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福部银发数位生活研究与国际接轨专家咨询会议

收到邀请参加卫福部委托复健工程暨辅具科技学会办理的闭门专家咨询会议,针对台湾接续的高龄化,以及ICT如何应用如何协助应用,这次不从产品面,我们从整体的战略面与规划面出发,来寻找台湾产官学研合宜的发展方向。

在场有许多相当令人尊敬的前辈老师在场,他们研究这些问题,从更高角度来面对这些问题由来已久。大概我这儿能够提供的建议,就是局部的观察结果,作为政策拟定时实际案例参考用。

确认了自己能贡献的属性与范畴之后,接下来其实才是重点。看看陈副如何在台下每个都是一方之霸,如何翩翩有度的主持、引导与激励每一个发言者的思考内容并兼顾尊重与时间限制。

一开始先由元智大学老人福祉科技研究中心的徐业良老师做一简介,老师投入老龄科技已经相当久远是这方面的先驱,也分享他自己照顾远在台中的母亲如何借由现有远距照护技术与其互动。其下的研究团队也相当庞大,目前也肩负将实证研究的样品要变成商品的重要责任。其中提到小米手环二有心律侦测功能,以价格战终结智慧手环的战局。

演讲中,徐老师提及”高龄议题中有许多商业化的需求,在场产业代表中兴保全与龙骨王将有很好的发展”,恩,被记得以及提及的感觉真不错!

 

接著是国内高龄照护的龙头团体双连安养中心,由赖明妙主任出马,分享双连在高龄照护的现况,并与科技业者合作的各项成效。女性演讲者个优点,在于他们乐意将遭逢的困境公开分享,进而寻求更多合作与协助的可能性,看了我都跃跃欲试了。

 

接下来就是各领域专家的发言人

 

中兴保全副总经理怎么不拘泥于字句,从大个格局与方向,从实际的应用会有的风险与社会责任,将业界以及政府的权责做一区分。台北护理大学长照研究所的李教授则是点出长照是现有施政的方向,但须留意多部会同时进行,会有权责不分的问题。

终于轮到我了,出发前跟量宽快速讨论过,希望可以的话回答的内容就以增利龙骨王为主。会议当下思考了一下,还是从整体国家医疗器材产业的升级以及发展的众利角度来发言,希望获得卫福部长官的青睐,当整体大环境生态系变的丰富了,每一位厂商还有这个国家的照护体系才有永续发展的可能性。简单把自己的发言与配适的回答与建议简列如下

Q:现有ICT之应用,如何使之更普及?

RAY:日本的长期照护是台湾的领先指标,搭配著长照政策日本政府也培植了长照工业。我们有好的日本公司商品以病床为主,在日本介护法施行之前公司员工约有15人,施行迄今之后员工数到了200余人之众,这是日本政府为了日本介护法施行刻意培植的。借由中小企业在器械在辅具上的技术协助,才能让照护品质更好。所以建议政府应明订明确的长照用品的检验采购规范让厂商得以知法守法,并有国内产品优先采购以利长照工业的发展。

Q:银发数位生活与国际接轨

A:靠国内政府的采购与补助,只能成为一般或是大型厂商,要成为伟大的企业一定需要出台湾,将台湾运行的商业模式或是商品借由销售或是技术转移来赚取外汇。但问题来了,如果是对于高龄产业远远领先于我们的日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呢?私以应该以上驷对下驷。以台湾医疗器材的等级,进入日本长照的供给炼。以台湾的上驷对日本的医疗需求上驷,光是单一市场产品的认证就花费了三五年时间,而且产品的成熟度是否能符合比我们先进的日本医疗认可还是个大问题,只是陈义过高但不切实际的作法。但若将台湾的上驷攻往日本的长照产业,解决的问题限缩在健康促进与长期照护所需要的医疗需求,将是更为实际可行的作法。

 

其他的问题还真的回答不出来,也就草草带过

若有相关见解,也欢迎前辈们提出讨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