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判决书,司法,法槌,法庭。(图/达志示意图)

▲法官对于酒驾肇事者涉及公共危险罪的判决结果不尽相同。(图/达志示意图)

记者李蕙璇/台北报导

酒偿险过去因为被认为助长车者喝酒开车上路,随著这几年投保率已大幅减少,目前市场上大约10%。产险业者坦承向酒偿险保户主张代位求偿追讨保险金,执行过程常卡卡的,有一定的难度。

根据一些法官判决车主违反公共危险罪的判决书来看,有个共同点是车主饮酒后吐气含酒精成分,皆为超过每公升0.25亳克者。但也确实有法官没有判酒醉肇事车主违反公共危险罪。

据了解,有产险公司就在理赔前,先确定警方为保户所做的酒测值是否超过0.25毫克,如果超过的话,就会跟保户说可能因此遭法院判公共危险罪,届时也会再向保户讨回这笔保险金,因此在这个时期就干脆主张依约无责任理赔,可省却日后还要花时间向保户主张代位求偿的法律追讨时间。

一名产险公司理赔部主管表示,这些年来确实和法务人员都有再向遭法官判刑公共危险罪的酒偿险保户,追讨回理赔金的案例,只是执行过程中花耗许多心力与时间,因为法院审理判刑需要花一段时间,之后车主也不会主动提供判决书,让保险公司知道遭判刑的结果,以免被追偿。

产险公司就会不时地上网到监理站、司法院判决书公开网站,查询相关资料及判决书。由于判决书也不会公开车主的全名等相关个资,产险公司内的车险部及法务人员还要就许多特征一一详加比对,也就造成车险公司向保户代位求偿的困难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