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风是指脑内血管的急性病变,造成脑内局部的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各种脑损伤的表现与后遗症状。其发病率、致死(致残)率相当高,长期为十大死因前三名。

 

其典型的发病症状是突然昏迷、不省人事、口眼歪斜、语言不清、半身不遂等。本病是可借由积极作为预防其发生的重大疾病之一。其发生的先兆、急救、平时的保健等简介如下。

 

※中风的危险因子与先兆

-形体肥胖,嗜睡懒动,睡时鼾声大而频繁,痰多,喜欢吃肥肉、炸物、冷饮、烟酒等,常兼有三高病症。

-长期患有高血压(肾脏病)、糖尿病(胰脏病)、高胆固醇/血脂症(肝脏病)、低血压或心跳不规则(心脏病)、动静脉血管炎、动脉硬化或脑内血管痉挛(血脉病)的中老年人。

-常出现头眩头晕,特别在疲累或生气时明显

-常身体的半边(单侧性)出汗

-常出现短暂的手指、足趾麻木或抽动,或短暂的舌头僵硬(舌强)、语言不利(想说话却舌头不灵活)。或一侧口唇/眼睑不时抽动,大指/食指发麻无力,或有蚂蚁爬行等感觉异常,不时下肢足胫(小腿)发酸或麻重感,反复发生。

-中风已经形成的初期预兆(暂时性脑缺血性休克TIA):不时发生短暂的失神/晕倒/昏厥(休克样),伴有心悸乏力、冒冷汗、面色苍白、目视模糊昏蒙、精神呆滞、倦怠嗜卧等,以上皆由于脑血流短暂缺损所引起。

 

※是否脑中风的简易测试

握伸试验:双手反复握拳与伸指,比较两侧是否有不同。若有脑中风,则对侧肢体动作会愈来愈无力,愈来愈慢。

 

※中风的急救---别乱放血,搞错会害人!

-第一招:泻热/实证用之,十指间、耳垂、头顶心用针头或采血片放血,尽快送医。

-第二招:补虚/脱症用之,用艾条数根悬灸头顶心(百会)、脐下丹田(关元)、胸口(坛中/巨阙)、保暖,尽快送医

 

该怎么选择急救的方法?其使用时机(适应症)如下

-平素肥胖、燥热体质、怕热、体温高、面常红赤、脾气暴躁,多有高血压病史,常应酬或喜欢吃大鱼大肉,抽烟喝酒,触摸脉搏跳动洪大旺盛快速者,为实热症,用第一招。(通常这类人以出血性脑中风居多)

-平素怕冷、血压低、贫血、面色苍白、体温低、体质衰弱瘦小、或罹患有心肾等内脏慢性衰竭者,为虚寒症,用第二招。(通常这类人以栓塞性脑中风为多)

-急救前务必准确判断虚/实证再出手,否则宁可不要动手,以免加重病情。

 

※中风的预防、治疗与保健DIY

-有肥胖与三高症状:与其长期吃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等西药,不如积极减肥、多活动,每天走路半小时以上,忌饮料、零食、油腻或重口味食物,戒除烟酒、炸、辣、清淡饮食。多喝水,定期捐血或放血(拔罐)对血液浓稠者有助益。

-中老年人预防中风,可艾灸小腿部足三里、绝骨穴,或用大蒜切片贴足心(涌泉穴),引()气下行。

-平素怕冷/虚寒体质,可经常艾灸头顶心(百会)、肚脐隔盐灸、丹田(气海关元)、腰背部(肾俞命门膀胱俞等穴)、内踝上3(三阴交),配合温阳补气的中药配方内服调理,强化体质。

-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少吃面包、饼干、糕饼点心等烘培制品、以及零食饮料等含糖食物。三餐应以低油、低盐、低饱和性脂肪/胆固醇的食物为主、搭配食用高纤的蔬果,让每天都能有顺畅排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