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团反对经济部修恶工辅法,放任农地违章工厂。(图/地球公民基金会提供)

▲环团反对经济部修恶工辅法,放任农地违章工厂。(图/地球公民基金会提供)

记者许展溢/台北报导

经济部中部办公室昨(30)在高雄召开「未登记工厂政策暨工辅法修法方向」座谈会,提出四大修法方向,环团今(31日)指出,台湾目前约有7千多间临时登记工厂,大部分都在农地上,担心影响未来农业生态环境,痛批经济部的修法只是换汤不换药,更是烂方案。

经济部中提出的四大方向为「工厂容许使用证明书」、「特定地区划定改良」、「新订都市计划或产业园区报编」和「使用计划」,环团认为,工厂容许证明书本质上是让农地违章工厂,以类似农业加工的容许使用证明书方式,让农地违章工厂可以继续以假合法的方式留在农地上,进而全面破坏既有土地管理制度。

「特定地区划定改良」将原本既有的2公顷面积标准,再下修门槛标准为0.5公顷或1公顷,环团认为这是进一步修恶。而「新订都市计划或产业园区报编」是漠视历年以收拢违章工厂的名义,开辟各个工业区(如彰滨工业区、林口工业区),其进驻率极差的现实。而「使用计划」机制本质上是农地违章工厂的假合法再进化。

地球公民基金会、彰化县环境保护联盟、环境权保障基金会、主妇联盟环境保护基金会以及环境资讯协会一致表示,这些方案完全是换汤不换药,不仅无法解决问题,更是扩大问题的烂方案,齐聚高喊「没有环安,就没有农安,没有农安,就没有食安!」

地球公民基金会山林国土组专员吴其融说,临时登记工厂7千家中,约有7至8成都在农地上,其中9家是合法辅导后转移至工业用地,约20家是自发性迁移,但政府提不出真正解决问题方案,不仅让很多工厂担心后续生产问题,也对农业生产环境造成伤害。

环团们表示,临时登记制度依法将在2020年6月2日落日,呼吁政府在剩下不到2年的期限内,赶快拿出方案,让取得临时登记的违章工厂离开农地、进到工业区, 否则中高污染违章工厂在农地上继续营运,就是对农业生产环境的伤害,威胁食品安全、更打压农业经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