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攀岩里的冲坠是什么」很简单,但对于冲坠的注意事项,和冲坠相关的冲坠缓冲等问题则需要展开聊聊。

要理解攀岩里的冲坠,关于这点其实这个回答里的图片已经蛮直观的了,避免有新同学不了解,我们从攀岩里比较好入门的运动攀开始讲。

最简单的描述就是,当你往上爬时掉下来,到绳子拉住你的事情叫冲坠嘛。没攀过岩的同学也可以看到,绳子一头系一个人,一旦攀爬者掉了保护员就拽住他嘛。

但是!以上已经讲完什么是冲坠了,仅仅是只知道什么冲坠就去攀岩就会发生很多意外,比如坠落的距离比较长的时候,在高度比较低的时候等等,因此冲坠这个事情就跟保护联系起来了。

多段攀登中的先锋保护

问题就变成了「如何安全冲坠」,为了不跑得太远,我们就最简单的运动攀(sport climb)中先锋的直壁冲坠分析,冲坠的发生有三个节点,攀爬者、保护锚点、保护员。

这三个节点中包含装备有:安全带、保护设备、主锁、绳子、保护锚点(挂片+快挂)。

1.两种不同的脱落

理解冲坠前提需要对攀岩有了解,从上面两张图可以直观看到,现代运动攀是一边往上爬,绳子也要跟著往上,扣进下一个快挂里,可以想像,当你去扣进下一个快挂的过程中,突然掉落下来,这过程是冲坠。区别另一种脱落是,绳子连接安全带的绳结比最高的保护节点(快挂)低,这时候的脱落并非是冲坠,这种情况大多出现在往头上挂完绳子力竭时。这两种脱落采取的保护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后者的非冲坠脱落,可以直接让绳子[1]弹性来缓冲受力,即顶绳保护。

2.冲坠与绳子

冲坠一直有,而冲坠的软著落保护技术[2]是后来才诞生的。

说起来这个技术也很简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使得腰受力更小。动力绳的发明最直接的改善了攀岩人的腰,每次发生冲坠的时候可以让这根想弹簧的绳子缓冲一部分力量,使得腰的受力更小。关于动力绳的介绍可以戳这个篇文章—— 岩点:装备 | 攀岩和玩命之间,只差了一条好绳子(上)

在细节上要关注保护双方的体重比、绳子的延展性、绳皮情况、绳结与安全带的连接。

重量级的朋友保护时候要注意主动给换成,轻体重保护大体重需要注意有平台的情况要谨慎给缓冲。不同情况的保护姿态,顶绳和给缓冲的先锋姿态调整,注意保护攀爬者的腰。

理论上人能承受最大的冲击力是12KN,UIAA的绳子标准是80KG的人在1.77的冲坠系数不大于12KN。所以超过80KG的朋友在使用动力绳上要更加谨慎。

新旧绳子的延展性不一样,尤其是长线路上,30米线路,前3米要收紧收紧再收紧,再老的绳子在这么长的绳子延展性下是很容易掉到地上的。

在不同绳结的使用要注意细节,注意绳结和安全带的距离,有些特定的结需要打收尾防脱结。

3.冲坠与保护器

1.grigri

图源 petzl 的grigri使用手册

图源 petzl 的grigri使用手册

grigri[3]里涉及先锋保护和冲坠一般大家会忽略的两个点,一个是先锋/顶绳模式,另一个是先锋保护时制动手的手法。

2.ATC

4.冲坠与快挂

1.快挂方向

2.身体姿势

3.快挂方向带来的影响

曲折的线路最好用长快挂

5.拓展——多段、传统等

1.注意冲坠系数(fall factor)[4],尤其是多段攀登的起步脱落冲坠系数超过2

2.传统考虑机械塞、岩塞强度

3.登山、攀冰玩的也不一样,切勿生搬硬套。

有些选项也没在回答里展开细说,但根本在于我不能保证你看完这个答案就能了解先锋保护和冲坠,我能保证的是只要你爬得够久就会发现,总会有出乎意料的情况出现,所以保持一个敬畏的心注意安全才是爬更久的诀窍。

数据冷知识:如果你致命操作出现率是每天0.1%,如果你一周爬两天,一年51周即102天,10年即1020天。

一天存活率99.9%,0.999的510次方是0.6,爬五年存活率是60%,爬十年存活率是36%,爬二十年存活率是12%,爬三十年存活率是4%。剩下我就不算了,毕竟量化就是想告诉你安全操作的重要性,大家不妨算算自己的操作失误率,看似已经很小的失误率千分之一在几千天的累计下,死亡风险高达90%。实际上单个操作在攀岩里并不会致命,但是可怕的是犯错带来的心态不稳、连续犯错等问题,所以既要保证每个操作的安全,也要增强心理素质。

参考

  1. ^动力绳简介 https://zhuanlan.zhihu.com/p/68599961
  2. ^Sport Climbing: 7. Soft Catches | Climbing Tech Tip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rxuE8uLANw
  3. ^petzl官网,内附grigri使用手册下载链接 https://www.petzl.com/US/en/Sport/Belay-devices-and-descenders/GRIGRI-PLUS
  4. ^冲坠系数详解 https://www.sohu.com/a/195752535_99893772


【冲坠】上攀过程中脱手后、直到绳子承载你全部重量之前的自由落体过程。

找到超直观的一张图

为什么产生冲坠:随著攀岩手上攀过程(顶攀),保护手很难时刻保持绳子处于紧绷状态;在攀岩手成功将绳子挂入更高的一个快挂之前(领攀),如果发生脱手,现有位置和最高一个快挂之间的高度差,将会导致攀岩手进行自由落体运动。相比于顶攀,领攀过程中发生的冲坠高度差更大,对运动员的伤害也更大。

可以看到小姐姐面前的挂片,这个冲坠落差至少2米乘以2

冲坠的危害:冲坠会导致重力加速度通过安全带迅速作用于人体,直接造成人体损伤,严重可能导致关节脱位。除了直接伤害,更多的运动员是在冲坠过程中,由于没能调整好下落姿态,撞上岩壁,导致四肢受伤。

如何避免冲坠造成的危害

1、选择合适的保护绳。我们攀岩中的保护绳都采用动力绳,【严禁将静力绳用于保护】,其原因就是动力绳有一定的弹力系数,在运动员发生冲坠时,绳子会延展以吸收动能,很多绳子可以伸长30%-40%,这一点可以极大程度的减少冲坠带来的直接伤害。但值得注意的是,延长率过高的绳子会导致你在高度不够的时候,直接跌到地面。我第一次买的绳子延长率35%,去户外在较低的位置脱手,我直接站到了地上,魂儿都要吓飞了,果断换了下面这个延长率低的。

这就是我人生第一根攀岩绳Sterling Velocity

这个Dynamic Elongation就是动态延长比例,这一款可以在冲坠时延长26.4%

2、选择合适的安全带。针对不同的攀岩类型,各厂家都有不同款式的安全带,一般来讲,这些安全带都会在轻便性和缓冲效能上有不同的倾向,对于非传统攀的选手,或者我这样的初学者,可以不用太在意轻便性,选择缓冲效能更好的款式,效果很不一样。我当时想选始祖鸟家的超薄超轻款,但去店里试了一下果断放弃,最后还是选择了厚实的Sama。

人生第一个!很厚实舒服,但腿部调节没用,而平添了重量

鸟家的超轻款,只有340g,但是勒的腰疼

现用款,国外某评测网站排名第一,很舒服!很经济!

还有这个网站的其他推荐款,感兴趣可以试试,我还是绝对Sama最平衡些

3、户外戴头盔、戴头盔、戴头盔!尤其是新手,有一次碰到头吓死老子了,幸亏带了头盔。

4、领攀选手别作死。看比赛中常常有选手因为路线选择跳过一个挂片,直接挂更高的。户外的话,小白如我还是一步步稳扎稳打,不然那个高度差,过于酸爽。


右脚脚点没踩好,出手的时候发生了冲坠。由于是slab攀爬,冲坠的时候右脚被岩点带到,有一定的概率造成脚踝扭伤。


突然失手


在爬先锋的时候脱手就叫冲坠,看字面,多数是冲上去抓高处岩点的时候,没抓到或者脱手了,人就会坠落到下一个快挂点,就叫冲坠。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