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13年虧損。


微型電動車霸主“佔號神器”失靈 股權凍結6億:李書福會成接盤俠?


李書福是微信電動車霸主知豆汽車的救星嗎?

近日,知豆電動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知豆汽車”)新增一條股權凍結被執行人信息,執行法院爲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股權凍結額度爲1億元。這是5個月以來,知豆汽車的第21條被執行信息,累計股權凍結金額超過6.1億元。

此前,知豆汽車就已陷入窘境。2018年8月,知豆北京公司陷入裁員、關閉風波。知豆汽車旗下的知豆智信,80多名員工遭遇欠薪,有的甚至已經三個月未收到工資。知豆員工也接到署名“北京辦”的撤銷通知,辦公室租約將於8月底到期。當時,知豆汽車內部人士對此迴應稱,知豆汽車計劃將知豆智信合併到上海技術中心,並坦承由於新能源汽車補貼下發緩慢,確實出現了拖欠工資的情況。

知豆汽車成立於2006年,是新大洋集團旗下的電動汽車品牌。藉着國內發展新能源汽車政策的“東風”,以及補貼後售價僅爲3萬元到5萬元,知豆汽車被限號城市消費者稱之爲“佔號神器”。目前,知豆汽車在售車型主要有D2、D2S,以及2017年11月上市的D3,均爲微型純電動汽車。

公開數據顯示,知豆2015年的銷量是2.53萬輛,2016年銷量是2.4萬輛,2017年銷量是4.2萬輛。然而,隨着我國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調整,2018年知豆銷量開始下滑。2018年累計銷量僅爲1.5萬輛,同比大跌63.90%。

知豆汽車爲何陷入銷量暴跌、股權凍結的窘境?時間財經聯繫了知豆汽車,但截至發稿,電話一直無人接聽。不過,多位知豆汽車經銷商告訴時間財經,有的已經不銷售知豆汽車。部分還在銷售的經銷商表示,目前只有D2銷售,不過都是二手車。因爲擔心補貼繼續下滑,他們已經在2018年完成上牌。

汽車分析師鍾師對時間財經表示,知豆主打的是微型車市場,受2018年新能源補貼大幅滑坡影響,銷量下滑明顯。另外,目前整個社會處於消費升級狀態,微型車市場在出行和私人消費領域的前景都不被看好,未來面臨着轉型的壓力。

“佔號神器”墜落

知豆的造車之路頗爲曲折。知豆汽車最初沒有生產資質,爲了解決這個問題,2014年新大洋與衆泰汽車合作推出衆泰知豆電動車,2015年又與吉利合資,推出了知豆D1、知豆D2等電動車。2016年7月,吉利減持知豆汽車股份,從第一大股東變爲第二股東。隨後,2017年10月知豆汽車獲得工信部公告准入,正式獲得獨立造車資質。


微型電動車霸主“佔號神器”失靈 股權凍結6億:李書福會成接盤俠?


目前,知豆汽車的股權結構是,大股東新大洋機電集團有限公司持股31.45%,第二股東吉利集團(寧波)有限公司持股26.44%。而創始人鮑文光則爲公司實際控制人。不過2018年6月,知豆宣佈鮑文光不再擔任總裁職務,來自漢騰汽車的李學明被任命爲新總裁。

知豆也曾有過高光時刻,銷量在3年內增長2倍,2017年達到頂峯4.2萬輛。這也使知豆成爲當年電動乘用車銷售量第四名,僅次於上汽的4.4萬輛。其中,D2產品銷量4.23萬輛,在中國新能源乘用車中排名第二。

當時,知豆電動汽車CEO鮑文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自信滿滿地表示,“現在企業的盈虧平衡點是5萬到6萬輛,2018年知豆電動汽車肯定會盈利。”

但隨後,知豆汽車卻遭遇“大潰敗”。一位接近知豆公司的內部人士表示,目前D1已經停產,但D2、D2S還在小規模量產。知豆旗下產品陣容比較單一,在售的車型只有知豆D2,知豆D3雖然在2017年11月就上市,但是並沒有投產銷售。目前,全國大部分的知豆經銷商都只保留了銷售權,等待5月從知豆廠家進新品,不過還不知曉車型配置、價格等具體細節。其中,北京大部分經銷商,都沒有進貨,部分三四線城市的店還在進貨。

啓信寶信息顯示,知豆汽車分別在2018年10月、12月以及今年2月、3月發生過股權凍結,合計凍結金額超過5億元。另外,各地法院發佈多宗知豆汽車作爲被告與其他公司糾紛的民事裁定書,糾紛類型包括買賣合同糾紛、企業借貸糾紛以及拖欠其他公司貨款的糾紛。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祕書長崔東樹表示,過去微型電動汽車所佔的產銷量比例過高,現在的結構更加趨於合理,銷量下降是市場迴歸正常發展的表現。

轉型機會不大?

對知豆造成直接影響的是新能源補貼下滑明顯。2018年6月,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正式實行,其中續航在180公里左右的A00級車受形影最大。以北汽EC180和知豆D2爲例,在2017年能獲得國家3.6萬元的補貼,而在2018年過渡期降至2.52萬元,過渡期後知豆D2領取的國補僅爲1.65萬元。


微型電動車霸主“佔號神器”失靈 股權凍結6億:李書福會成接盤俠?


政策調整帶來的成本差,整車企業承擔比例在50%以上,剩下的部分則需要整和產業鏈上下共同承擔。這也使得高度依賴補貼政策的知豆等微型電動車企,失去了價格優勢,銷量將大幅下滑。

除了糟糕的市場狀況,資金短缺帶來的壓力也是知豆危機的重要原因。2017年11月,鮑文光曾表示,知豆自成立以來連續12年虧損。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知豆連續虧損13年。

融資進程不順,更讓知豆汽車的經營壓力劇增。知豆十餘年來,股權多次變動。2015年,知豆汽車完成A輪10億元融資,吉利集團成爲第一大股東。2016年7月,吉利汽車發佈公告稱,爲了讓知豆獨立申請純電動乘用車資質,以6.21億元轉讓旗下知豆的股份,吉利成爲第二大股東。2017年,知豆汽車試圖展開B輪融資,融資金額爲20億,但並未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在銷量不振、資金長期緊張的情況下,知豆汽車各方股東傾向於讓吉利再次成爲大股東,並掌控運營。此前,吉利汽車方面曾表示稱,“還沒有能披露的消息”。

2019年,知豆汽車謀劃轉型。1月,知豆汽車總投資達120億元的“知豆電動汽車有限公司年產20萬輛新能源汽車製造基地”項目已正式在南京簽約。與此前聚焦微型車不同,該項目將生產新能源乘用整車,包括轎車及SUV。

不過,這並不爲業內所看好。鍾師表示,知豆切入電動轎車和SUV,就進入一個競爭激烈的紅海市場,轉型也很困難。它入局比較比較晚,本身實力也弱,基本上沒太大機會。(北京時間財經 歐陽西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