兵向東灌進山東和徐、淮一線,截斷漕運。

除非多爾袞真的有大規模瞬間轉移的魔法,就算他1644年年初提前入關、收關寧、取北京,收編薊遼邊軍,拉拉雜雜怎麼也要忙大半年。這時候兩淮不一定,山東是肯定被大順全據,漕運斷絕。然後多爾袞抱著一團二十多萬的大兵團在北京,能幹嗎?是去磕太行一線被大順老本嚴防死守的雄關要塞,還是頂著寒冬穿過一片赤地的華北平原南下來磕河防?

別誤會,我沒認為黃河故道能擋住多爾袞,但是多爾袞過了黃河有什麼用?豫東地區已經一片黃泛區,十萬級別以上的集團軍連行軍都困難,別說後勤了。你寒冬臘月擁十幾萬大軍南下,背後撂著一條漫長的補給線,山西順軍隨時從太行山的各個隘口殺出切斷你後勤,傻子才幹這種事兒。

就憑已經被韃清自己打爛了的河北,在漕運斷絕的情況下絕對是養不起二十多萬脫產軍事人員的,更何況韃清已經把治下所有成年男丁徵發從徵,根本沒有任何退路。

歸根結底,還是「天命在我」的速勝論害人啊。


李自成是有防備的,但是他應該沒有想到滿清會如此迅速的投入主力進行決戰,他低估了多爾袞的決心。三月十九崇禎死,四月初九多爾袞就率領八旗精銳趕奔山海關了,一度一日強行軍二百多里,多爾袞只用了十三天就趕到了山海關前線,可以說是非常及時。

當時李自成帶到一片石前線軍隊數量多少至今仍有爭議,我個人傾向於顧誠分析的七八萬人的級別,不足十萬。這些人包括了中權親軍在內的大部分順軍核心骨幹,可見李自成不是沒準備。

當時山海關明軍大約五萬人,僅以李自成所帶兵馬來看足夠解決問題了,事實上如果八旗軍不參戰或者晚點參戰,李自成在兩天之內就解決了吳三桂,被吹上天的明末「關寧鐵騎」除了吳三桂親軍數千,其餘戰鬥力被嚴重高估了,說到底就是一羣兵痞軍閥。

多爾袞真正帶到一片石之戰參戰的八旗軍大概有五六萬人,在李吳實力相當甚至李實力佔優的情況下,八旗軍的忽然出現導致局勢逆轉。

這就是李自成準備不足的問題了,七八萬人得勝之師對五萬失去皇帝士氣低落的孤軍,勝算不小。然而算上滿清五六萬精銳騎兵,那麼整個局勢就徹底逆轉了,即便沒有吳三桂,五六萬八旗精銳對七八萬起義軍野戰,李自成勝算也不大。

說到底就是李自成準備不足,低估了多爾袞的決心,兵力太少導致面對吳三桂和滿清力不從心,試想,假如李自成能多調集一些兵馬,留下足夠的預備部隊,一片石之戰勝負又將如何呢?

李自成是有這樣的實力的,西安誓師號稱騎兵六十萬步兵四十萬,去掉九成也不止一片石之戰的兵力吧?後來收編明朝大批邊軍,用在哪了?佔領北京以後的李自成手裡能調動的部隊沒有四五十萬也有二三十萬吧?結果就帶著七八萬人出征,明顯準備不足。(有人會拿糧食不足為藉口,事實上明末起義軍大多流動作戰,在生死存亡的戰略決戰面前李自成如果下定決心,他會因為糧食問題帶不了自己的軍隊?事實是大順政權徵糧比明朝高效的多。)

再後來就是那股邪性的大風了,如果沒有那股大風估計李自成且戰且退,部隊損失會小很多,畢竟打不過跑路是明末農民軍的拿手絕活(這壓箱底的招在潼關戰役後也被八旗軍壓制了),這樣在後面的對清軍的作戰中大順軍絕對不會這麼狼狽。

然而那股邪性的大風導致大順軍徹底崩盤,兵敗如山倒,李自成的基本盤部隊損失慘重,這直接導致後面面對八旗軍和吳三桂的追擊時大順軍力不從心,根本無法恢復戰鬥力。

事後諸葛亮來看,李自成想擋住滿清(先擋住,當時想一戰贏滿清不現實)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方法就是突襲山海關吳三桂,李自成從北京出發走了整整八天,明顯是用時過多了,他四月二十一到山海關附近,多爾袞的主力是二十二號才趕到山海關附近,假如李自成能迅速行動,提前兩三天到達並趁勢拿下山海關,擋住滿清不成問題。再極端點就是不要在北京用夾棍撈錢,李自成三月十九拿下北京城,用最快的速度整頓治安,然後立刻率領主力進攻山海關,以武力逼降吳三桂,吳三桂不降就直接打。那時候多爾袞就算想入關黃瓜菜也涼了。

第二種方案是在吳三桂出爾反爾之後不要急於行動,調集關中、長城沿線、中原以及襄樊地區的主力雲集北京附近,然後再前往山海關與滿清吳三桂決戰,甚至可以以北京城為依託打一場防守反擊戰。(一片石之後李自成有這個打算,但一片石損失太大,沒辦法實施這個方案了)

只要擋住滿清第一波猛攻,李自成就能穩固北方防線,分兵收拾南明奪取南方財賦基地,然後生聚教訓整軍經武,北伐遼東,與滿清決一死戰。

因為開天眼而論,當時南明脆弱不堪,沒有剃髮易服幾乎要被秋風掃落葉,收拾他們不成問題。滿清方面實力在甲申年達到了巔峯,撐過去那幾年多爾袞快要死了,多爾袞一死滿清拿命入關?不內亂就是好的了。

當然歷史不容假如,甲申年李自成和他的大順政權成敗匆匆,空留遺憾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