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作爲一個文壇資深噴子,基本上是見誰罵誰,除了蕭紅之外,少見他誇過誰。魯迅在民國時期將揭露社會上不公平的實事情當做自己的事情,重點是他的言辭犀利,文筆蒼勁簡直就是當代的一股清流。在他的筆下就有我們小學課本當中的一篇文章《故鄉》。

少年閏土的真實結局:被魯迅家辭退,欠債一大堆,走了他爹的老路

在這篇文章當中,他描寫了自己的少年時期的一個玩伴——閏土。小小年紀的閏土在魯迅的家裏是需要工作的,但是因爲年紀小,所以吩咐他看管祭品和瓜地。當時的魯迅還是一個富家少爺,每天無所事事的,只能找和自己年紀相仿的閏土玩耍。小時候的閏土是一個健談的人,而且會很多生活技能,不僅會抓麻雀,還抓到過猹,在白天的時候就帶着他這個少爺去海邊找貝殼。在少年時期,魯迅是羨慕閏土的,因爲對方什麼事情都會。那個時候的魯迅對閏土滿滿的都是崇拜。

少年閏土的真實結局:被魯迅家辭退,欠債一大堆,走了他爹的老路

但是多年以後再見面,早已是物是人非了,閏土的一聲“老爺”形成了一個無形的階級隔閡,甚至這種關係是沒有辦法再回到小時候了,長大之後的閏土還是複製了他父親的路,家裏有很多孩子要吃喝,自己的日子過的很不好,對於生活漸漸開始麻木。

少年閏土的真實結局:被魯迅家辭退,欠債一大堆,走了他爹的老路

其實最後魯迅也沒有交代閏土的結局,但是在當時那樣的一個年代,閏土是少不了吃苦的。其實大家都將這樣的一種經歷當做是藝術,但是這種藝術其實就是自己的生活,當年魯迅筆下的閏土真名叫做張閏水,按照當時社會上一直流傳的五行八卦,覺得這個孩子在出生的時候五行缺水,所以才起了一個這樣的名字,但是後來因爲魯迅老家是紹興,在當地方言的作用之下,他的名字也就變成了閏土了。

少年閏土的真實結局:被魯迅家辭退,欠債一大堆,走了他爹的老路

當年閏土的父親就是魯迅這樣的地主家做長工,家裏有很重的負擔,不僅孩子多,甚至家裏的經濟也很不寬裕。所以當時小小年紀的閏土,纔到地主家當看祭品的人。但是也僅僅是一個小工。

少年閏土的真實結局:被魯迅家辭退,欠債一大堆,走了他爹的老路

當時他的家庭很不幸,孩子多也就罷了,但是他的父親在孩子們都還沒有長大成人的時候,就去世了,於是讓閏土小小年紀就沒了依靠,每年也只能在最忙的時候來魯迅家幫忙。後來魯迅家也破敗了,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只能將這些工人一一辭退。沒有工作的他,只能回家種地,但是家裏只有六分地,每年交了公糧之後,也就不剩下什麼了。後來趕上了年景不好們,基本上一年都沒有糧食,地主們都來催債,此時的他正巧生病,因沒錢治病不治身亡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