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爲博聞財經團隊原創作品


01


事出反常必有妖,人若反常必有刀!


大家應該還記得前幾天報道的上市公司康得新122億不翼而飛的事吧?(點擊鏈接查看詳細報道


一家叫康得新的上市公司,發佈公告稱本公司有122億的貨幣資金存在銀行,但後來被投資者質疑,你們公司有122億貨幣存銀行爲啥連10多億的債券都還不起?後來,又被銀行直接“打臉”,說康得新在該銀行的賬戶餘額爲零。與公告內容不符。


消息爆出來後,市場一片譁然。


就在昨日傍晚,傳來了該事件的最新消息:康得集團董事長鍾玉,因涉嫌犯罪已被警方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看到張家港市公安局的這則通報,無數中小投資者喜大奔騰!


涉嫌財務造假的上市公司的集團總裁終於被抓了,而且從通報描述來看,該老總涉及的極有可能是刑事犯罪(目前還未看到官方的定論,只是說被採取了刑事強制措施)。


如果事實真被認定爲刑事犯罪,那麼相比之前的最高60萬罰款了事,這次懲處的力度直接被拔高了一個“階梯”,迎接該老總的極有可能是一場“牢獄之災”。


這次康得新的集團老總被抓,除了反映了監管層對上市公司造假行爲的鐵拳出擊以外,也是無數中小投資者的勝利!


只能說,這屆的投資者真是越來越不好忽悠了。


康得新是怎麼“栽”的?可以毫不猶豫的說,是在康得新造假事實成立的前提下、被無數多中小投資者給拉下馬的。


康得新的暴雷其實早有預料,2018年時,康得集團董事長髮表了一篇新年致辭,在該文中不僅解釋了康得新業績下滑的原因,描述了康得新的美好前景,並希望大家能同跟康得新攻克艱難。


但顯然,網友並不買賬,對於上市公司CEO的套話似乎大家早已免疫。在熱門評論中不乏有各種質疑聲,比如說該老總缺乏誠信、光說不練、不照顧二級市場投資感受....怨聲載道。



而且有趣的是,哪怕此次康得新造假事蹟引起如此高度關注,也離不開無數中小投資者的推波助瀾。


因爲當初康得新財報數據的異常,正是無數不知名的中小投資者爆出來的,之後才引起監管部門的重視,最後纔是媒體的輪番轟炸!


正義可能會遲早,但永遠不會缺席。正如證件會主席易會滿所說:做壞事的人,必須付出代價!


顯然,現在正是他們付出代價的時候!


02


股市,曾讓無數投資者淚流滿面。


同時,也有無數的人仍在期待着——一個趨於成熟的股市。


如果股市的幺蛾子滿天飛,那麼最受傷的只能是市場中處於“矇眼狀態”的無數中小投資者。


在《資本論》中,馬克思曾寫道:


“爲了利潤,資本可以不顧一切。如果有10%的利潤,資本就會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資本就能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資本就會鋌而走險。

爲了100%的利潤,資本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潤,資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絞首的危險。”


目前監管部門對違法部門重拳出擊,固然值得點贊。


但在如此高強度的打擊之下,仍有不少上市公司“以身試法”,其實也反映出了一些問題。


根據金杜研究院公佈的《2018年上市公司刑事犯罪報告—概要》報告統計,2018年共計出現了74家上市公司涉及78起刑事犯罪。


到2019年,也有不少上市公司發佈了控股股東、實控人、高管等涉嫌刑事犯罪的公告。


比如大智慧4月27日發佈公告,宣稱公司實控人因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被公安機關拘留;比如愷英網絡在5月7日發佈公告,實控人王悅先生因涉嫌操縱證券市場罪被上海市公安局刑事拘留....


隨着時間的推移,我相信隨着監管的趨嚴,必然會有更多的違法者被繩之以法,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把這些犯法的人抓緊牢房,不會是監管的目的,這只是一種手段,通過這種手段爲的是給其他上市公司警醒,防止其他上市公司也犯同樣的錯誤。


以前在上學時代,我最喜歡上歷史課,因爲總可以聽到到各種形形色色的歷史故事,以前課堂上提到的一個觀點,讓我印象深刻:


不可否認,歷史上大多經商的、爲官的的因爲腐敗問題而落的滿門抄斬,但大家別笑,等你做到了那個位置,你並不一定比他們做得好,你並不是真的厭惡貪污腐敗,而是你沒資格腐敗。


這個問題所對應的邏輯,也同樣適應於現在的上市公司造假。


上市公司爲啥不怕違法,爲啥在監管部門如此力度打擊造假違法問題的前提下,仍然要“以身試法”?


甚至我有種感覺,哪怕這些人被抓到了牢裏,我也並不覺得他們會有多怕,因爲違法帶來的利益比違法所損失要大得多。


根據證券法跟刑法相關規定,若未觸及到刑事責任,頂格處罰就是60萬罰款。就算是觸犯到了刑法,如果只是單一罪名,即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按照刑法第161條規定,也只會對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有些上市造假所涉及到的公司動不動就是幾十億、幾百億,一大批投資被坑的淚流滿面,最後卻被罰了60萬,或者更嚴重點,高管進去坐幾年牢....


這或許也是今年上半年,資本市場屢屢出現各種奇葩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這些違法了的上市公司老總也怕,害怕監管的風向變得太快。


因爲上半年如果自己公告公司已經違法的事實,說不定只要坐幾年牢就可以了,但等到證券法、刑法等法規完善後,留給他們的可能就是更長的刑期了,顯然,這些人一點都不傻,都精明得很!


03


大家是否還記得前天,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中國上市公司協會2019年年會上,闡述過他的資本市場的管理理念?


只能說,易主席所陳述的觀念擊中了無數“違法者”的軟肋!


就比如在前面我們所提到的違法成本低的問題,易會滿主席在上次的發言上,也做出相關表態:


他表示,將提高違規成本作爲核心舉措。包括積極推動《證券法》《公司法》《刑法》修改和相關司法解釋制定,創新執法手段,研究優化公開譴責、代位訴訟、有獎舉報等制度機制,加大懲戒力度,增強監管震懾力。


當然,我們也知道,法律法規的修改以及完善,並非一朝一夕的事。但高層直接表態,也可以看出對此事的高度重視。


可以預料,在往後幾年,上市公司高管違法甚至入獄的現象將會變得普遍。這對投資來說是好事,同時也是壞事。


好的地方在於,監管越嚴,對那些想要違法違規的企業,威懾力就會越大,“牢底坐穿”對違法的上市公司來說,或許不再是一句玩笑話。


壞的地方在於,一般上市公司的老總被抓了,對公司的股票來說,絕對屬於特大利空了,比如前面提到的幾個公司,現在都跌得不行了,甚至你想賣出都賣不出去。如果你是一個啥都不懂的投資者,在資本市場“踩坑”的概率就會變大。


資本市場,應該是適合去做價值投資的!如果通過造假就可以輕鬆獲利,一定是對那些實打實做事的企業最大的侮辱。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炒的!同樣的,資本市場不是資本家拿來作假的,它是服務於實體企業的,他應該是適合長期投資的!


無論你信還是不信,現在的A股,正在起變化,一個新的時代正在到來,不信走着瞧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