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到一些有关道德绑架的文章以及讨论,自己也莫名奇妙的被扣过道德绑架的大帽。好像这种指控不晓得什么时候变成了逃避自身责任的最好理由。之后总觉得有必要解释或者澄清、区分些什么。正好看到一位知友的提问,借题凹一点闲话。

其实真正被道德绑架的人如果没有被有心者点破,未必真的能真的意识到自己已经被绑架的事实。

能意识到的,大概也没有什么用。讲出来显得自己矫情、小气,不讲出来心里觉得吃亏、肯定不痛快,所以实在看不开的话不如糊涂。

因为进深一层理解,文明世界里的每个人本质上都是被道德捆绑在一起,才能够和平相处的。各自享受福利的同时对应尽义务的承担越接近正比的时候,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纠纷也就越少。

个人理解的大多对「道德绑架」这种事情的声讨 [多人但是对同一件事情或类似事情算一件],可能跟各人的道德舒适区多少有点关联吧。

毕竟只要对方不妥协[不给糖果就捣乱],就会被强行驱离道德舒适区[所谓的「道德制高点」]这种事情剔除文学上的修饰,就是北方土话里所谓的「没理狡三分」以及「胡搅蛮缠」。

比如:亲子矛盾中一直倍受诟病的「都是为了XX好」这类家长必杀技。本来就是为了掩饰家长对自身可能做错事情的迷茫和无助。在问题没有答案、找不到原因、自己想不通、什么都不想改善又不想离开自身道德舒适区的时候「都是为了XX好」这个理由,自然就会变成「救命稻草」或是「避风港」一样的存在。

说起来道德伦理中「尊老爱幼」里「尊老」这条本身,就是对此类[不限于亲子关系]由于各自理解能力以及沟通能力的限制导致无解矛盾的缓冲区。换言之:如果人与人之间所有这些矛盾都能用「都是为了XX好」这类说法就能轻易化解,还要公德伦理作什么呢?

道德伦理在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纠纷中所扮演的角色本质是一个类似「关系缓冲区」的存在。而这个缓冲区的空间并不是无限的,它跟当事人综合能力以及各人及利益的平衡点息息相关。一旦出现溢出[即其中一方的承受极限或是越过其中一方可以接受的临界点],这个缓冲区不但无法起到缓解矛盾的作用,还会反过来激化彼此关系中本来并不严重的矛盾。当缓冲区的作用失效的时候,各类律法则作为阻止矛盾极端化的一道社会防线登场。当所有的防线都失守的时候,一段关系也就失去任何被拯救的可能了。也就是到了佛家、道家所说的「善缘尽」,再勉强相处下去就成了活生生的「怨憎会」。「冤家宜解不宜结」这句老话本身就是在委婉的试图提示、警醒后人些什么的意味,只不过大多数时候这句话都被用来「和稀泥」。

所谓「道德绑架」本身是无法孤立的存在的,如果一个足够聪明的人并不想被绑架,TA总会有更多的方式使自己在不被驱离舒适区的前提下脱身。就算不够聪明,还有句俗话「帮[给]是情分,不帮[不给]是本分」。很多「道德绑架」的故事中被绑架的主体并不是「道德」本身,而是人与人之间的情分。很多因为热心、善良而被「道德绑架」的孩子本身,也许没有听说过这句俗话或者类似说法的可能性比较大。说不定「情深不寿」的来历,跟这种事情还有点间接上的关联呢。

拐个题外:同样客观条件下的两个人。一个用情至深,一个贪得无厌;肯定用情至深的一边活得比较短。清心寡欲这种说法对用情至深的人来说是要TA学会放下对感情的执著,对贪得无厌的人来说是在提醒TA学会收敛[情深的人如无特殊的机缘向来寿薄,所以在人群中的比例只会越来越少。要像保护珍稀物种一样珍惜这样的人哦。假装情深的不在此列]

普通人日常关系里的双方若彼此双方并无任何真实情分,只存在表面上友好的形式并且行为中已构成强制性胁迫以及隐形利益勒索的,感觉在措辞上使用「人情勒索」或者「情感敲诈」[感情深就给「糖」不给等于没感情]来描述此类行为似乎比「道德绑架」更加贴切一点。不论是出于利益还是情分,大多数时候很多人会为了维持这段关系在利益上作出让步或者妥协。而日常关系里的熟识的双方尽管只存在友好形式,但存在利益因果关系,并且有能力承担道德义务的,则不能归类于「人情勒索」「情感敲诈」以及「道德绑架」中任何一种指控。这是情理上的纠纷,此种情形若是以「道德绑架」来开脱责任何义务的一方本身即是在在对被指控方进行「道德绑架」。

[比如甲对乙有所亏欠,时过境迁后乙向甲提出在法律、道德、义务之内的请求,甲以对方「道德绑架」为名拒绝乙的合理请求,此时实质上是甲在对乙进行「道德绑架」]

这种彼此熟识的人之间在排除了「挟恩图报」、「逃避责任」以后「不给糖就没感情」属于「人情勒索」或者「情感敲诈」,陌生人间一方将其中一方以强行驱离道德舒适区为要挟的「不给糖就捣乱」归属于「道德绑架」。

换句话说:陌生人间在义务以及责任之外以道德为名的利益勒索,才算道德绑架。

非专业立场仅供参考

较原答案有修改。

原问题地址:

你有亲历过道德绑架吗? - 知乎 zhihu.com/question/2941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